ICU重症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对其护理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7期   作者:余濛濛
[导读] 探究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所产生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ICU于2018年3月-2019年4月所收治的116例重症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5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则以此为基础,强化心理护理,分析其对护理质量所产生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在干预之前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均有所提升,但是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显著提升,组别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的强化可在ICU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产生良好的运行效果,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化,最终推动护理质量的综合提升。
        关键词:ICU;重症护理;心理护理;护理质量

        因病情的复杂性以及危急性,在ICU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通常伴有极大的心理压力与不良情绪,严重干扰其临床治疗的配合度[1],不利于临床救治工作的顺利运行。基于此,为推动患者护理质量的有效提升,应将重症患者的心理干预作为重中之重[2]。本文为探究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患者的干预过程中所产生的价值,特将116例患者作为研究数据的主要来源,具有情况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ICU于2018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116例重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中数据获取的主要来源,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一般护理)的58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例数之比为33:25,最低年龄22岁,最高年龄68岁,平均年龄(42.67±8.74)岁;观察组(心理强化组)男女例数分别为32、26,年龄范围为21-67岁,平均年龄(41.89±10.31)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纳入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1.2  方法 
1.2.1对比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内容涵盖生命指标监测、用药说明以及饮食护理等多个内容。
1.2.2观察组:以上述方案为基础,结合心理护理强化进行综合干预,主要内容如下:
(1)做好患者以及家属的沟通工作,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在理解其心理疑惑的同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心理疏导,缓解其负面情绪,提升其治疗的依从性;
(2)对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手段以及效果、不良反应等进行全方位讲解,提升其疾病知识的有关认知,尽最大可能缓解其心理负担,提升患者对抗病魔的信心;
(3)若患者依从性较低,护理人员应具备足够的耐心,进一步进行深入交流,推动良性医患关系的形成,对其心理状况进行调节;
(4)作为患者的重要精神支持,护理人员应与家属相结合,让其参与到护理过程中去,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尽最大可能让患者感受到关心与鼓励,推动患者恐惧心理的缓解,提升治疗配合度[3];
(5)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满足患者的合理性需求,促使其心理以及生理状态均保持愉悦状态[4],及时处理不良反应,以免患者不适感提升。
1.3  观察指标 
        干预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且评分越高即表示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质量更高。
1.4  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 20.00对收集的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心理状态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采用t检验,并以(x±s)作为主要表现形式,若P<0.05则表示组别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差异性较小(P>0.05);不同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以上两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分,x±s)

3 讨论
        ICU重症患者因病情的复杂性以及危急性,所承受的心理以及生理压力不容小觑,且其心理状态可对最终治疗效果的获取产生很大的影响。基于此,为推动护理质量的提升,在ICU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强化心理护理。伴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新的护理理念应运而生并得以广泛应用[5]。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应以患者的心理状态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在丰富护理内容的同时,推动患者心理压力的缓解,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平常心态,为最终护理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在此次研究中,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差异性较小(P>0.05);不同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以上两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观察组患者的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说明心理护理的强化可在ICU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干预中产生一定的运行效果。究其原因为患者在接受心理指导后,其生理以及心理均可处于相对愉悦的稳定状态,其治疗的依从性大大提升,与临床治疗相结合,在推动患者健康质量提升的提升,护理质量得以显著改善。综上所述,强化ICU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值得进行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邢召举,王利利.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5):171,181.
[2]左佳佳,姚树展.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相关影响研究[J].健康必读,2020,(3):23.
[3]高明霞.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改善分析[J].智慧健康,2020,6(3):101-102.
[4]朱平.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J].健康必读,2019,(33):173,175.
[5]古小梅,杨玲.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效果的临床效果及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