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程序化信息支持联合居家护理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20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院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程序化信息支持联合居家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IBD-SES量表压力情绪管理、疾病症状控制、缓解维持、服药治疗管理4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BDQ问卷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社会功能4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程序化信息支持联合居家护理在炎症性肠病患者院后管理中的应用,能显著提升其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
【关键词】程序化信息支持;居家护理;炎症性肠病;自我效能
IIFAR information supports the effect of combined home care on self-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IFAR information on the self-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Methods 200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8 to August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IIFAR information to support joint home care. Self-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both groups.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IBD-SES scale pressure emotion management, disease symptom control, remission maintenance, medication management management 4-dimensional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observation group IBDQ questionnaire intestinal symptoms, systemic symptoms, emotional function, society The score of function 4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IIFAR information supports the application of combined home care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ir self-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 IIFAR information support; home car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self-efficacy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2类,研究发现,多数炎症性肠病患者初次发病时间为15~40岁,且男女发病率相当[1]。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认为其受多因素影响,包括环境、感染及免疫因素等[2]。研究显示[3],超过40%的稳定期炎症性肠病患者多伴有疲乏症状,约50%的IBD患者伴有焦虑抑郁情绪,加之疾病认知不足,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显著下降。程序化信息支持(IIFAR信息支持)是一种流程化信息支持方法,包括初始核对(I)、信息交流(I)、准确性核对(FA)、反应(R)4个环节,可实现对健康知识、医护信息的有效传递[4]。研究在炎症性肠病患者院后管理中应用程序化信息支持联合居家护理,以探讨其对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200例,纳入标准:经血液学检查、结肠镜检查、小肠造影CTE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确诊为炎症性肠病;已完成院内治疗;认知、沟通能力良好,具备一定阅读能力;无恶性肿瘤、脏器功能不全;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严重性并发症,如下消化道出血、肠道狭窄等;既往有免疫缺陷病、家庭特异病史;病理诊断显示癌变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中男68例,女32例;年龄(28.43±3.25)岁;病程(2.48±1.04)年;疾病分类:溃疡性结肠炎58例、克罗恩病42例;分期:缓解期28例,活动期54例,待定18例观察组中男66例,女34例;年龄(28.67±3.36)岁;病程(2.55±1.06)年;疾病分类:溃疡性结肠炎60例、克罗恩病40例;分期:缓解期30例,活动期56例,待定14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分类等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院后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通过电话随访实施院后护理指导,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疾病知识了解等,并了解患者症状表现。观察组在院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程序化信息支持联合居家护理,具体如下:
1.2.1 程序化信息支持
1.2.1.1初始核对(I) (1)初始考核问卷。研究编制“炎症性肠病健康知识调查问卷”,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53,问卷共3方面,分别为疾病知识(IBD病因、临床表现、检查诊断等6个条目)、临床治疗(治疗方法、治疗配合等4个条目)、康复自护(饮食自护、用药自护、运动锻炼、病情自测等10个条目),共20个条目,条目评价选4级评分法,包括“完全了解”、“大部分了解”、“少部分了解”、“不了解”,分值0~3分,总分0~60分。(2)初始考核方法。出院前3d,向患者发放“炎症性肠病健康知识调查问卷”,介绍问卷调查项目及填写方法,现场指导填写并回收问卷,统计调查得分,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调查显示,疾病知识(13.52±0.84)分、临床治疗(11.04±0.35)分、康复自护(22.43±2.15)分,故需加强疾病知识、康复自护2方面健康教育。
1.2.1.2信息交流(I) (1)思维导图线上教育。护理人员以“炎症性肠病康复自护”为主题绘制思维导图,导图所涉2级主题有“炎症性肠病病因”、“炎症性肠病症状”、“炎症性肠病检诊”、“居家饮食自护”、“居家用药自护”、“居家康复运动”、“居家症状管控”;出院后第1d,护理人员通过“医护患属微信交流群”推送电子版“炎症性肠病康复自护思维导图”,提醒患者或家属下载、打印思维导图,并对思维导图内容进行初步学习、记忆,每天20~40min,共3d;出院后第5~6d,护理人员通过微信群发起视频通话,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健康教育,重点介绍炎症性肠病恢复期常见症状、居家饮食用药、居家症状管控,详细说明取穴按摩、耳穴贴压实施技巧,每天30min[5]。(2)同伴互助线上交流。选取我院2017年度收治且现康复良好的炎症性肠病患者5名为“激励榜样”,每位激励榜样随机匹配10例病患,组建同伴互助交流微信群,激励榜样通过微信群以文字形式分享康复经验,介绍康复期常见症状,如腹痛、腹泻、肠梗阻等,说明症状调控方法,每天1~2例;以图片形式分享康复饮食及用药计划表,协助制定用药饮食计划,每天1例;通过微信视频交流解答患者问题,传授康复自护技巧,增强康复自信[6]。
1.2.1.3准确性核对(FA) 信息交流实施1周后,护理人员开展电话随访,结合“炎症性肠病健康知识调查问卷”疾病知识、康复自护2方面内容提问,并根据回答情况评价宣教效果,据此调整宣教内容及形式。
1.2.1.4反应(R) 信息交流实施2周后,通过微信群推送电子版“炎症性肠病健康知识调查问卷”,督促患者或家属下载、打印、填写问卷,并于3日内以图片形式反馈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结合图片统计患者调查得分,据此明确教育效果。
1.2.2居家护理干预
1.2.2.1正念减压疗法 护理人员通过微信群推送“正念减压疗法”视频,说明正念减压训练要点及注意事项,视频时长20min,由家属协助开展正念减压训练。(1)三分钟呼吸空间。取坐位,根据视频指导,逐渐放松身体各部位,集中注意力,根据指令“呼气”、“吸气”、“屏息”,认真感受呼吸起伏、胸腹部波动,每组3min,每天3次,以晨练为主。(2)正念静坐冥想。根据视频指导,取莲花座,闭目冥想,配合练习三分钟呼吸,根据指令逐渐放空大脑,进入无思考状态,每次10~20min。(3)正念身体扫描。取仰卧位,逐渐放松身体各部位,适应身体不适感,根据语音指令对相应部位予以关注,由头颈部至胸腹部、再到下肢各部位,每次3min,每天2次。(4)正念步行训练。患者取站位,练习正念呼吸1~3min,闭目倾听周围声音,认真体会自身情绪并逐渐接受,并反复强调保持当下,直至负性情绪消失或缓解;而后,协调身体缓慢步行,认真感受身体与地面接触,体会下肢抬、放感觉,每次20min[7]。
1.2.2.2耳穴贴压干预 选择患者双侧交感、神门、大小肠、胃、肝、脾等穴位,给予75%乙醇擦拭清洁所选穴位,而后借助医用胶布粘取王不留行籽,贴于相应穴位,并基于指腹实施按压按揉,以产生酸、麻感,每次选择2~3穴位,双侧同步实施,根据按压感调节力度,每天2次[8]。
1.2.2.3穴位按摩干预 家属取40℃热水,指导患者于睡前40~60min足浴,约20~30min;而后,选取其肝、脾、胃、内分泌、交感、皮质下及腹腔神经丛对应反射区,基于双手按摩法、拇指推法对所选反射区实施按压,每反射区3min,每次20min[9]。
1.3观察指标 (1)自我效能。干预1个月后,采用IBD-SES量表(炎症性肠病自我效能量表)评价患者自我效能,量表包括压力情绪管理、疾病症状控制、缓解维持、服药治疗管理4维度,共29个条目,采取10级评分法,分值1~10分,4维度分值分别为90分、80分、70分、50分,总分29~290分,评分越高则自我效能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32[10]。(2)生存质量。干预1个月后,采用IBDQ问卷(炎症性肠病问卷)调查患者生存质量,问卷包括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社会功能4方面,共32个条目,采取7级评价法,分值1~7分,4方面分值分别为70分、35分、84分、35分 ,总分32~224分[11]。
1.4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选t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自我效能评价比较 观察组IBD-SES量表各维度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生存质量评价比较 观察组IBDQ问卷4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png)
3.讨论 炎症性肠病患者多伴有腹泻、腹痛及便血等症状,国内炎症性肠病发生率为13.4/10万人[12]。炎症性肠病易反复发作且难以根治,且62%的溃疡性结肠炎、48%的克罗恩病患者伴有疲乏症状及负面情绪,导致其生活质量显著下降,日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13]。
研究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应用程序化信息支持联合居家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IBD-SES量表压力情绪管理、疾病症状控制、缓解维持、服药治疗管理4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BDQ问卷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社会功能4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高森等人研究显示[14],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服药依从性与其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具有相关性,而常规健康教育缺乏对患者认知水平、个体需求的关注,故健康教育效果较差;程序化信息支持强调对患者健康认知水平实施评估,选取合适的健康教育时间及方式,并及时反馈健康教育效果,据此调节教育计划,能强化宣教效果,改善其自我效能、情感功能。正念减压疗法通过三分钟呼吸空间、正念冥想、正念步行、身体扫描等课程调节患者注意力,强化其对自身身体体验、情感的关注,并逐渐适应身体不适、不良情绪,以缓解其对身体及环境变化的抵触心理。足部属于三阴经,足浴、按摩能对腧穴、经络传导实施干预,具有通经活络、调节脏腑气机、理肠止泻、调和阴阳等功效,同时,还能改善黏膜血管微循环,增强脏腑抵抗力、修复力,促进其对炎症的吸收,改善痛觉神经敏感性,进而达到缓解肠道症状、全身症状的目的[15]。
综上所述,程序化信息支持联合居家护理在炎症性肠病患者院后管理中的应用,能显著提升其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孟广丽,赵群沙.正念减压疗法结合家庭支持干预对颅脑刨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和刨伤后成长水平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8):1186-1190.
[2]林斯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赋能教育与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4):49-50.
[3]刘黎平.延续性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干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3):133-134.
[4]卞秋桂,林征,罗丹.以IIFAR为基础的信息支持对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9):781-785.
[5]李璇,周宏珍,彭娟,等.社区慢性病患者赋能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7 38(2):284-289.
[6]范一宏,王诗怡.治疗的艺术:重视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心理健康[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6,24(16):2445-2453.
[7]杨筱然,赵金凤.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遵医依从性及复发情况的影响[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9,39(5):62-63.
[8]邵红艳,吕艳华,徐永霞.自我管理教育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健康认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28(2):457-458.
[9]吴平.中医情志护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8):144-145.
[10]朱晓敏.中医护理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37例[J].光明中医,2017,32(20):3021-3023.
[11]张洋洋,窦胜昔.全程健康教育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疾病认知 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6):1110-1111.
[12]孙翠珍,张珊珊,孙金凤,等.网络教育管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6):1063-1065,1068.
[13]张茂琛,洪理文,张天宇,等.克罗恩病患者健康状况、疾病认知、应对方式与心理状况之间的关系[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6,11(5):296-300.
[14]高森,刘纯燕.溃疡性结肠炎术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体验的质性研究[J].当代护士,2019,26(10):4-6.
[15]李晓霞.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25):8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