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房建工程施工规模不断加大。但是,部分房建工程建设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容易产生一系列问题。以砼结构裂缝来说,容易引起平面总体不稳固,从而不能保障房建质量。随着后浇带施工方法的引进,这个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文章对此进行探究,详细阐述了房屋建设中后浇带施工方法的使用对策。
关键词:房屋建设;后浇带;运用对策
因为现代房屋建筑主要以钢筋砼现浇框架为主,如此就极易产生结构变化、收缩、开裂问题,影响房屋结构的美观性,甚至会造成建筑结构质量变差,不能满足用户居住要求。通过采用后浇带施工方法,可以保障砼更为紧密,并且能够让高低不同框架的房屋建筑形成集中的整体,有效处理由于结构变形而形成的房屋建筑沉降,后浇带施工方法对提升房屋建筑建设质量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1、后浇带施工方法的含义
当前,我国大多数房屋建筑因为重视经济效益,在施工加固过程的材料中有掺杂杂质的现象。砼是施工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但是砼也有质量差别,根据密度和体积确定其等级,等级表明其作用强度。通常情况下,强度越大的砼浇筑在房屋建筑中可以更好加固平面。但因为平面既要保障稳固性,还要具有良好的美感与实用性,所以砼浇筑时要确保剪力墙受力均衡,降低荷载引起的施压。所以,许多砼均会经过装配结构来浇筑,但是这一过程,若由于成型时砼未得到合理养护,由于平面内部构造并不会彻底呈现于工作人员面前,砼进入之后过度稀释,收缩状况和不均匀沉降现象非常严峻。所以,需要采用一种高效方法避免砼在结构装配环节产生不均匀现象,而后浇带施工方法就此产生了。
2、房屋建设中后浇带施工方法的应用
后浇带主要涉及后浇温度带、下沉带与收缩带,能够有效处理钢筋砼的收缩变形与差异沉降情况。在房屋主体结构建完后,通过后浇带砼来补齐,填满、抹平裂缝,从而处理结构建设中高层主楼与底层裙房间产生差异沉降的现象。
2.1模板建设
(1)顶板梁模板建设
首先,顶板梁后浇带模板建设,主要选择梳子板把木方龙骨、钢管融合,模板材料重点是竹胶板,在施工过程还应当采取双层钢丝网密封竹胶板,且用钢丝加固,从而提高顶板梁结构的可靠性与高效性;其次,在浇筑以前,还应考量房屋本身的承载性能,能够将后浇带两边的梁板通过悬挑结构建设;再者,施工过程还要注重并解决漏浆情况,一般的处理办法是在砼表面与模板接缝处留下空隙,而且把海绵条填满其中;最后,等浇筑砼强度满足要求后再拆卸模板,且强化顶板梁后续养护。
(2)基础底板模板建设
快易收口网能够有效处理由于砼脱落变形而引起的裂纹。在基础底板模板建设中,将砼与快易收口网相融合,提高砼黏接力[1]。快易收口网搭配传统支架框架应用也能够提高后浇带施工效果,把砼结构承载的负荷下降,提高房建工程安全性。
(3)墙体模板建设
首先,后浇带墙体模板建设,要求做好防渗措施,在施工前应在墙体竖向部位借助快易收口网与钢筋支护进行封堵,由此提高墙体防渗质量;其次,结合墙体状况埋下铁件,经过焊接钢筋不断提高固定效果;最后,采取钢管、竹胶板发挥出临时性支护效果,以便土方回填处置,为后期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4)砼施工
砼施工属于后浇带施工方法中的关键环节,需要严格根据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进行砼后浇带施工。首先,要确定采用伸缩后浇带处理或者沉降后胶带处理;若选择伸缩后浇带处理,就要在施工两边的砼60天后进行技术分析;若选择沉降后浇带处理,就要在浇筑房屋结构顶板砼的14天后进行技术分析,而且要密切注意沉降值,其数值改变在可控范围内才能施工;其次,仔细观察砼浇筑后的状况,若在砼浇筑后产生裂缝情况,就要通过补偿收缩砼来处理,从而保证房屋建筑质量;最后,清除疏松的砼与裂缝形成的浮浆,而且采用砼加固,不断提高房屋总体强度。
2.2钢筋处理
钢筋的后浇带建设能够不断提高房屋总体质量。要选取直径超过16cm的梁筋或是墙柱筋,通过直螺纹形式衔接,有特殊的尺寸要求就必须经过焊接或是搭接的方式提高钢筋强度,尽量提高安全指标。
2.3后浇带养护方法
房屋建设完成后,需要加强后续养护,保障后浇带方法起到最大化效果。首先,清理干净施工过程形成的杂物,在后浇带施工区域创建防护栏。因为各种房屋建筑的结构不同,所以在施工时应按照实际情况建立后浇带,在符合施工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够施工。一般矩形建筑结构后浇带,设置中间距离在30-40米的高度,设立宽度时就要研究房屋建筑与施工现场的环境,宽度设置是70-100cm为宜。保证后浇带施工免收其他施工干扰。其次,在养护时要测量温湿度,后浇温度带大都在60天后处理;而后浇沉降带,因为大多用在高层建筑内,且多和房屋的基础与裙房衔接,在地基沉降结束后,就需进到后浇沉降带浇筑过程。浇筑时间应根据施工成本与施工工艺进行确定[2]。后浇带浇筑也许会受到气候因素的干扰,所以要结合具体的天气状况确定,加强后浇带渗透、防渗强度和砼强度监测,采取多方位的养护手段,能够在很大限度上提高房屋质量。
3、后浇带施工方式的注意要点
后浇带施工方法尽管是第二次检验,就像在原有施工的前提下采取加固措施,但其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仍然需要早期计划和分析。后浇带施工环节会留下一个临时作业缝,这条作业缝直接划分了平面受力的方位,所以需要保障这条缝隙可以真正处理到位。但内部构造并非是简单的猜测出来,在房屋建筑中,其大都是几何图形框架,若要保障这条裂缝划分几何结构,就需要提早进行测量与规划伞状图,把内部构造的作用点和基本形状描绘出来,再找到最好的裂缝部位。另外,要根据砼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由于如果砼结构装配方法应用后并未在分割受力点部位实现热胀冷缩,将会在其他平面框架内部产生裂缝,由此最好的作业缝部位要接近这段平面[3]。因此需要做好早期准备和规划工作。但是,除了分析和绘平面图之外,还应当密切注意后浇带施工材料,在产生作业缝之后,建筑后续就需要将其堵好,因此要准备好模板与支护工具,及时设置模板与支护工具,由此保证砼成型和稳固。另外,还要求搭配和砼相应的骨料,确保原来松动的砼可以厚实,对这些材料进行统计收发,保证其万无一失,可以在施工过程顺利开展任务。
4、结束语
总之,后浇带施工方法是房建工程特别是高层建筑的重要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处理由于沉降与温差造成的裂缝情况,尽量保障房屋质量。施工企业要注重后浇带养护、再次建设工作,高度关注裂缝现象。在使用后浇带施工方法时,应当结合模板建设、钢筋建设与砼建设等不同施工条件及要求,科学采用后浇带方法,而且掌握浇筑时间,由此保证房屋建设质量,从而提高房屋的美观性与延伸房屋的应用周期。
参考文献:
[1]陈正洪,周鹏,王雨竹.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5):59-60.
[2]李杰生.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20(06):4-5.
[3]王滨华.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运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9(1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