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昭平分公司)
摘要:电能是现代人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能的依赖性逐渐增强,随着不同种类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整体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的扩大,电厂运行需要关注电厂自动化运行的安全管理层次,有效注重安全管理意识的提升,针对性的提升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确保电厂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电厂自动化;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随着各种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比如工业、农业、军事等。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电厂的自动化运行同样提高了电厂的经济效益。但是,电厂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是影响电厂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电厂自动化运行的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意识,从而保障电厂安全。
1 自动化安全概述
就电力市场的具体交易过程来看,通常可以划分成两种类型:①电量,主要指用户和电厂之间的一种实际上等价交换的交易形式。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不同类型的厂家;②非市场化的模式,就电厂的实际安全管理中,合理有效的利用设备至关重要,生产的主要电量需要实施合理的分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2 自动化运行存在的安全问题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更新和广泛,普遍化的应用实现了电力技术的创新,有效的提升了电厂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准。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施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也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未来趋向。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工业企业的不断创新,国家整体的用电量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诸多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 3 点,详细阐述如下:
2.1 电厂自动化的设备问题
电力设备实际上属于电力系统的一种必要组成,因此电力设备是否可以完全的正常运转可能直接的关系到是否可以正常实现电力供应,确保生产的安全性。由于诸多电力设备的运行缺少专业性的维护和保养,诸多设备已经开始老化了,在很多用电高峰期的时候,由于超负荷的运转导致电力出现了故障。除此之外,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实际上属于一种新型的提升技术,针对于设备运行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常规的电力设备可能已经无法满足生产运行的需求,安全问题实际上存在很多的隐患。
2.2 技术水平偏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民的用电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引用,良好的解决了电力自动化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也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但是受到技术性的局限和阻碍,电力运输过程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由于不同区域发展存在很大差异性,部分地区的电网整体设计还都处在十分落后的过程,很多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设备实用性不是很强。如果勉强应用的话,可能实际操作中根本无法有效的保持电力正常输出,势必会导致很多安全问题。由于新技术的引进可能出现更多新的问题,维修技术的发展可能也无法跟上脚步,很多安全问题和安全故障无法在出现的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2.3 相关的管理规范不完善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际上属于后来引进的新型技术,因此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相对较少。由于新系统针对于技术人员的综合性素质的要求偏高,就另一方面来看,有关的安全管理规范还没有真正的形成系统性体系,且在具体规范的过程中,可能难免会出现诸多分工不明确的情况,职责划分也不是很明确。这些导致管理的难度提升,致使工作过程中出现诸多的漏洞,存在安全隐患。
3 电厂自动化运行的安全管理建议
3.1 对工人实施全面安全教育并考核
工人的存在是确保电厂正常运行的根本性因素,对此电厂需:①针对工人开展安全性教育工作,有效提升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②实施正常化的规范操作,并对工人实施有关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培训,帮助他们认识到并时刻警醒安全问题;③强化对于员工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帮助员工养成设备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的好习惯,对设备的安全性实施定时检查,排除故障;④针对员工实施考核,从安全管理的规范性和故障出现后采取的急救措施层面完成工人的考核。
3.2 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水平
自动化技术的实施针对于电厂的维护工作和管理工作要求相对较高,但电力系统的工作者综合素质和水平是有限的。因此很多工作无法按照预期目标来完成,很多故障可能无法有效的解决,造成电力系统安全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为了确保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厂需要强化对于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对于自动化系统的了解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念;还需要有效提升他们综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和实力,确保自动化技术的安全实施。
3.3 完善自动化技术管理规范
完善自动化技术管理规范需要做到:①建立起相对还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②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属于一门科学技术,对于使用设备的要求性很高,因此需要资金的支撑。由于电力设备的落后导致很多先进生产技术无法获得良好的应用,很多地方的设备需要不断完善,由此实现自动化技术和电力设备的有效融合,保障供电工作的顺利完成;③针对电力设备实施定期的维护,建立起对应的监督制度和检查制度,相关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和巡逻,维护设备状况,一旦发现设备故障或技术故障需要深入分析,尽快解决,避免不良影响。
4强化理论知识的应用
理论知识的应用是自动化系统的重要一环,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能够真正地体现自动化系统的价值。通常的自动化系统理论知识有很多内容,其中,最重要的应用知识就是预防性养护检修理论知识,因为它是电厂自动化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命脉,这一理论知识需要电厂设备养护部门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整合能力。它及要求工作人员既要能够熟练掌握机组运行的情况,也要了解相关部件的使用情况,然后通过掌握的信息及时开展预防性的检修维护工作。这种预防性的检修维护工作可以及时掌握部件的使用寿命,使用效率等问题发现磨损较厉害的部件,应该及时的替换和更新,保障机组的有效运行,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
5电厂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自动化系统是电厂运行的重点部分,在电厂运行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自动化系统在电厂中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电厂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化发展,全面监控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保障电厂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性和完善性,自主规避电厂自动化系统中潜在的干扰问题,还要优化自动化系统
网络之间的通讯过程,划分内外网络,达到安全访问的水平。
第二积极引入计算机技术,合理分配计算机技术的安全与信息防护,及时发现自动化系统应用中的安全隐患,主要是提高电厂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水平,保障其在信息化发展中的稳定性,规避自动化系统潜在的安全风险。
第三电厂自动化系统的多样化发展,计算机技术、智能技术等是自动化系统未来发展
的根本支持,推进电厂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辅助实施安全策略,提高电厂自动化系统判断与识别的能力,保障电厂自动化系统的实践意义,最大化的实现电厂自动化系统应用的价值。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厂实施自动化安全管理实际上是为了确保安全生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提高自己的警觉性,注重电厂自动化的安全管理,关注电厂安全生产作用,有效提升安全管理的质量,促进中国电厂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温俊 . 浅谈电厂自动化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 [J]. 石河子科技 ,2014(5):188.
[2]周元,徐娇娇.电厂自动化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大科技,2015(34).
[3] 李宇博 .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分析 [J].技术与市场 ,2014,12: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