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讨邓吉安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4期   作者:邓吉安
[导读]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摘要: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筑工程的施工规模越来越大,对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并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由于建筑的地下层数越来越多,导致建筑的渗水和渗漏问题逐渐严重,维护的难度也就较大。基于此,文章将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防渗问题;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大规模建筑得到迅速发展,但在施工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建筑物渗水渗漏问题,这给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建筑物施工时,要采用先进的防水防渗技术对建筑物进行防水处理,保证工程的质量,满足人们的需求。
        1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意义
        结合行业经验来看,建筑产品在受到水体侵袭后,会表现出不同程度、多种类型的负面现象。若侵袭程度较轻,建筑产品内外的表面装饰层将会受到影响,发生墙皮胀裂脱落、墙纸发霉褪色、墙板空鼓翘曲等情况,进而降低室内外环境的美观程度,引发居民用户的负面情绪,并形成一定的装饰修缮成本;若侵袭程度较高,水分将很可能对建筑的地基、混凝土主体、屋顶等内层结构产生影响,进而降低建筑的结构强度与承载能力,最终导致建筑产品使用寿命与质量安全的削减。例如,2012年12月中旬浙江省宁波市一栋六层居民楼发生坍塌,造成1人死亡多人受伤。经查明,这一事故正是由该建筑底层结构未设计防潮层导致。在建筑投入使用的23年中,其砖基础及墙体长期被外部雨水侵袭,最终造成承重墙严重风化,引发坍塌事故。由此可见,做好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具有高度必要性。
        2建筑工程常见渗漏位置
        2.1屋面渗漏问题
        屋面产生渗漏问题的常见位置,大致包括屋面的浇筑层、设施节点等,而造成屋面产生渗漏的主要因素众多,包括有屋面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质量不高以及施工人员素质不足等问题,导致钢筋形变严重,浇筑混凝土后出现冷缝、漏浆,进而造成屋面整体结构出现变化,在积水期间发生渗漏,影响建筑整体质量。
        2.2外墙的渗漏问题
        建筑外墙渗漏是建筑工程最常见的质量问题,在建筑外墙的应力部分很容易出现渗水和漏水的情况,外墙如果发生渗水漏水,会对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外墙的施工过程中,由于使用的砂浆材料不能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求,砌体的缝隙过大,后期的完善修复也不够重视,导致在建筑的使用中存在渗水和漏水的问题。
        2.3厨房与卫生间
        厨房与卫生间的楼板较薄,在施工时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对钢筋的放置方式及位置设置有效的保护层,选取合格的防水材料。应根据建筑工程的设计与相关标准要求,选取适合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施工结束后,应当进行及时的闭水试验,根据施工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才能避免出现渗漏现象。
        3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3.1外墙防渗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1)控制好对墙面材料的使用,选用的施工材料要具备较高的抗压性和防水性,同时选择的水泥和砂石要确保质量,控制好混合料的配合比,这样才能够保障材料质量,防止建筑外墙裂缝的出现,也能够防止外皮的脱落,为保证建筑外墙的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2)做好对建筑墙面的抹灰施工,墙面抹灰需要首先保证墙面的干净无杂质,而且墙面要达到一定的平整度,做好前提工作之后才能够进行抹灰,这样保证墙面整体的平整度,也能够达到一定的施工标准。(3)外墙面的面积较大,采用的是砂浆材料达到防渗漏的效果,对砂浆的质量要求也相对较高,砂浆作为外墙面的主要保护层,需要与墙体之间有较好的连接性,确保附着力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这样才能够确保外墙砂浆的施工质量。

通常涂抹是分层涂抹,采用多层保护层,能够确保外墙有较好的防渗效果,砂浆的涂抹需要控制好厚度,如果涂抹的层数过多,会发生脱落的现象,不利于施工的质量,因此,需要合理控制砂浆的厚度,提高建筑外墙的防渗漏能力。
        3.2屋面防水防渗
        在对屋面进行防水防渗漏设计时,要对整体的生活状况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提前做好防水施工处理。可选择混凝土导墙方式对施工过程当中的砖墙与房顶顶梁进行有效的控制,根据具体施工过程当中建筑物的结构进行有效的规划,减少屋顶积水现象的产生,提升屋面的抗渗透能力,确保房屋施工质量,减少渗漏水现象的产生。
        3.3厨卫防水防渗
        当前建筑普遍为高层,每一层地砖下方与下一层的天花板之上会设有一层空隙用于铺设管道,很多居民的生活习惯非常不好,经常将吃剩的骨头或是其他硬物顺着下水道排放;很多建筑工人在施工时不仔细,致使一些具备切割能力的瓷砖碎片流入下水管道造成堵塞,经过长时间的挤压划破水管,使水顺着缺口流向空隙层形成积水,顺着天花板上方灯具电线或螺丝缝隙流入墙体,造成渗漏。因此在厨卫施工时应该特别注意缝隙层可能存在的积水问题,对建筑材料严格管控,不得乱扔乱放。同时,物业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呼吁住户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将垃圾按照城市生活标准合理排放,避免人为因素导致房屋出现渗漏现象。
        3.4地下室防水防渗
        地下室包含着较为复杂的管道设施,且存在着大量的接缝,所以在进行设计时需要针对这些薄弱环节进行有效的规划。在进行地下室施工时,要结合防水涂层,对整体地下室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有效的处理。要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对浇筑时间和湿度进行合理的控制,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减少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对温度进行有效的管控,避免因温差导致混凝土膨胀,从而出现裂缝,造成渗水。技术人员在施工中要对墙体施工缝的交接处及拐角处等结构复杂的区域进行综合考虑,对容易发生渗漏的位置进行特殊的防水处理。
        4在建筑施工中合理应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可行策略
        4.1着眼市场,选用高质量的防水防渗材料
        随着现代建筑行业与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市场中已有大量的防水防渗材料出现,如高分子防水卷材、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材料、聚氨酯防水涂料等。将此类材料应用到建筑施工的设计与实践中,不仅能显著提升建筑基层、墙体等部位的防水质量,还能形成耐腐蚀、抗酸碱的建筑保护层,继而实现建筑产品使用寿命的有效延长。基于此,相关人员必须要灵活着眼于市场发展,并根据实际性的建筑需求与设计思路,进行防水防渗材料的合理选择,以便达到最佳的防水防渗效果。
        4.2提高设计方案合理性
        对于屋面来说,设计人员应当对日照强度、风力等相关参数指标进行计算比对,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水标准,并选择可靠的防水材料,确保屋面积水问题能够切实解决,除此之外,还应当在屋面板支持端设置分隔缝,同时在屋面板缝与转折交界位置,将防水层由于混凝土干缩结构产生形变和温差等影响产生的裂缝集中到分隔缝当中。而对于外墙来说,则可以在混凝土的结构层与外墙的连接位置加设电焊网。
        结语
        总之,渗漏问题会对房屋的整体结构造成影响,目前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果防渗漏设置未能达到标准,会从内部对建筑进行腐蚀,经过长时间积累,很有可能对建筑内墙中造成冲击,从而严重影响建筑寿命和居住者的安全,因此在建筑施工时,应该加强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给消费者提供安全的房屋。
        参考文献
        [1]徐晶晶.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9(9).
        [2]朱赟.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解析[J].四川水泥,2016(1):193.
        [3]郭文龙.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
(35):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