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选线和路线设计工作对公路工程的后期使用效果和安全性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设计单位应加强对公路选线和设计工作的重视,遵循相关的选线原则和设计要点,保证公路工程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安全性。基于此,本文章对公路路线选线原则及设计要点分析进行研究,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线;选线原则;设计要点分析
引言
公路工程路线设计是公路建设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续的一系列设计,决定了工程规模、造价和施工难易程度。因此,必须对路线设计予以高度重视,需注意各项设计要点。
1公路路线设计基本原则
在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以下各项基本原则:
1.1深入贯彻四个交通基本要求,打造资源节约、生态绿色、节能环保和优质服务的公路工程,使其得以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对不同方案的比选,通过深入灵活的设计,合理控制工程规模,减少工程造价。
1.2保护耕地原则
公路工程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经过的地形较为复杂,因此,可能会穿过农田。故而,设计单位在进行线路选择和设计时,需要遵循保护耕地原则,尽量不要选择占用农田和耕地,加强对耕地的保护。
1.2 环保性原则
设计单位进行公路选线和设计工作时,还需要遵循环保性原则,降低公路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一些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1.3 保护文物和名胜古迹原则
设计单位在选定路线方案之前,要加强资料收集工作,积极与当地的文物保护部门进行联系,避免路线影响文物和名胜古迹 [1] 。
2路线设计中应考虑的影响因素
公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路线设计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以某拟建公路工程为例,对其路线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和要点进行如下分析:
2.1区域地形地貌
该公路工程处在山地丘陵区,公路地貌属山间河谷平原、剥蚀低山区和丘陵,在路线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情况,以保证路线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2.2环保设计理念
长久以来,高速公路建设受资金等因素所影响,高速公路选线多采用“路基方案”,片面的考虑“选线地质原则”。公路建设大挖、大填的情况屡见不鲜,且高速公路建设永久占地面积大,和周边环境的结合不紧密,景观效果不尽人意,导致当地地表植被体系被破坏,引发水土流失等,对环境的影响极大。此外,部分高速公路边坡处理方法、防护方法不到位、不及时,埋下了滑坡隐患,后期的治理费用高昂。当下,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人员,务必要把环境选线原则融入具体的选线设计原则中,避免高速公路建设破坏环境,路线设计采用和环境相适应、协调的技术指标,协调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2.3直线段长度
直线段长度过长或过短均会对行车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当驾驶员在长直线进行长途行驶时,驾驶员容易产生疲倦,会产生枯燥单调的心理,降低行驶的紧迫感,产生超速的现象进而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若两个同向圆曲线之间的直线段长度过于短,驾驶员在行车时容易产生路线反向弯曲的错觉,引起操作失误导致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两个反向圆曲线间的直线段过短,也会导致超高横坡不能平稳过渡的现象。
2.4曲线型公路路线设计要点
曲线型公路在我国山区及丘陵地区较为常见,如图1哈伊公路曲线设计所示,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所用路段的设计行车速度选择路线线型的半径,保证适当的曲线长度,通常情况下,曲线越长,转弯越平顺,行车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也就越高。另外,设计人员还需要考虑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技术与经济指标,实现二者的平衡。
2.5高压线路
该公路所在区域虽然电力线分布相对较少,但在路线设计过程中仍需予以充分考虑,尽可能地远离公路和高压线路,并减少交叉,严格控制公路和杆塔底座之间的距离,将公路建设与线路正常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降至最低。
3加强公路路线设计的意义
3.1有利于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加强公路路线设计的首要意义是有利于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通过科学合理的选线设计,可以提高公路弯度和坡度的合理性,进而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视距,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另外,加强公路路线设计,还可以有效减少车辆行驶的盲区,降低行车的危险系数,保证行车安全。
3.2规划设计思路的整体化
从我国的公路建设及运营情况来看,公路的规划建设往往会对城镇的葛军带来极大影响,在各种地形上都有着公路的影子。由此出发,为了更好降低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设计规划人员必须要从自然生态、经济及社会三方面出发设计公路路线,以此来保障公路规划及建设方案在符合政策、法规要求的同时保障其科学及合理性。由此可以得出,设计思路的整体化对于公路建设规划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公路路线的过程中,需要在全面调查建设区域地质及自然环境情况的前提下,在全面协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帮助下,确保公路路线设计及生态环境保护得以有机的融合。
3.3与地质地形相结合
公路沿线的地质地形是公路设计中需要首先解决的基础问题。它不仅影响公路建设的进度和安全,还会对工程的造价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进行公路设计前,应对地形地质条件进行充分调查,分析其对设计和施工的影响。调查数据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汇总,并为后续的设计提供有效支撑。与此同时,公路设计人员应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土地资源、人文等设计不同的路线方案并进行深度对比,综合多种因素选择更为合理的设计方案。在公路路线设计的过程中,若遇到软土地基、地质软弱岩层等地段,应实施多角度全方位调查,确认该地区是否在后期建设和运营中存在安全隐患,确保该地区满足规范指标要求,充分保障道路的质量和安全。
3.4有利于减少对土地和环境的破坏
加强公路线路设计工作,还有利于减少对土地和环境的破坏。首先,提高公路线路设计的科学性,可以有效避免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对周围景区的影响;其次,提高公路线路设计的合理性,还可以有效避免对土地的破坏,进而缓解我国的环境现状。
结束语
我国公路系统的建设也是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在规划公路线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规划的不全面、不合理及粗放,导致公路路线带来严重的各项环境问题,只有通过规划设计思路的整体化等方式出发,才可以确保公路路线设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融合。设计单位应加强对公路选线和设计工作的重视,明确相关的设计要点,进而提高公路选线和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后期工程的使用效益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勇.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J].四川建材,2018,44(06):171-172.
[2]曹聪.公路工程路网选线问题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09):223.
[3]敖生.对高速公路选线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合理设计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6):114.
[4]吴华.农村公路路线选线优化设计的探讨[J].基建管理优化,2017,29(02):6-10.
[5]冷昊华,郑光辉.山区高速公路路线选线设计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05):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