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80219900117XXXX
摘要:市政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指的是在施工环节采取一系列措施优化施工现场环境,预防因产生于施工过程的噪音、扬尘、建筑垃圾、废水等污染环境,促使周边居民能够正常生活。注重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环境保护对于保障施工人员身心健康、降低发生施工干扰纠纷事件的几率、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等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管理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也在跟随加大,人们也有越来越多的环保理念。环保措施是市政工程建设的最重要的工作。市政建设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源,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不利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因此,在施工市政工程建设之前,要充分承接环保综合措施,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制定环境保护的明确计划,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的市政工程会不会影响周边环境和居民,不断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市政工程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周边单位,交通和人口密度,都比较大,因此应该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
1、市政工程施工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市政工程建设施工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市政工程施工对环境有着较强的破坏性。施工中材料的丢弃造成的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土地资源浪费,粉尘的纷扬时刻威胁着施工现场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噪声污染分贝超过了标准值的时候会对居民造成看不见的身体伤害。施工中河道变更会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地形改变,会对周遭的水源和土地产生一定损害,在造成坏污染的同时还会给周围人们的生活增加了麻烦。因此,必须时刻关注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问题,为了执行国家的环保政策,必须采取一定的解决措施,避免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后果。市政工程施工中要采取一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对施工现场进行完善的保护,避免施工中噪声和振动对周围居民造成的不良影响。加强环境保护,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对于周围环境的破坏,将环保施工及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作为新常态下的指导思想,将环保理念融入到市政工程施工中,有效地保证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减少纠纷。施工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制定有效的环保措施以及严格的监管制度,时刻贯穿市政工程施工的始末。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控制施工环境污染,能够有效的促进城市的合理规划发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市政施工与环境保护得到双赢的发展成果。
2加强市政工程中环境保护建设的有效措施
2.1应对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
噪声污染会严重影响施工现场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所以,为了将噪声污染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相关施工企业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比如说在机械设备上安装可减噪的档音板、消音器或隔音罩等装置。除此之外,企业在选用机械设备时,应尽可能地选购那些低噪声设备。其次,在机械设备的日常使用中,应加强对其的维修保养,并确保施工噪声始终被控制在要求范围内。最后,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生活区以及施工区,且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以及车辆等,都要做到不急刹、不带“病”运行以及不鸣笛、少鸣笛等,这也是减少噪声的有效措施之一。
2.2应对大气(粉尘)的有效措施
在市政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场地的主要道路、料场、生活办公区域应按规定进行硬化处理。针对运输车辆经过时产生扬尘的路段进行洒水处理,并用篷布对所有运输水泥或者土方等粉质材料的车辆进行覆盖,以减少扬尘。并且,当所有粉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也要用篷布对其进行覆盖,并且在使用时做到轻拿轻放、轻装轻卸,或者引进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来降低扬尘。
另外,在市政工程进行到开挖工序时,可以借助绿网来覆盖开挖形成的裸露地面以及现场堆放的土方,进而避免因风蚀扬尘而造成空气污染。
2.3应对废弃物污染的有效措施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可以通过减少回填土方的堆放量以及堆放时间来有效缓解、避免工程建筑废料以及弃碴污染。相关企业还可以通过指定完善的废渣处理方案,对废渣处理方式、处理时间、清运途径以及其他规范标准等做出明确指示,以此来为渣土清运提供支撑。值得注意的是,市政工程施工产生的废渣有些是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的,像砂石类的建筑垃圾可以将其作为混凝土骨料,而碎砖头也能被用作回填料等。因此,在清运之前应该对废渣进行合理分类,将有用的废渣收集起来,以便今后再使用,而那些不能回收利用甚至于有毒有害的废渣更要集中收集并处理,以此来避免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乃至破坏。
2.4应对水体污染的有效措施
目前,为了保护我国的水体环境,很多城市都针对泥浆、生活污水、生活废水以及施工废水等污水的排放制定了相关规定,各施工企业在市政工程施工中,一定要严格遵循这些标准规范,并执行相关的环保措施。这不仅可以有效避免污染周边水体,保证居民生活的用水安全,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良好信誉。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经过允许排放的污水都要提前进行沉淀池三级沉淀以及净化处理,确保其达到相关排放标准之后才可进行排放。
3重视节能控制,优化城市环境保护
3.1设备节能措施
施工单位要完善建立设备管理制度,计量用电、用油等情况,健全设备档案,使机械设备始终保持在高效、低耗的状态;选用负载、功率相匹配的机械设备,预防大功率设备长时间低负载运行;安装机电设备时可选用节电型机械,包括低能耗且高效率的手持电动工具、逆变式电焊机等,同时选用节能型的油料添加剂,使设备节电、节油;如果条件允许,应科学安排施工工序,增加设备的满载率、使用率,减少设备耗能,并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保护环境。
3.2绿色节能措施
市政工程施工要合理制定能耗指标,提高利用能源的效率。一方面设立能耗监督小组,在项目工程部临时设立用水、用电管理小组,不仅要开展日常维护工作,还要监督水与电的使用过程,一旦发现浪费要给予处罚;同时,优先选用国家以及行业推荐的环保、节能、高效的施工机具,如变频技术节能施工机具;加强能源节约教育,即在施工之前对全体人员实施节能教育,增强能源节约意识,同时在电源控制处贴上人走灯灭、节约用电等标志,在厕所设置声控感应灯,满足节约用电的要求;还有在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环节还要科学安排工作面,减少施工场地的作业机具数量,相邻施工区域要充分共享机具资源,达到绿色、节能的施工标准与环境保护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城市居民数量不断增加,对市政工程的需求也有所上升。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政工程是服务于广大市民的,加强施工环境管理十分有必要。在施工环节,相关人员务必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并结合各项技术措施,通过一系列路径加强环境保护,有效控制市政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破坏,避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同时提升环境保护水平,提升市政工程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黄赛红.浅谈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J].建材与装饰,2015(49):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