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工艺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07期   作者:张兴龙
[导读] 本文针对部分地区的设施与处理方式对国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进行研究,讨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的弊端以及工艺优势,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大致划分。
        摘要: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对于农村生活用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保证农村水资源质量的重要工序。本文针对部分地区的设施与处理方式对国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进行研究,讨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的弊端以及工艺优势,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大致划分。
关键词:生活污水处理?污水工程?农村水资源处理
一、农村污水处理数据调查
        本文收集2018年底至2019年底华北地区及部分南方地区水利工程管理的数据,分析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处理方案,并讨论各个方案类别所获得的成效,对于新工程建设将产生的变革和创新提出建议,以便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的更改,为未来农村水资源保护项目提供参考。截止至2019年底,华北地区开启了污水处理新工程,并实现了将近20万户的农户对生活污水进行合理收集并处理,但每个人区县的方式有所不同;农户污水处理方式一般取决于其地区地形,不同的地理位置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建设的工程也有所不同,部分地区选择纳管方式处理;就地方式处理的工艺较为复杂,选取生物方式处理的工艺作为主导方式;部分地区地理位置较为特殊,需要对纳管处理的方式加以适应测试能否适用,而就地方式处理需要对适应其地理环境,适当改变策略,对方案进行变通处理。生活污水一般为城镇生活用水排放污水与农村生活用水排放污水。从201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可以看到,在三十余重点城市中1062个黑臭水体的1009个被基本消灭黑臭,消灭比率可到95%。政府已开通300个市县的化肥减量增加范例。达到2万余建制村环境的整体治理。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也获得了2018?年联合国地球卫士的称号奖励。新的一年政府将加大对入河、入海排污口的监督治理,加大管理力度,减少塑料垃圾对水的污染及影响,并进行“湾长制”的适用工作。对全国农村地区的集中式水资源排污情况进行整治,对农村水源地的若干问题解决率高达99.9%。全国97.8%地区的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区污水集中处理设备已经安装完成并设置智能监控模式。在农村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前期,因城乡二元结构分化过大,导致我国城乡地区的污水处理效果不同,进度工程量也相差很大。总体来讲,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效果远不如城镇的污水处理,工程上也是如此。上海农村地区虽然对比其他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效果卓越,也远超城镇地区,但距离生活污水处理标准还远远不够,人们意识较为薄弱,对日常的用水排放仍然随意。现在农村生活污水已经是农村水污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拉低农村地区整体水资源质量和水资源效用整体的标准率。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就“水污染的防治”提出建议。在党和国家的规划改革中,建议生态环境部,对城乡污水排放标准做出明确规划,对各类污染源问题进行严格把控,严格遵守行政执法职责;成立水资源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队伍,加大监管力度,保证实施的严格性,坚决维护政府权威,确保环保工作有效进行。

各农村地区、以及管理部门遵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的要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以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与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精神,依照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改善水资源质量为关键,稳中求进、统筹兼顾、综合施策、两手发力、点面结合、求真务实地着手污水排放工程,一步一步踩实,加大监管力度,为水污染的防治打下坚实基础。
二、关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的类别与推进
2.1总体概况  
华北较为发达地区于2007年开始实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2009年扩大工程直到2012年工程逐渐稳定,到2019年底,已经对20余万户农户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总的来讲,累计2012年至2018年统计完成工程的农户数据由3.47万和4.23万户上涨至12.12万,再到2019年趋于平稳的2.54万。
2.2污水处理采用的方式
2.2.1就地处理
就地处理是根据农村当地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而采取的方案,对于其工艺应用情况通过调查了解到:华北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的工艺方式为利用土壤过渡渗滤、通过微生物进行过滤、人工建设湿地过滤,以及双向过滤方式、利用水循环自动过滤方式等工艺。直至2019年年底,双向过滤方式成本较高,应用减少,大多采用用土壤过渡渗滤处理工艺。
2.2.2纳管处理
        纳管处理主要应用于农村近邻城镇市郊地区以及周边区域。在2018年底到2019年底华北地区农村近邻城镇市郊地区以及周边区域生活污水处理采用纳管处理的农户共计为2.36万户。其中华北农村最靠近城区的郊区,完成农村生活污水纳管处理户数占纳管处理农户总数的47.5%;其余区域分别仅为总服务户数的1.47%、3.26%、1.03%、2.54%。
三、总结与建议
        华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可积极采用纳管处理。华北地区地形不一,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因此纳管处理的处理成本较高,很多地区并未普及该方式,然而该方式虽然成本昂贵,但处理方式效益较大,方便管理,性能较好较为稳定,处理效果也十分显著,适合长时间发展,从长远上来看,是适合战略性发展的处理方式,能够确保使用的区域生活污水得到稳定处理。由此可见,农村近邻城镇市郊地区以及周边区域的排水管网,如果达到管网标准的接入要求,可以预先考虑将生活污水接入市政排水管网,与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归为同一系统进行处理。变通方案,对于部分特殊构造的地理地貌可因地制宜,选取或设计较为合适的处理工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不仅应该计算工程成本问题以及地理环境问题,还应该对工程工艺质量、性能以及稳定性、管理问题做出评估,并为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规划,不仅要做到合理排放污水,还要确认出水情况稳定性、出水质量是否合乎国家标准数值等。
四、结束语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方式还在不断更新,相对而言采用更加合适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对需要做出保护区域的农村同流水资源进行合理划分,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时多采取双向型处理工艺,即自然与人工方式相互结合,做到环保与应用同步,来保证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地消除污染物,让农村水资源污染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周玮,缪佳辉,孟娜.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研究进展[J].农业与技术,2020(02)
[2]刘欢,赵晓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及处理效果[J].化工管理,20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