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及防渗技术对策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王萍
[导读]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中,水利工程是农业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水利工程关系着农业生产的基础保障,对农业发展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玉林市玉州区寒山水库管理所  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中,水利工程是农业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水利工程关系着农业生产的基础保障,对农业发展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部分农田的发展已经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水利工程,来保障农业发展的顺利。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防渗渠道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利用渠道防渗技术能够更好的提高水利工程水的利用率,对农田生产做出更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农田灌溉;渠道防渗技术;意义
        引言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水利工程,对水利工程建设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以及政策支持。在水利工程施工时,渗漏问题不但对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产生影响,还会直接危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在当前新时代下,为了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有关人员需要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来深入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加大水利工程防渗漏实施的力度,进而给水利工程顺利施工提供保障。
        1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
        水利工程的施工具有工程时间较长、工程操作繁杂的特点,所以,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对水利工程整体防渗质量的提升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因此,将水利工程中产生渗漏的原因逐一排查,对不同地形环境,运用不同的技术进行防渗漏处理,是目前势在必行的举措。
        根据大量的实际调查研究发现,针对我国水利工程而言,渠道防渗水平的提升,能够将水量的流失有效降低,使水资源的利用效果提升,使灌溉需求得到满足。如果渠道防渗出现了渗漏现象,会使水资源的使用率降低,严重影响农耕面积和灌溉面积的稳定,浪费水资源。
        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降低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将水资源的利用效果进一步提高,必须加大对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技术的研究力度,结合工程实际使用需求,不断改革创新渠道防渗技术。与此同时,加大对渠道防渗施工中检修工作和防渗工作的力度,将水资源浪费的情况从根源杜绝,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技术分析
        2.1膜料渠道防渗技术
        该技术具体是指使用不透水的膜料,作为工程的防渗层,将其铺设在水利渠床上,以此达到防渗的目的。此种技术施工难度较低,技术适应性强,无需耗费过多应用成本,且防渗漏效果显著。但是该技术由于自身材料尚存在一定缺陷,抵御冲击的能力较差,不够稳定。施工期间,膜层必须要保持完整,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需要全面掌握膜料防渗技术要领。在渠道开挖施工完成之后,施工人员要开展渠道平整作业,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现场的清理工作,树皮和杂草等异物应全部清除干净。技术人员在铺设渠道上下游位置的膜料时,要注意褶皱的预留,以便有效提升其抗冲击性能,避免渗漏。一般来说,搭接过程中预留的重叠部分的参数要严格控制,最大不得超过10cm。该项技术属于新型渠道防渗技术的一种,当前在行业内的应用频率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
        2.2砌石渠道防渗技术
        此种技术的主要技术优势就是施工费用较低且便于取材,当前在水利工程的防渗施工中比较常见。在施工期间主要应用的材料就是石材,石材必须具备良好的耐磨属性,且不易被腐蚀。此种防渗措施更加适用于大流量的水利工程渠道建设中。一般来说,浆砌石防渗施工中常用的石材有以下几种,分别有石灰岩、玄武岩以及花岗岩等石材。技术人员将石材按照工程需求进行加工之后,能够应用在衬砌施工环节中,此外,还需要应用胶凝材料作为辅助,常用胶凝材料主要为水泥砂浆,此外技术人员还可在其中掺和烧结土材料进行加固。
        2.3沥青渠道防渗技术
        在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中常见沥青防渗施工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埋藏式薄膜防渗施工技术,此种技术的应用流程为,先将渠道实施压实处理,然后清除杂物并洒水润湿,将沥青材料加热之后,使用沥青喷涂设备进行反复喷涂,最终形成沥青薄膜作为保护层,在保护层上面铺设素土材料,避免沥青层遭受破坏。第二种是青席防渗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流程为,技术人员先选取麻布、苇席以及石棉毡等材料,将沥青材料喷洒在上述材料的上面。制作成卷材之后,在铺设在渠道中,作为防渗卷材,技术人员在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卷材的连接部分,要设置一定尺寸的重叠部分,防止接缝存在渗漏情况。
        2.4土料渠道防渗技术
        当前水利工程的渠道防渗新型技术大量涌现,并大面积普及,但是土料渠道防渗技术作为传统防渗技术的一种并没有被淘汰。这种技术的应用无需大量资金投入,只需就地取材,因此仍旧被当前许多水利工程沿用。但是在应用期间容易发生冻融反应,与其他防渗技术相比耐久性较差。技术人员在选用施工土料的时候,要对其进行粉碎处理和筛选处理。在制作混合土料的时候,需要进行干拌,然后添加水分,进行湿拌,期间要严格控制水土比例。施工期间要严格控制渠道施工顺序,遵守先渠坡再渠底的原则。如果防渗土层的厚度>15cm,此时技术人员要进行分层施工。
        2.5混凝土渠道防渗技术
        在渠道防渗中所应用的混凝土材料本质上属于一种非均质性材料,其主要成本包括骨料、水泥材料以及水分。如果其所处施工环境的温度或者湿度发生变化,自身材质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在施工期间,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通常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一般来说,砼出料环节、装卸泵送以及砼浇筑和混凝土振捣环节的温度值都很高,此时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周边施工环境选择科学的降温方式。如果在夏季进行防渗施工,施工人员需要使用草席等遮盖物质覆盖在砼输送管道上,并适当喷洒低温冷水实施降温。
        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时候,要注意浇筑时间和浇筑方式,上层砼初凝之前应实施第二层砼浇筑,技术人员在处理层面的时候要选用施工缝的施工处理方式,避免混凝土开裂。施工人员在实施砼搅拌施工的时候,投料顺序往往与传统混凝土搅拌施工有所不同,首先要讲水分、水泥材料以及砂石材料进行综合搅拌之后,再加入石子材料,这种施工方式被称之为裹砂技术。此种操作的主要优势就是无泌水,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有效缩短不同混凝土浇筑层之间的强度差。混凝土在凝结之后整体结构能够更加稳固。此外,技术人员还可在材料中混入适量粉煤灰材料取代水泥,以便优化砼结构的抗裂性能和持久性。
        2.6伸缩缝渠道防渗技术
        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容易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如果施工期间存在监察漏洞,很容易导致工程结构出现施工缝,继而引发渗漏。为了对治这种情况,施工人员要结合工程渠道水流的大小和泥沙分布的实际情况对工程的灌溉区域实施结构优化,修复结构中出现的渗漏问题。如果施工温度出现显著变化,技术人员要尽量消除温差,以规避温差较大产生的施工缝。处理结构接缝的时候,技术人员可以使用渠道间隔的设置方式,通常间距应控制在6m左右。
        3结束语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逐渐增多,人们对工程质量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防渗工程对水利工程质量影响重大。因此,优化防渗技术,提高防渗施工水平极其重要。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还存在比较多的渗漏问题,需要广大研究学者加大对防渗技术的研究,提高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不断优化和提升技术方法,才能保证整个工程施工的有效性,确保水利工程安全施工,维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孙胜.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08)
        [2]李新根.水利渠道施工中的渗透因素及防渗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08)
        [3]赵璐.探析水利渠道中防渗施工存在问题及防渗设计[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04)
        [4]施为群.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和维护[J].吉林农业,2017(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