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扈炳强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07期   作者:扈炳强
[导读]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有了显著的提高。预制房屋混凝土结构是主体结构或部分结构的一部分,通过预制混凝土构件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结构。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规模也在不断扩发,施工技术也有了明显的创新。近些年来,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快速的发展,不仅起到节省施工周期的作用,还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和准确性。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引言
        随着国内装配式建筑的逐步发展,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增多,模板支撑体系在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到施工吊装安全,也影响到现浇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安全,同时极大的影响到施工效率,从而影响施工工期。如何合理选择和设计模板支撑体系,安全、高效、低成本地完成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安全管理课题。
        1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定义
        混凝土结构装配式房屋是以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为主,采用现场装配式设计施工而成的一种混凝土结构房屋。目前,这是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建筑方面最重要的方式。具有减少施工污染、节约能源、提升劳动生产率等优点,目前我国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快速性,工业化技术改造在建筑业也在进行着,预制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占有的优势
        2.1预制构件具有标准化,生产精度高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包括一些建筑必须支撑结构,比如立柱、墙体等,还包括空调板结构等等,这些结构均可以采用工厂预制加工的方式生产出来,在加工过程中,这些预制购机的设计具有标准化,这样能够保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出现问题,而且还能保证构建的生产精度。预制件运到施工现场后,现场工作人员只需结合施工图的内容,即可完成各种构件的组装拼接,从而形成完整的结构,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2.2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
        预制构件的工业化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建筑材料的使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也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对周围环境的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还可以实现对零部件的质量控制,减少噪声污染的产生,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3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3.1预制墙板的吊装
        在对预制墙板进行吊装之前,需要先准备相关设备,比如,斜撑设备、斜撑固定件、高度调节铁件等等。在施工过程中,要将楼层的结构标高在墙板内侧进行标注,从而能够准确将墙板吊装到标高位置。在吊装到标定位置后,需要及时利用斜撑设备在墙板和楼板之间固定上预埋铁件,并利用高度调节铁件进行预制墙板高度的调整,保证满足设计规范。在安装预制墙板的过程中,要将墙体顶部的钢筋插入上层墙体底部的套管中,在对套管进行混凝土浇筑,这样就能保证上下墙体钢筋的有效连接,为了避免有多余的混凝土对墙板造成污染,需要采用40mm宽度的、具有弹性的XPE条专用胶带进行粘贴,通常粘贴在外墙夹板保温板上,在粘贴的过程中要保证橡塑棉条顺直粘贴,而且厚度需要大于墙缝,保证不漏出混凝土材料。
        3.2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模板支撑体系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模板体系(简称模板)是由面板、支架和连接件三部分组成的体系。

预制房屋混凝土结构施工模板体系略有不同,部分预制构件(如预制叠合板、预制外墙模PCF等)自身可代替面板,因此,预制房屋混凝土结构体系的模板体系以支架+连接件(支撑体系)为主。预制房屋混凝土结构体系中,预制构件通常有PC墙、柱、楼板、梁、阳台、楼梯等,设计中依据要求进行组合实施形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预制房屋混凝土结构支撑体系主要由预制混凝土竖向构件(预制墙、柱)和现浇混凝土竖向构件(现浇墙、柱及连接区域)的支撑技术、预制混凝土水平构件(叠合梁、板)和现浇梁板等支撑技术组成。其中预制水平构件(叠合梁、板)的模板支撑技术是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模板支撑体系的主要组成。预制房屋混凝土结构中各类预制构件支撑,通常可按构件种类来进行划分。
        3.3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在完成预制构件施工和验收之后,需要对其进行防水施工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外墙管道、预埋件等需要在开展防水施工之前安装完成。对于预制外墙板来说,粘贴止水条应该严格按照以下规定进行:①在预制构件吊装之前完成止水条的粘贴;②在粘贴止水条之前,要保证粘贴区域的清洁,而且粘贴面应该处于干燥状态;③采用专用的粘接剂对止水条进行粘贴,保证止水条和预制墙板之间的紧密性;④在进行预制外墙板吊装之前,对止水条的质量再次进行确认。另外,在吊装预制墙板的过程中,还需要利用高压空气对墙板接缝位置进行打胶处理,保证基底层和空间的抢劫,避免有水流入墙体内。在完成施工后,需要对墙体进行淋水验收,确认未出现渗漏情况后进行盖板密封。
        3.4独立钢支柱支撑体系
        独立钢支柱支撑体系的问题主要在于应用面较窄和整体稳定性的计算不明确。由于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体系的不同,建筑结构的预制率和装配率不同,建筑中应用的装配式构件组合也不相同。其独立钢支柱支撑并不能针对所有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特别是预制率低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仅采用叠合水平构件(预制板、梁)和预制楼梯、阳台,采用独立钢支柱支撑体系,整体稳定性更难以保障。同时,在上海装配整体混凝土结构中,现浇楼板多,不适合应用独立钢支柱支撑。现阶段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并无针对性用于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叠合构件施工的独立钢支柱支撑设计规范,虽然部分地方规范中有相应的标准,在其他地方进行计算时只可作参考,不能作为编制依据。独立钢支柱支撑体系对于垂直支架的承载力、刚度计算均有比较清晰明确的计算方法,但在规范要求的确保支撑体系的稳定性方面,尚无完整的设计要求。
        结语
        现阶段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发展越来越快,在真正的施工过程中,要把握施工的技术要点,结合相关工艺流程和标准,保证预制构件的吊装质量,而且还要进行防水施工处理,保证整体建筑的稳定性。在建筑结构方面,钢结构体系、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等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应用。框架外挂板、装配式剪力墙等结构体系施工技术不断成熟,设计、施工、装修一体化项目比例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综合保温产品,如外墙、屋面、门窗等。同时,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节水雨水收集技术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装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房屋的质量、质量和性能,而且提高了节能减排的整体效果,提高了工程建设技术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文,韩云峰.装配式建筑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25.
        [2]张统华.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8):76-77.
        [3]李滨.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4,26(7):120-121.
        [4]丁洁.装配式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J].江西建材,2015,35(16):21-25.
        [5]顾泰昌.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4(08):48-51.
        [6]赵玉,秦丽荣,张宇航,等.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J].居舍,2019(1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