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和及科技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使得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工程规模和数量增加,而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主要以混凝土结构为主。混凝土本身具有材料来源丰富、造价低、可靠性和抗震性强以及防火性、耐久性强等优势。同时可以根据施工要求浇筑各种断面形式,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质量。本文主要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现阶段,大部分土木工程建筑物都会采用混凝土钢筋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许多显著的优点,如:施工材料来源广泛、造价成本低廉、易于施工、操作简单等,并且在施工期间可以实现高效作业。但是在实际进行施工操作的过程中,会有部分因素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施工之前需要对这部分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有效地把握施工技术的要点内容。
1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概述及主要特点
1.1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概述
在开始施工和建造混凝土结构之前,有必要了解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并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发展。首先,有必要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包括四个部分:建筑混合结构,建筑墙体结构,建筑承重结构,建筑的空间结构,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有必要了解结构的所有部分,熟悉每个组件的设计及其相互关系,才可以设计出完整而系统的建筑混凝土结构,应注意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问题。①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整体性。②有必要保持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和调整。③合理设计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强度,适当设计混凝土结构。
1.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主要特点
根据混凝土结构的特性,混凝土结构的建造提高了承受自然破坏的能力,同时,混凝土结构可以用来确保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而抵御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此外,建筑物混凝土结构的可塑性非常好,无需在制造过程中反复工作。根据建筑物建造所需的模型,混凝土结构是各种各样的。混凝土结构可以进一步分为砂岩和水泥材料。此类材料的使用比例可创建高强度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可以有效承受高温或低温的影响,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从建筑混凝土结构概述以及建筑混凝土结构主要特点等方面对建筑混凝土结构概述及主要特点进行了概述,从混凝土施工的浇筑技术、混凝土的运输与泵送技术、混凝土的养护施工技术以及接缝与切缝施工技术等方面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2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
2.1材料及配制
除了混凝土本身质量会对其使用性能造成影响外,其成分配比也会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材料质量不满足设计标准、配制工艺存在缺陷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对混凝土施工作业整体水平产生不良影响。在进行混凝土质量管控时,如果检验不到位或者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检测,在选取材料型号、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管控,也会对其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另外,在进行混凝土配制时,其工艺存在问题或者没有按照相关标准确定准确的配比,仅仅依靠过往经验完成材料配置,因素也会造成配比与使用材料性能不相符的问题出现。混凝土坍落度、强度等不达标,会影响到土木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
2.2温度控制
温度也会影响混凝土构件质量,一旦对温度的掌控不到位,则很容易导致混凝土构件内外区域出现严重的温差,从而引发裂缝、变形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混凝土的类型具有差异,则对于温度也有着具体的要求。如果温度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极限,则其抗拉强度就会发生明显的下降。
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业时,需要先认真了解其性能、温度存在的联系,通过对该区域的温度状况,以及混凝土在发生固结后出现的水化热现象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科学合理的温度控制方法,确保混凝土结构总体质量达标
2.3浇筑和养护
在实际进行混凝土浇筑及后期的养护时,浇筑和养护作业的质量会对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进行具体的施工作业时,部分施工单位由于缺乏规范施工要求,并且没有按照设计标准进行施工,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在没有经过振捣的前提下直接进行浇筑,在这种状况下,由于混凝土强度尚没有达到规定标准,直接拆除支护模块,并且混凝土没有达到规定的养护时间,这样也会对结构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作业时必须要加强对此方面工作的重视。
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3.1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进行合理地设置
影响混凝土性能和质量的是材料的配比情况。所以,在配比时要严格按照规则,通过反复计算,算出合理配比,选择有经验的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验证配比,方案的选择要注重操作性能,其次要保证结构强度。在土木建筑中混凝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确保混凝土结构实际施工质量符合标准,才可以确保整个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
3.2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
对于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①合理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并充分地利用三掺技术,通过三掺技术来降低水泥用量,起到控温作用,也可以通过在水泥中掺加粉煤灰和矿渣微粉,粉煤灰和矿渣微粉的使用可以替代部分的水泥用量,水泥用量的降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总的水化热;②延迟水化热进程,通常是通过选用高效缓凝型泵送剂这种方案,来进一步的降低温度高峰值;③对骨料进行预冷,预冷的方法主要是把入模温度降低和拌合温度降低;④在运输过程中,要适当减少混凝土吸收外部环境的热量,在这过程中,离不开搅拌筒,搅拌筒要一直处于低速旋转状态,在旋转过程中要保证不产生离析,这就不能随意在搅拌筒内添加水,合理的加水量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3.3混凝土施工的浇筑技术
在整个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过程应保持均匀平稳。同时,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必要有效地监测混凝土材料的粘度,如果过多的水浇在已经搅拌完成的混凝土上,有可能出现混凝土材料粘度不足,当施工完成时,混凝土强度不够,浇筑混凝土时,需要适当控制混凝土构件的厚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必须考虑环境条件。在某些苛刻的气候下,例如高温或低温,可以尽可能避免在恶劣条件下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洒水养护,目的是防止构件产生裂缝。
3.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应进行覆盖浇水养护,宜可在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液。若喷洒养护液,则喷洒厚度应控制在2.5m2/kg左右,养护液喷洒厚度必须均匀一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施工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建筑施工企业应当认真学习、研究、掌握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发扬工匠精神,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精细化的混凝土施工作业,不断提升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为用户打造建筑精品。
参考文献
[1]廖文有,方明龙,刘梁斌,等.关于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25(11):1119-1120.
[2]李绮文,张杰克,张力尹,等.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中华建设,2019,132(04):1178-1179.
[3]尚凯华,方从新,刘江北,等.分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124(03):11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