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徐露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07期   作者:徐露 李姝蓉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BIM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迅速,BIM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已然得到进一步推广。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的水平和设计方式,进一步使装配式建筑更加符合生产的规定。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这一政策下,其能够改变传统建筑业的建筑模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能源。随着BIM发展的过程中仍有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改善,因此需建设行业的先锋们不断探索和努力。鉴于此,文章简要结合BIM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应用相关方面展开阐述。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装配式与传统建筑业相比具有多方面优点。装配式建筑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施工时间短等优点,装配式建筑比传统的现浇式建筑设计更系统,安装更专业。因此,二者在设计、预制构件的生产和建筑过程中具有很大不同。将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中,能够将装配式建筑在设计、生产到施工的先进处,更好地发挥出来,使社会各行业更好的接受装配式建筑,扩大装配式建筑的影响。BIM技术作为构建和应用建筑信息模型的数字信息技术,尤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效果尤为显著。
        2预制装配式建筑概述分析
预制装配式建筑为新型建筑,采用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及可持续技术,选用绿色环保材料进行建筑构件生产与安装,符合我国住宅产业化及节能减排的相关要求,有效解决建筑内部空间分化不灵活的问题。与传统建筑形式比较而言,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质量较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只需将工程预制好的额建筑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按照相关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及施工即可。为了提升建筑主体的安全性能以及使用功能要求,需保证预制装配式构件具有较好的弹性工作状态,且各个构件的浇筑连接更为紧密,不易出现严重的裂缝等病害或损伤,所以需要加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从而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性,确保建筑工程建设质量。
        3 BIM装配式建筑重要性分析
        3.1 BIM技术使管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传统的信息传递的方式多是利用纸质工具进行记载,使得项目信息的传达有许多的不便和障碍,易产生“信息孤岛”的现象。传统二维图纸难以将装备式建筑精确的配件图幅准确的传递,传统图纸由于且需要需要纸张多查找困难、表达不直观等问题会影响建筑项目的进程。而BIM构建的数字化模型能够直观的将内容进行表达,提供直观的数据材料,避免在生产中因数据的不明确出现质量问题,进一步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管理效率。
        3.2进一步使得质量得到保障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时,进行实时检验,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施工时,每一件原料都有自己的二维码与之对应或者通过传感器进行施工记录。当发生质量问题时,对问题的源头进行追踪让每一步骤都更加明晰,让产品更加智能化。
        3.3实现实时质量管理
应用BIM模型时,管理人员在现场实时的进行监控和记录。在网络大环境下实时反应BIM模型中,其他部门的管理人员则通过网络对现场的生产进行查看,做到对整个BIM应用过程的有效控制,防止影响后续工作,提高了效率。在一定的程度上节省了人力和资源,让整个过程变得可控制。
        4 BIM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4.1优化整体施工设计
任何工程在施工前均需要进行施工设计,预制装配式建筑亦是如此,且其对前期设计的要求更高。

传统的建筑设计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不会对整体建设效果有太大的影响,然而该建筑却需要整个设计呈现出完善性、合理性以及科学性,误差必须被控制在标准范围内。BIM
模拟功能、可视化功能能够帮助设计人员更清晰的看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其他技术的结合应用来进行设计优化工作。如建模后,其实现各个预制构件之间的模拟安装,此时即使是再微小的漏洞都可以被发现,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板与板之间的连接方式。
        4.2施工模拟应用
在实际施工前,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模拟,根据模拟中出现的矛盾,进行施工方案修正,同时,对施工员进行模拟视频展示,使其把握施工细节、重点。在方案修正上,如构件吊装部分,根据初始施工方案,建立模型,将各构件的吊装顺序、吊装位置、连接节点等输入到模型中进行吊装过程模拟,对构件吊装时每个步骤进行局部细化模拟仿真,推测实际构件吊装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从而修正起重机行驶路线、塔吊布置位置,优化构件吊装方案,使构件吊装过程更加合理、有序。
在细节展示上,由于施工过程一般由施工员对照二维平面施工图纸指示建筑工人进行施工,二维平面图纸并不能直观地表达出施工工序、细节,通过BIM技术,得到施工模拟视频。在模拟视频中,将施工重难点进行标注,有利于提高施工员对关键部位施工的认识,明白注意事项,了解施工工序,从而确保实际施工顺利进行。在模拟过程中,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避免实际工程中由于施工进度安排得不合理导致各部门、专业、工序配合混乱情况。
        4.3场布管理应用
预制装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材料的管控,设置合理的堆放空间,对构件运输线路进行合理规划,有效保护设备与材料。同时,因建筑工程各施工环节是紧密相关的,所以需严格各施工环节,保证施工作业的连续性。要严格控制现场材料的堆放量,为构件安装提供充足的空间。一般情况下,PC构件的堆放量需保持在1~1.5层左右。为此,在构件入场前需对现场材料的存放情况进行调查,控制现场材料数量,采用BIM技术建立现场模型,对编制的施工计划和现场施工信息等进行深入分析。
        4.4在现场施工中的应用
施工现场是在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较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因为其往往会涉及多个方面,如人员、技术、设备与机械、材料等,为了能够保证现场施工质量,需要应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该建筑对节点连接具有较高的要求,任何一个微小的误差均有可能导致整个结构出现偏移现象,或是无法进行定位,BIM技术能够将相关区域进行放大,找到问题所在,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材料管理方面该技术能够发挥良好作用,无论是材料选购时的信息收集,还是对施工设计的分析,亦或是现场材料的管理能够高效完成,减少因用量差异而带来的问题。
        4.5节点技术交底
装配式建筑的节点构造复杂,存在多种节点构造方式,同时,对节点性能的高度要求也造成了实际节点施工的复杂性。针对构件节点连接,利用BIM进行3D模拟,在各类节点施工前对节点施工细节进行展示,将节点施工的工序以及重点依据3D模型进行详细讲解,确保实际节点施工的顺利进行。
        5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关于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运用方面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管理中加入BIM技术,能够大量减少资金的投入,且对工程的实施进度及质量作出保证,对出现的问题做到合理的处理,进一步促进工程质量的合理管控。
        参考文献:
[1]周依滨.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4):240-241.
[2]何天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14.
[3]郭志勇,游成林.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项目场地平面布置中的应用[J].绿色建筑,2017(1):20-21.
基金项目:2019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般项目,项目名称:基于Revit的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板参数化模型库,项目编号:201912054002Y。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