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曲阜市供电公司 山东省曲阜市 273100)
摘要:电能作为支撑各行各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能源,尤其是如今这种智能化产业不断发展和革新的时代,电能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当前很多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当中,粗犷的管理模式和落后的管理理念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电力行业的与时俱进。很多管理问题的暴露,对于整个项目的建设和工程质量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实行精细化管理迫在眉睫。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
1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制度不完善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有着规模大、内容杂、管理困难的特点,需要有科学、完善而明确的制度加以规范,才能有效保障管理效果。但是就当前来看,管理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包括制度覆盖内容不全面,部分制度较为模糊,责任制度未明确和落实等。
1.2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均衡
环保意识与节约意识较差,管理人员素质与管理发展的总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进一步提升与发展。从一线工人群体来看,工作量较大、工作条件艰苦,高学历优秀人才缺乏,很多企业在选拔一线人才时降低要求,这虽然为电力企业的发展补充了新鲜血液,但是对电力企业整体人才建设上有一定的劣势,有些员工虽然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但是在整体素质上有所欠缺,有些员工环保意识与节约意识较差,认为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长子”,有的是资源与资金,缺乏正确的发展意识,而管理人员在面对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服务意识相对较差的群体时,往往坚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未能及时发挥管理者的积极作用,整体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缺乏科学的领导。
1.3施工质量的问题
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最严重的就是项目的施工质量存在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质量问题就是企业的生命,因为质量如果出现问题,将会使得企业的利益受到极大的影响,严重的情况时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整个工程中有很多潜在隐患和问题,首先,在开始建设项目时,没有对设备以及警报系统进行科学的监督,这样就无法把一些问题在施工中及时的发现,这也是造成很多安全事故发生后无法及时的解决,不利于施工的进行,降低了施工效率。另外,一些施工人员对待工作不够严谨,有时候会存在拖延工期的现象。当工期不能完成时,就会为了完成而追赶施工的进度,这样的赶工造成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工程的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最终致使工程质量水平差。在工程开展时,而一些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差,在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不规范,从而为工程项目埋下质量隐患,在最后的工程验收中一旦发现问题就会打回重修,从而使得施工的成本会大大增加,造成了大量的成本浪费,严重的可能使企业的资金周转发生问题。
2电力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策略
2.1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
为了实现工程项目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全面落实管理制度和管理细则,无论是从项目的初步设计,还是从施工材料的采购,抑或是后期的工程建设项目验收,都需要进行精细化的分工和管理。比如说,在生产和非生产项目进行项目计划任务书编写的时候,首先需要让生产和质量部门对于整个项目计划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然后让相关的职能部门写出一份项目可行性报告,最后这份可行性报告由行政机关做出最后的裁决。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应该把精细化管理理念渗透到整个电力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当中,从而保证每个实施环节都能够使平衡性得到保障。
2.2物资管理
电力工程建设中物资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并且物资的种类繁多,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对各种物资的需求数量有着较大的差别,如果管理不当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工期,因此,加强对物资的精细化管理非常重要。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建立的信息系统,跟踪各种物资的使用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及时发现物资的使用数量,在发现物资紧缺时能够及时补充,同时也能够根据物资情况及时发现某个施工环节的浪费情况,进而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提高物资的利用率。另外,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对推动电力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精细化管理背景下,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精细化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设备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定期检修相关设备,及时更新替换老化的设备,并做到及时的维护,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2.3建立并完善精细化管理体系
精细化管理的实现需要系统而完善的体系做基础支撑,尤其是相关机制和制度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越高,精细化管理越容易实现。因此在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管理时,有必要重视对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需要注意的是,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是将精细化管理理念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需求相结合而形成的系统化管理体系,必须实现二者的深度契合,确保精细化管理理念能够实践于建设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保障实际管理效果。首先应当对现有管理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项目管理目标、内容、要求、职责等展开全面分析。同时针对现有管理结构的缺陷与不足进行深度研究,构建配合更加严丝合缝的管理结构,细化管理责任,利用现代信息化平台为各个部门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提供基础支撑,兼顾各部门的独立性与统一性。其次应当对管理制度进行深度优化。深度把握精细化管理内涵,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到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积极借鉴成功经验,对现有管理制度加以不断优化与完善,逐步提升管理制度科学性与合理性,为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提供标准与指导。
2.4提高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是保证电力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为人民服务工作本质的重要保障之一,坚持将工程建设质量作为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点,不仅有利于对工作人员的激励与约束,还可以通过对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提升工程发展质量。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就是要在工程的用料上加以监督与挑选,坚持将节约、高效、科学作为工程计划与方案制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坚持将工人意识提升、工作能力提升作为日常工作的要求之一,为提高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2.5实施安全的周期管理
在项目整个施工期间,企业的管理部门在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安排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与检查,同时,所安排的人员具有过高的业务素质,在遇到特殊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开展顺利。同时,对相关工程的实施进度做好控制,特别是一些重要的过程,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变动。工程中的一些小的进度节点,就能够根据施工过程的真实开展状况对原计划进行调整,合理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保证工程开展的顺利以及工程精细化管理的高效性。
结论
精细化管理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资源和成本,实现建设目标,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中实施精细化管理,不仅能提升项目建设的质量,同时还能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人员在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针对工程的每个环节去划分责任,明确工程的分工制度,以此来提升建设工作的时效性,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在设计阶段应做好施工前的勘察工作,施工过程中做好机械设备以及材料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竣工后做好严格的监督检查等。借助精细化的手段检测项目建设每个环节管理的质量,进而为施工进度和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罗翔.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应用价值及实践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8,9(5):48-49.
[2]罗寅.电力企业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初探[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