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62272319830719XXXX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目前,科技迅猛发展,水利行业的发展也有了进展。水利水电工程作为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建筑系的一门重要学科,涉及知识范围广阔。在水利水电设计、施工、造价等阶段,需要借助水文学、建筑学、力学等多焖专业知识,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展开深层次研究,在确保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良好、有效消除自然灾害、充分利用水能资源等的基础上,提升相关工作的质量。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持续提高,河流湖泊淡水资源呈明显减少趋势,水资源出现较为严重的紧缺局面,如何加速江河湖泊的治理,提升治理水平和效率,确保水能的最大化利用,成为当下水利水电工程相关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施工技术研究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不仅是国家重点的民生工程,更是属于大型、复杂工程建设项目。在其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如果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一个提前的认知,就很有可能造成问题,出现工程停滞的现象。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对于施工细节方面加以关注,就也会遇见施工难点,给工程施工带来不小的施工难度。那么不仅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就连施工进度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所以在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越来越注重对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并且还会对施工期间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详细的解剖和深刻探讨。因此,如何正确的解决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施工难点和如何进一步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就成为了水利水电工程是否能顺利进行的关键。
1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分析
第一点,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境的原因,在进行工程材料和设备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运输费用较高。第二点,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要进行隧洞、水下等施工,使工程施工难度不断增加。而且,受到自然环境如地质结构以及极端天气的影响,使工程施工过程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间接造成工程施工难度的提升。第三点,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较为明显。由于工程建设长期处在有水的环境中,在季节变化过程中会受到洪水等因素干扰,使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第四点,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多种施工技术和设备进行工程建设。由于工程的施工复杂程度较高,另外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难度不断提升。例如,在进行工程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加强安全保护的投入力度,防止施工过程出现塌方的情况,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许多施工企业没有按照安全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导致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不断提高。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2.1路基的施工技术要点
水利水电过程中路基施工是属于最基础也是最主要的的部分,更是影响着工程项目整体施工质量和后期的验收评定,同样也影响竣工以后的使用效果。想要把水利水电工程的路基施工质量进行大幅度的提升,对其施工单位来说,就必须足够熟练的掌握施工的技术要点:第一,对于路基清理工作施工单位一定要做的足够充分、仔细,而且一定要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的翻阅查看,对所发现的施工图纸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和完善,从而确保基层施工的工程质量。并且施工单位还要对路基施工中要用的材料和机械设备进行细致的检验,保证其可靠性。第二,当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完以后,施工单位要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勘查,把对其勘查的信息进行汇总和记录。第三,施工单位在路基的开挖期间,一定要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第四点,当路基施工结束以后,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验收工作以及对其的保护工作,避免因为环境因素或人为因素对其造成破坏,从而影响后续施工工作的开展。
2.2坝体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坝体路面施工是以路基施工为基础,在路基施工完成以后所进行的对坝体路面的后续施工过程。在坝体路面施工期间,其所需要的级配碎石和水稳层材料在进场之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以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而且对于运输各种施工材料的运载车辆而言,需要按照一定的配合比对施工材料进行倾卸。对于开展施工材料的摊铺和压实等工作的机械设备,要在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摊铺和压实工作结束后,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其厚度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其符合相关的设计要求,等确认无误后再开展后续的洒水、降尘等工作。除此以外,机械设备退场以后还需施工人员用人工进行细节方面的填补和平整工作。
2.3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要点
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是最近几年的新兴技术,因其自身的优势所以得到了很好的普及。这项技术主要是利用干硬性的贫水泥混凝土原料配合上硅酸盐水泥或其他材料,制造出干硬性的混凝土。在实际的施工期间,利用振动碾等机械设备,对其进行振动碾压。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的主要优点就在于干硬性混凝土的体积较小,强度却更比普通的混凝土更高。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工作效率较快,而且经济适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所以得到了较为普遍的使用。
2.4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应用
近年来,测量技术、数据采集技术不断向更加智能、自动的方向发展,为长期累积下的海量测绘数据信息奠定夯实基础,为其管理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大幅度提升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便捷性和可靠性。其中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s)和计算机数据库技术(databasecomputer)为代表的信息化、智能化数据采集、处理工作尤为突出。两种新技术的结合应用,能过实现3D立体化模型的准确构建,降低人力资源的投入,提升测量信息的使用水平和整体有效应用率,为后期分析、处理、检索等提供有利条件。不仅较大程度的完成了现代化管理目标,更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原则。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以地理空间和核心,利用模型分析方式,为使用人员实时提供动态化、多变化地理信息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对于水利水电的应用价值极高。该系统以3D全方位的虚拟形式,显示出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布置局面,更加直接、直观的反映出工程租出部分在时间层面和空间层面上的交叉关系,高水平的实现了工程施工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动态化演示,对各种信息、内容进行精准分析,这极大程度的解决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复杂、受自然环境影响等的一系列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基础性内容,具备防洪抗灾、水能利用、改善自然环境等多方面优势。然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受其长、难度大、涉及知识范围广阔,仅依靠传统技术难以实现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新技术的重要性,将包括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数据库、CAD绘图软件等新技术应用于实际施工中,为施工质量、效率的发展提供保障,为施工企业效益最大化奠定基础,为我国社会主义基础建设事业的稳步前行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志明,刘辉.BIM技术在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现代化水平中的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2):59-61.
[2]滕祥河,李春艳,文传浩.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特色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理论的演进阶段、逻辑及取向[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5):34-44.
[3]施国庆,余芳梅,徐元刚,等.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群体性事件类型探讨———基于QW省水电移民社会稳定调查[J].西北人口,2010,31(5):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