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中国市场上电量交易的比重越来越大的市场背景,以及为避免电力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小这一情况的发生,以及部分电网公司开始向综合服务业务扩张和转型的现状,以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定义为基础,将电力企业综合能源服务业需面临的机会和困难为研究目标,旨在为加快电力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业转型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综合能源服务;实践思考
引言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电力企业发展经营的必然要求。电力企业要注意将综合能源服务模式的应用作为重点,保证电力用户能够享受到多样性、优良的能源电力服务,使电力企业能够脱离传统单调的销售电力的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冷热电类型为主的多种类型能源共同经营的发展模式,进而使现代的电力企业蒸蒸日上。
综合能源服务是从流通端和消费端衍生出来的,是一种新型的为满足终端客户多元化能源生产与消费的能源服务方式,已成为提升能源效率,降低用能成本,促进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发展方向。
1综合能源服务的主要模式
1.1流通端升级的综合能源服务
在电力行业逐渐开放售电侧的情况下,电力企业获得了参与竞争性售电业务的资格。因此,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改变显得非常重要,而最为关键的还是如何通过对服务水平的升级,来提高电力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新能源市场占比逐渐提高的当下,电动汽车及煤改电政策的引导均要求电力企业可以充分整合资金、人力和技术等优势资源,以实现业务向综合能源服务的转型升级[1]。
1.2消费端升级的综合能源服务
售电侧政策开放后,国内先后成立了一大批售电公司,其除了完成售电业务外,还试图将主要的利润源转移至新开发出来的增值业务。比如,可将电力、油气、燃气、热能等综合能源进行打包出售,一方面面向市场提供多元化的能源服务,另一方面由电力企业承接供用电以及运维等方面的服务。因此,消费端升级的综合能源服务主要是直接面向市场的,以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力求给用户提供更安全、更方便、更便宜、更清洁的能源[2]。
2促进电力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的意见和建议
2.1实现综合能源服务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
电力企业要想探索出新的综合能源服务路径,就需要对原有的电力系统进行重新设计,确保新一代电力系统可以为社会创造出新的价值。因此,综合能源服务就需要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深度的融合,力求将各项资源和参与者有效联系起来,最终实现“互联网+客户”的服务模式。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官网、APP等网络渠道来开展咨询服务、网络营销和用能服务,让广大用户可以直接在网上通办相关业务。在用户服务体验上,电力企业要注重优化网上的服务类型和服务内容,比如可以通过可视化抢修、扫码办电、一键预约等特色功能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最终实现线上线下业务的无缝衔接,提高各项业务的协同性和反应速度,尽可能简化综合能源服务的业务流程和门槛要求。在后续服务的跟进上,电力企业要朝着全能化方向发展,即相关人员要具备一岗多能的能力,力求一次性满足用户的服务要求,当出现电力抢修情况时,电力企业要通过互联网这一途径主动向用户推送停电通知、故障信息、复电计划和抢修进度等,便于用户合理安排用电计划。
2.2加快电价改革的步伐
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全面推进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要求,各电力企业均在电网输配电价改革上进行了试点,以更好落实“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电价改革总体思路。可以说,加强电价改革的步伐,正是强调“管住中间”的有效措施,以在电力行业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为后续电力价格市场化发展奠定基础。而在电力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的过程中,各项服务都需要面向市场需求,而电价则成为了用户衡量电力服务的重要标准。因此,各省市级电网及下属电力企业需要认真落实电价改革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加快电价改革的步伐,彻底解决输配电价结构优化和交叉补贴等方面的问题,提高电价核定的社会公信力,让综合能源服务业务通过价格手段、价格信号等市场化手段发挥好资源配置的作用[3]。
2.3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
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将逐步形成以用户为中心,以电力交易市场和能源衍生市场为载体,多方交易主体参与,提供多种能源服务的电力产业生态体系。电力企业需要适时推进管理创新、战略创新,应将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作为市场开发的重中之重。具体而言,电力企业可以根据用户的类型制定差异化的服务策略,比如可将用户分为大客户和居民客户两类。针对大客户,服务内容要包括电价方案和电气设备方案的优化组合,电力、燃气、燃油最佳能源组合方案以及全方位的节能协助服务等,以帮助用户改进设备,实现节能目标。而针对居民客户,则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用能情况来推荐各种增值服务和组合套餐,更好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因此,电力企业的售电业务要兼顾到上下游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并利用好电力的数据资源来了解用户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在帮助用户实现节能减排和降低电能成本的同时,以延伸拓展金融衍生业务,促进综合能源服务的全方位发展。
2.4广泛借鉴国外的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
虽然国内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时间尚短,但从国际视角来看,目前国外诸多电力企业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比如欧洲最早开展了综合能源服务的商业模式,其中DGTREN实现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ENERGIE强调了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互补;为建立安全稳定的能源系统,英国政府与企业合资对综合能源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应用,以构建出了国家层面的集成电力燃气系统和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为此,电力企业在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的过程中,仅仅是“闭门造车”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对国外现有的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进行有效的借鉴,并且可以加强国内电力企业间的技术、资源、人才等资源的合作,紧紧围绕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来定位未来相关领域的需求量和需求方向,为实施综合能源服务提供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保障。另外,地方政府可鼓励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投资并购,以优化制造产地分布,充分发挥出资金和市场优势,最终打造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集群的竞争新优势[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体制的改革逐渐构建出了开放性高、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其在实现电力还原商品属性的同时,也促进了电力企业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的彻底改变。可以预见的是,电力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既是市场竞争下的发展结果,又体现出了国家对电力企业的重新定位。电力企业只有正确理解“大资源、大能源”的诸多要求,并根据市场需求来实现多种新业务的开展,才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能源服务,才能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何建川,胡华,王学思.化工行业综合能源服务合作模式和拓展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20(01):61-62.
[2]蔡文璇.电力产业链的能源生态圈发展路径[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34):92-93.
[3]舒星茸.电力企业综合能源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新科技,2019(23):13-14.
[4]韩峰,张衍国,严矫平,丛堃林.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和合作模式[J].华电技术,2019,4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