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将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引入骨科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于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随机选择30例进行研究,采用掷硬币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各15例,将一般护理管理运用于对照组中,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引入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概率施行对比,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结果:经护理管理后,引入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的实验组和一般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抑郁程度均优于护理前,且经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5)。引入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的实验组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明显比施行一般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更高,且经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5)。引入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的实验组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比施行一般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更低,且经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引入骨科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明显,不仅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还有利于降低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极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骨科护理;预见性护理;并发症发生概率
前言
骨科疾病是临床医学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恢复时间较长、活动困难的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容易诱发其他并发症,因此,在此过程中施行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基于此,本文选取了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选择30例进行研究,以探究将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引入骨科护理中的实际效果,具体内容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于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随机选择30例进行研究,采用掷硬币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各15例。在对照组中,男7例,女8例;患者年龄为19~71岁,平均年龄为(42±2.13)岁;其中有7例患者患有骨折,3例患者患者颈椎病,5例患者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实验组中,男9例,女6例;患者年龄为23~75岁,平均年龄为(45±3.1)岁;其中有6例患者患有骨折,5例患者患者颈椎病,4例患者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本次研究将排除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以及不配合的患者,所有患者在参与研究前均签订知情同意书。且经比较后,两组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2组数据极具可比性。
1.2方法
将一般护理管理运用于对照组中,即于治疗前后密切关注患者体征变化情况,指导患者饮食、服用药物以及作息时间等;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引入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风险评估护理管理、心理护理管理、安全护理管理、日常生活护理管理等四个方面。其中风险评估护理管理是指在全面了解患者临床资料的前提下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从中找出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对患者施行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心理护理管理是指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乐观积极的心态[2]。安全护理管理是指护理人员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比如防止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生活护理管理是指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日常生活状态,加强对患者饮食、用药、作息时间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观察指标内容包括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其他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干预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并将其施行比较。其中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总体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和满意两个指标的相加。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施行数据分析,使用(χ—±s)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若P<0.05,则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
经护理管理后,引入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的实验组和一般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抑郁程度均优于护理前,引入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的实验组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明显比施行一般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更高,且经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png)
2.2比较2组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引入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的实验组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比施行一般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更低,且经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
.png)
2.3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恢复情况
引入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的实验组患者ADL评分(41.305.12)明显比施行一般护理管理的对照组(42.275.33)更低,引入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的实验组患者HAMD评分(22.073.45)明显比施行一般护理管理的对照组(21.953.39)更低,且经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科疾病极其容易给患者带来不便,尤其是基本的生活自理问题,久而久之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让患者长期处于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中。因此,对骨科疾病患者施行一定程度的护理干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本组研究结果提示,经护理管理后,引入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的实验组和一般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抑郁程度均优于护理前,引入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的实验组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明显比施行一般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更高,且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综上所述,将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引入骨科护理中的实际效果明显,不仅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还有利于降低患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极具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敏.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53):329-329.
[2]韩兴兵.预见性护理指引应用于骨科手术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1):248-249.
[3]倪文娟.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饮食保健,2018,5(27):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