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行为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应激影响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7期   作者:李妙
[导读] 分析基于认知行为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认知行为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70例胃癌患者,均行辅助化疗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应激反应方式、心理健康水平、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应对方式从面对、回避、屈服三个层面上得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面对维度上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维度上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自评得分(SCL-90)在各个维度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自评得分要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健康状况、活力程度、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卫生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胃癌患者化疗期间,能改善患者应激反应方式,有利于患者心理健康,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关键词:认知行为模式;胃癌化疗者;心理应激;生活质量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Cognitive Behavior Model on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of Gastric Cancer Chemotherapy Patie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ased on cognitive behavioral model on psychological stress response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chemotherapy. Methods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treated with adjuvant chemotherap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of 35 patient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 Based on this,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were given to compare the psychological stress response mode, mental health level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nursing. Results The coping style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three levels of face, avoidance, and yield (P>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face dimension , The scores of avoidance and yielding dimen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self-assessment scores of mental health level (SCL-90)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intervention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each dimension (P>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elf-assessment score of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P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physical function, physical role, body pain, health status, vitality, social function and emoti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scores in the role and mental health dimension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applied to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during chemotherapy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stress response mode, benefit the patient's mental health, 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nd have clinical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 Cognitive behavior patterns; Gastric cancer chemotherapy patients; Psychological stress; Quality of life
        胃癌是发生于胃粘膜上皮部位的恶性肿瘤病变,在消化道肿瘤病例中较为常见[1],在40-70岁年龄人群中较为多发[2],男性较女性多发,有数据统计显示,男性胃癌发病率为女性的2倍[3]。手术是胃癌的根治方式,在癌症进展期需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化疗手段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案[4]。化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患者年龄、身体素质等因素按疗程治疗,同时要密切注意化疗过程中产生的恶心、呕吐、心率不齐、血液指标异常、脏器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5]。临床上患者多会因疾病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如癌因性疲乏、焦虑、抑郁等躯体和情绪紊乱,极大的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康复[6]。因此,如何改变患者心理应激方式,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思考问题[7]。认知行为干预,起源于心理咨询领域,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康复护理工作中,有研究证实,认知行为干预对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作用巨大[8]。本例研究拟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在胃癌化疗患者心理水平和应对方式上的作用,以期作为临床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胃癌患者,均为临床诊断为胃癌且行术后化疗辅助治疗,按随机数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排除严重器官衰竭及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认知行为干预,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化疗时间、疾病分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经院伦理会批准后施行。
1.2方法
1.2.1研究过程
        对照组给予胃癌化疗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包含营养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睡眠护理几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1)营养护理。根据患者实际的身体素质制定营养计划,嘱患者家属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价值高的蔬菜、鱼类、蛋类等食物为主,少食多餐以利营养吸收,每日保持饮水1500ml以上,以代谢掉化疗引起的肾功能损伤。(2)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沟通,鼓励患者抒发自身的感受,指导患者放松技巧,以实际治愈例子增强患者信心。(3)疼痛护理。评测患者疼痛等级及疼痛部位,依医嘱给以患者止痛药物治疗,应同患者及家属讲清药物的内容、用法及副作用,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4)睡眠护理。创造病房舒适安静的氛围,睡前可以播放舒缓音乐,以利于患者进入睡眠。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认知行为模式的护理干预,包括认知纠正阶段、行为改变阶段、巩固练习阶段。(1)认知纠正阶段。在患者化疗前,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通过问答方式了解患者对胃癌疾病的认识水平,对化疗过程及并发症的认识程度,对自我护理的理解,了解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在思想和情绪感受上的应对方式。肯定患者面对疾病时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毅力等品质,指出患者面对疾病态度中的消极成分和消极应对方式。指出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分阶段、分步骤的给以患者正确的认知信息指导,如发放疾病知识小册子,组织病人家属进行团体咨询等,在日常的护理中渗透正确认识疾病和化疗的知识教导,积极面对疾病的态度。(2)行为改变阶段。通过观察了解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和护理知识有了提高的基础上,展开行为干预。分为两个操作方法:a. 呼吸放松技巧。该技巧可在患者精神感到紧张、或睡前进行,用以舒缓情绪、放松身心、减少压力,患者以舒适卧姿平躺,闭上双眼,放松身体,感受呼吸的进出,如思维跑掉,及时拉回到呼吸上,可配合以舒缓的音乐作为配合。b. 感受意念技巧。在上述呼吸放松技巧的基础上,从头顶到脚趾的观察身上的冷热、压力,肌肉的紧张,某些部位的疼痛等反应,心中默念“放松”,仔细观察感受的变化,不带任何评价和嗔怒反应。以上两组放松技巧可视患者病情和体质而调整练习时间,可安排在每日清晨或睡前进行。(3)巩固练习阶段。在患者出院前的健康教育中,对前两个阶段的内容进行回顾,补充患者缺漏的知识,叮嘱患者在出院后也要继续练习。
1.2.2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1)心理健康水平评定   依症状自评量表SCL-90[9](Symtoms CheckList 90)对胃癌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定,该量表包含90项条目,也称作霍普金斯症状清单,涉及到被测试者的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等多个方面,划分成10个分量:躯体化(躯体不适感)、强迫(是否有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尤指不自在感和自卑感)、抑郁(临床抑郁症状)、焦虑(临床焦虑症状)、敌对(敌对表现)、恐怖(是否存在社交恐惧症状)、偏执(猜疑、妄想症状)、精神病性(是否有幻听等精神分裂症状)、其他(睡眠及饮食方面)。该表应用较广,信效度较好。
(2)患者应对方式评分  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10](MCMQ,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对胃癌患者的应对方式进行评测。该量表原有Feifel. H等人编制,国内将其广泛应用于癌症、慢性病患者、手术患者,包含19个条目,主要对患者在面临疾病威胁时从“面对”、“回避”、“屈服”三个层面上采取应对策略,该量表信效度良好。
(3)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采用原由美国医学局研究组开发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定[11]。该量表包含36个条目,从8个维度: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健康状况、活力程度、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卫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各个维度的计分采用百分换算制,换算公式为:换算分=(得分-最低得分/ 得分范围)× 100。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生活质量评分的采取平均值表示, 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以P<0.05代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对方式对比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应对方式从面对、回避、屈服三个层面上得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经过干预后,两组患者在面对维度上得分均有升高,在回避、屈服维度上均有下降;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面对维度上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维度上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水平自评情况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自评得分(SCL-90)在各个维度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自评在各个维度上均有下降;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自评得分要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健康状况、活力程度、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卫生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认知行为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心理应激反应是指患者在面对疾病时,产生的心理能量(包含正性和负性能量)及行为倾向[12]。尽管随着医学的进步,癌症治疗手段和技术的提升,早期胃癌患者的治愈率可达90%以上,但多数癌症患者仍然在治疗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极大的影响到了患者生存质量[13]。研究显示,大多数的胃癌患者在化疗时会产生强烈的身心应激反应,其并发症的发生更加重了患者焦虑、紧张情绪[14]。而部分患者对癌症及化疗的认知程度不深,治疗依从性不强,使得治疗效果不佳,心理应激反应得不到控制,会加重护患矛盾的产生。如何加强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中的积极部分,而淡化或消除患者心理能量中的负性消极部分,是值得医护人员深思的问题。研究提示[15],在胃癌患者根除术及化疗过程中引入健康教育及认知行为干预,能够减少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不确定感,增强其积极应对方式。其结果与本次研究中较为类似,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经过干预后,患者在积极面对层面上的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回避和屈服层面上的评分要显著低于对照组,这提示认知行为干预,对于胃癌化疗患者提高积极应对倾向,减少消极应对倾向,具有明显的作用。
3.2认知行为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认知行为干预,起源于心理咨询中的认知行为疗法,将之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能够直接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的恢复[16]。研究显示[17],在胃癌患者化疗过程中引入认知行为干预,能够强化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了分阶段的认知行为干预,主要分成认知、行为、巩固三个阶段,认知阶段采用交谈方式,找出患者潜在的对疾病和化疗的错误认知,灌输以正确的知识和理念;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能量予以引导,强调正面应对方式对预后康复产生的作用,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潜移默化的知识和理念渗透,调动起患者的积极心理力量。行为阶段主要借鉴了躯体放松和意念放松办法,配合呼吸和感受的训练,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其紧张情绪。在进行干预后,观察组的SCL90各个分量上的负性能量对比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这提示认知行为干预,在胃癌化疗患者的心理健康恢复中起到了作用。
3.3认知行为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认知行为干预作为心理干预的一种,其切入点是患者的心理层面,但并不止步于心理层面,认知行为干预中的行为阶段中对于身体的放松训练和感受训练,也是改善躯体不适症状的一种方式,能直接作用于患者生理,使患者心理放松的同时,生理层面上增加舒适感[18]。同时,根据前述研究结果,认知行为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调动起患者内心的积极力量,这增强了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得护理效果发挥到最佳状态,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预后的康复。从这几个角度讲,认知行为干预,能够从生理和心理的多个层次方面对患者的生活产生影响,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生理到心理的各个分量得分对比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这更提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改善胃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4 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胃癌患者化疗期间,能改善患者应激反应方式,有利于患者心理健康,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丹环,赵士卿.针对性护理在胃癌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9,17(24):3023-3025.
[2]陈超男.同质健康教育模式在胃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4):87-89.
[3]陈洁,陈秀华.集束化护理在防治奥沙利铂化疗变态反应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9,18(04):66-68.
[4]李东莲.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09):70-71.
[5]姚素琴,沈峰平,李子文.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规范化护理实践的应用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7):102-105.
[6]杨鑫,何虹,郭婷,刘佩蓉,张玉红.胃癌术后化疗期患者心理痛苦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9,34(12):79-82.
[7]谢竹音,边肖丹,郑志超.个案管理对进展期胃癌合并幽门梗阻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9,33(11):1910-1913.
[8]袁春艳,谢妍,何晓翠.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胃癌根除术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33):84-87.
[9]曹丽晶.强化健康教育模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12):80-82..
[10]闫九洋,闫菲,颛瑞娟.心理支持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02):103-105..
[11]杜平丽,肖利平,蔡静.心理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5):87.
[12]孙叶青,万琴,朱建华,李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心理状况及其生存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1):117-119.
[13]苏欣,刘瑞云,杨垚,季娟.胃癌术后化疗病人症状群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护理研究,2019,33(07):1130-1134.
[14]陈星,周筱琴,朱霆,周洁玉.循证护理在预防胃癌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及不良情绪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1):98-100.
[15]华青云,陈力.健康教育对胃癌术后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3):103-106.
[16]韦香葵.认知行为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 20(11):76-77.
[17]洪士焱,何静静,裘华森.认知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抑郁、焦虑及失眠的疗效[J].医学研究杂志,2013,42(12):29-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