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胡志奇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日益推进,人们生活水平日益的提升。
        身份证号码:13018219851125xxxx
        摘要: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日益推进,人们生活水平日益的提升。然而,由于排水管网 在市政工程建设中遭到破坏,造成每逢雨季时城市道路出现严重的积水问题,给人们的出行与生活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而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城市雨水的有效管理,实现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本文首先阐述了海绵城 市理论的相关概念,并提出了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城市园林工程;应用
        引言
        城市园林绿地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提供更加轻松和快 乐的环境空间。同时,城市园林可以优化社会生态功能,为人 们提供精神动力和物质支撑。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的背景下,水资源浪费等问题带来的生态危害随之出现。海绵城市理论作为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能够最大限度应对城市积水、内涝等问题,优化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为人们和城市的进步提供坚实的基础。
        一、海绵城市理论概述
        海绵城市理论是新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以及对抗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 性”效果。在雨量较大的情况下,能够起到良好的吸水、渗水以及储水功能;当出现干旱情况时,可以释放水源缓解干旱。海绵城市理论对生态原则进行了优先考虑,将人工措施与自 然途径相结合,在保证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能够有 效积存雨水,并对其进行一定的净化作用,使雨水资源得到 利用。在景观设计中,运用海绵城市理论,必须包含“海绵体”,包括河湖、绿地、花园等,或者渗透地面,雨水可以从海 绵体向下渗漏,达到秩序回收的功效,剩余水资源要利用城 市排水系统进行外排。
        二、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风景园林规划中道路规划建设的应用
        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彰显最主要的是景观规划的合理性,充分发挥城市景观生态建设对城市空气的质量、水土保持等一些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风景园林的规划建设后期起 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海绵城市理论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绿色活动场地,降低了城市的烟尘、噪音以及温室气体等,还为城市提供了充足 的氧气、水分以及适合人们发展生活的环境。而城市的道路建 设可以说也是一个核心的部位,而针对道路的规划与实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体现:
        一方面必须针对道路的分布情况来进行综合安排,避免在 风景园林众多的地方安排道路,影响绿化效果和生态环境的保 护效果。针对道路规划中所遇到的风景园林主要采取环状或 者网状来进行构建,在缩短城市道路建设的同时,满足生态城 市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为了能够促使道路建设同样具备海 洋城市理论建设的发展需要,道路建设上采用透水性好的材料 进行摊铺,多孔混凝土、草皮砖、嵌草路面的设置等将海绵城市 建设真正落实到实处,基于相应的园林道路建设进行有效的改造,真正实现海绵城市理论应用价值。
        (二)风景园林规划中绿地的应用
        对于风景园林绿地的具体构建而言,相应的绿地环境无疑 是一个相对核心的控制工作,风景园林的规划主要是适应海绵 城市建设理论基础上围绕自身的生长效果以及水状态进行有 效的分析。风景园林绿地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净化水 体的效果,也就是需要在整个风景园林项目中利用植被以及水 域湿地等来共同呈现,在治理区设置草地隔离带、水注区,有机 层或者是覆盖层等。因此在园林规划建设中还需要借助园林 地势情况以及树木的生长条件来达到涵养水源的目的。另外 在城市园林规划建设中还需要注意地下的排水口以及管网的 设计,将景观设计结合在一起,保证流水管道通畅运行。最后 结合人工湿地以及生态的河岸来设计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基 于海绵城市的理论建设,处理好景观设计和雨水储存之间的 关系。


        (三)风景园林规划中建筑物的应用
        风景园林建设工程中,通过借助建筑物来实现海绵城市的 作用效果,不仅需要在规划中进行优化设计工作,推进整体城 市生态建设的使用,保证对整体规划与雨水收集系统的构建工 作,有针对性地建筑物区域的建设进行划分,保证其合理性。 恰当发挥海绵的“特性”,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合理布局建筑物的 规划布局工作,依据地形地貌的影响效果,有针对性的进行雨 水收集建设。具体的运用措施是将建筑物各地汇集的雨水通 过管道引入到环形的滤水槽中,雨水经过滤水槽或者是经过汇 水管道的各种绿化植被的种植槽,实现雨水灌溉的目的。依托 建筑物的屋顶花园设置,通过建设的花坛可以对雨水起到渗透 进化的作用。最终提升建筑物规划建设对雨水的运用效果,保 障风景园林建设更大发挥海绵城市的使用效果。
        三、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工程的应用策略
        (一)制定完善的城市园林设计规划
        在开展城市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 实际情况,务必要做到因地制宜。而海绵城市建设中要求积 极转变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要认识到传统排水方式的优势 与不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雨季时城市建设采用的排水 方式主要有暗井排水方式,或者是利用路面坡度进行排水, 而上述排水方式存在的问题是在发生暴雨时受到各种杂物的 不良影响,排水路径会发生堵塞问题,由此会造成积水问题 的产生。按照海绵城市理论的思想,在排水过程之中可以充 分利用下沉式绿地、透水砖、雨水花园以及植草沟等,在实 现对雨水的收集同时,可以起到洪涝灾害的作用,从而将城 市自身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二)科学开展雨水收集系统的设计
        大量的降水会影响土地的渗透性,所以雨水下渗与雨水 收集等是园林工程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设计人员要以 实际情况为依据科学合理的设置道路渗滤沟,积极的开展园 林工程建设。除此之外,要改进并优化排水功能,实现园林 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为了提升地面的渗水性与稳定 性,在园林设计中可以进行透水层的铺设,或者是将石子铺 垫在道路两边,从而进行雨水分流与渗漏。与此同时,在园 林内部可以加强生态水渠的建立,将其打造成一道园林景观。 要注重明渠与暗渠的设置,其中,明渠建设中要利用石子以 提升渗透吸附能力,暗区艰涩和中要加强排水沟的设置。
        (三)保障园林工程生态效益
        在城市园林工程建设中园林植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 其是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优化。在开展城市园林工 程建设中要坚持以海绵城市理论为重要指导,在保证园林工 程的生态效益同时,打造出生态化的城市环境,满足人们对 舒适生活环境的需要。此外,人工湖与绿地两者均具有良好 的储水功能,且具有观赏性。植物与绿地在园林工程中的作 用在于不仅可以实现对雨水储存,还能够净化水资源,实现 对水中杂质与有害物质的吸收与过滤,从而实现对水资源的 循环利用。
        结语
        海绵城市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海 绵城市理论作为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能够最大限度应 对城市积水、内涝等问题,优化人们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为人 们和城市的进步提供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对于城市园林工程建设来说,可以将这一理论加以运用,结合城市其 它设施、自然环境,形成良好的“海绵体”,从而在城市建设过 程中保护城市生态系统,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黄纪润.景观园林工程中渗透海绵城市理念的思考与实践[J].现代园艺,2019(14):193-194.
        [2]杨曦,张志端,许立旋,周金玲.海绵城市理念在景观园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8):190.
        [3]韩小勇.海绵城市理论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概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5):193.
        [4]张昭.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工程建设中的探索与应用[J].居业,2017(02):165+167.
        [5]邱丽丽,李秀银.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绿化改建提升中应用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7(02):188-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