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张巍巍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07期   作者:张巍巍
[导读] 建筑行业通过近几年经济发展的推动,其规模越来越大,工程施工量越来越大,施工难度也不断增加,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建筑行业通过近几年经济发展的推动,其规模越来越大,工程施工量越来越大,施工难度也不断增加,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施工属于安全生产高危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众多且安全专业素养普遍不足,因此需要从教育培训、建筑实体防护、安全管理行为等各个方面落实施工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安全生产。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不能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质量,需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近些年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各种基础建设项目在建设规模和数量上都有了巨大的提升,而随着建设难度的增加以及施工进度的加快,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不断发展中,国家和建筑企业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越来越严苛,安全保障措施以及安全意识的普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够规范
        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在工程的施工现场中并没有实施规范化的安全生产标准,并没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配备足够多的安全管理机构和专业化的安管管理人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此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企业并没有对一些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详尽的排查,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工序要求进行,在工程重要部分并没有配备足够多的安全检测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施工,在施工现场对安全检查出来的隐患问题并不能及时的进行跟进整改,落实力度不足。
        1.2工程目标管理不明确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在建设之初明确各个环节的施工要点和需求,为了有效保障施工的环节和质量应当有效满足相应的建设目标,应当在设计阶段整合施工所需的各个因素,建设和合理有效的施工流程。即便是这一需求各个施工企业已经能够认识到,但是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仍旧缺少行之有效的建设进程和规划,设定的目标往往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工作人员对于企业的整体规划存在误区,不能够有效在工作中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影响整体的建筑建设。
        1.3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我国建筑行业的规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行业的发展速度比较快,而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未能健全,不能有效指导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对实际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不能起到及时遏制的作用,没有规范的管理模式,是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混乱的主要成因之一。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在企业安全管理与项目管理中出现断层,企业的安全管理行为不能有效延伸至项目部,制度建设停留在纸面上。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缺乏与之高度契合的安全管理系统,必然会造成在建设活动实施中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和遏制。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1建立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高度契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住建部颁布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中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基本条件,建筑施工企业应以这十二项条件为基准,结合企业经营生产特点建立与之高度契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不断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中应做到岗位明确、职责清晰、人员到位,安全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的权利和责任应得到充分保障和落实,安全管理体系应能对生产经营活动起到遏制安全隐患和保障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使得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延伸并覆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真正做到抓生产必须抓安全。


        2.2强化施工安全意识教育,落实安全技能培训
        安全意识的养成,有助于建筑施工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前预警,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或者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而安全意识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需要依靠政府部门、建筑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来完成。1)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应一手抓体系建设,一手抓监督管理。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所构建的安全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来讲源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只有不断的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为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提供政策性、方向性的准确指导,才能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符合新时代建筑行业发展的要求;另外一方面,新时代政府部门已经从传统的行政领导转变为服务型指导,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其在专业信息资源、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优势,强化宣传、重视监督,两举并措引导建筑企业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工作。2)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应扎根基础,落实安全技能培训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应打破传统被动式安全管理模式的束缚,向安全隐患主动出击,建立标准的施工流程和规范,落实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并积极引入现代媒介如微信、微博、小程序、APP等在企业内部完成安全技能、知识、法律法规的培训教育工作。首先针对建筑施工人员受教育程度低、自我保护意识差等特点,运用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手段因材施教,例如播放安全事故视频短片、安全操作图片教学等浅显易懂的方式落实安全技能培训工作。其次针对特殊作业工种,严格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确保每一位上岗人员通过考核审查,持证上岗。最后企业内部用心创建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开展知识竞赛、科普讲座、先进榜样等安全文化活动,寓教于乐,进一步加强安全技能、知识的落实。
        2.3规范安全管理技术
        (1)?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会在脚手架、平台框架和建筑平台板等危险区域进行施工,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确保这些区域的载重量满足设计的要求,同时加设钢丝绳来提升主建筑结构与外部结构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一定要将保护绳系好,从而使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2)?建筑工程施工对天气条件的要求非常高,施工企业必须提前对每天的天气变化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分析,大风、冰雹、雨雪等恶劣天气会给施工安全造成不可预估的伤害,因此在恶劣天气来临之前一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密的保护。施工企业可以将气象设备安装在施工现场,这样可以准确获取天气信息,为现场施工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将风速测量仪、接地电缆和避雷针安装在塔吊上,当风速达到六级以上时塔吊要停止作业,发生雷击等问题时避雷针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通过积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塔吊的正常工作得到保证,同时也提高了塔吊作业的安全性。
        2.4深化工程建设监管机制
        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是保障工程稳步实行的重要措施,保证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提升产品的经济效益和价值量。在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工程的整体应用技术进行分析,并且对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质量和价格进行详细的审核,将成本降低到一定的阶段,同时能够有效保证工程运行的平稳高效。
        结语
        在建筑施工活动中,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成为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区,而科学高效的管理行为能遏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有效避免事故隐患的发生,从根本上促进建筑施工的生产安全,为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致力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依照企业实际情况不断完整管理制度,修补管理缺陷,增强管理效果,从根本上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权.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5):196-197.
        [2]王林.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J].纳税,2020,14(3):241-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