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效果观察李海凤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7期   作者:李海凤 丁小惠
[导读] 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以及髋关节活动度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以及髋关节活动度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计11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57)与并行护理干预实验组(n=57),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疼痛、髋关节活动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屈曲、内外旋、外展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减轻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股骨粗隆骨折;疼痛;髋关节活动度
        股骨粗隆骨折属于高发于老年患者的常见骨折类型,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受骨折、手术创伤影响,患者术后伴随剧烈疼痛,影响了患者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不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1]。我院从护理角度入手,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制定了护理干预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故以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计114例为对象,就常规护理与并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做了一随机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计114例。纳入标准:(1)满足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断标准;(2)年龄60岁以上;(3)闭合性骨折;(4)新鲜骨折,满足内固定术治疗指征;(4)已经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病理性、开放性骨折者;(2)心肾等严重脏器疾病者;(3)既往精神疾病史者;(4)一般状况差,耐受能力不佳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57)与实验组(n=57)。对照组男24例,女33例,年龄60~82(75.11±4.20)岁,包括A1型28例,A2型29例。实验组男23例,女34例,年龄61~84(74.52±4.11)岁,包括A1型26例,A2型31例。两组基础资料对比,P>0.05,可比。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进行体征与病情监护,对症护理。实验组则采用护理干预方案,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针对活动受限、疼痛情况等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讲解病情康复情况,并引导其与将要出院患者交流,重构心理平衡。同时叮嘱患者家属、亲戚、朋友等多来看望、陪伴患者,满足其情感需求。(2)康复指导,密切注意患者血压、脉搏等体征的监护,在稳定后即可开始下肢按摩,预防深静脉血栓,并促进血运。在功能锻炼时,每日均需要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踝泵运动等,在3周后,如患者康复良好,在牵引状态下完成三点(以健侧腿、双手为支撑)抬臀练习,每日进行3~5次,在疼痛改善后,增加髋部屈曲练习,一般控制在30°以下[2]。(3)疼痛护理,讲解术后疼痛的必然性以及有效的止痛措施,利用转移注意力、抬高患肢、按摩等方式缓解,降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并对患者的疼痛位置、性质、严重程度进行动态评估,指导其按需使用自控镇痛泵。(4)健康指导,耐心解答患者所存在的疑惑,根据患者的认知需要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并重点进行康复训练意义与效果的讲解,提高患者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1)比较术后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分评价,时间节点设定为术后3d、7d、15d。 (2)对比髋关节活动的,包括屈曲、内外旋、外展三个方面,时间节点设定为为术后1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疼痛情况
        实验组术后3d、7d、15d疼痛评分分别为(7.11±0.50)分、(5.92±0.47)分、(3.78±0.36)分,低于对照组(8.18±0.47)分、(7.50±0.48)分、(5.71±0.42)分,P<0.05(t=11.772、17.757、26.341)。
        2.2髋关节活动度
        实验组髋关节活动的大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群体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与骨质疏松存在一定关联,患者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容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等严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属于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护理模式,其强调针对护理环节所存在的问题,制定更为完善的护理计划,以改善患者预后[3]。本次研究所采用护理干预方案中,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拉近护患距离,康复护理则有利于提高髋关节活动度,配合疼痛护理则可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再加上健康教育,则可改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该护理方案实现了心理、康复等科学的融合,而研究结果中,实验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髋关节活动的大于对照组,说明了护理干预方案应用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股骨粗隆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术后疼痛与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美洁.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5):288-289.
        [2]唐爱媛.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9,40(03):666.
        [3]童玮.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疼痛与术后髋关节活动度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