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期   作者: 杨静
[导读] 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为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平台
        摘要: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为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平台,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地理信息大数据能够帮助国土空间规划实现高效工作。地理信息大数据具有快速获取,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共享方面的优势,能够进一步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更好的统筹国土资源,提升国土资源利用率。本文主要针对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地理信息大数据;国土空间规划;应用
         想要提升国土资源合理利用率就要进行较为科学的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能够加速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并为其奠定基础,国土空间规划还关系到了城市基础建设以及产业发展,成为了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目前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地理信息大数据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水平,为国家资源合理规划提供了便捷。
         1.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属于规模较大的数据集合,大数据能够在数据获取,管理以及分析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相比传统数据库软件,大数据能力范围较广,数据规模较大,流转速度较快,数据种类较为丰富。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涉及到了大众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因此这时就需要结合城市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和城市区条件等因素更好的预测城市空间发展以及环境容量。传统城市空间规划方式仅仅停留在小范围区域规划方面,无法扩大规划研究范围,而大数据则改变了这一情况,能够借助结构化数据实现城市空间内部的长期跟踪,并通过不同的标签了解城市不同空间内部的发展特点。
         2.地理信息大数据清洗与平台搭建
         在一般情况下,地理信息数据较为规范,数据呈几何精确性,地理信息大数据的采集方式较为多样且灵活,可以由传感器,个体行为或是网络行为等进行地理信息采集,这种采集方式具有实时性和覆盖性。信息数据内容涉及到了多个方面,其中包含了环境政务,大众生活信息以及社会动态地理信息。大数据内部的数据量庞大,其位置较为精确,数据来源渠道多样,同时地理信息大数据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因此想要提升地理信息大数据内部可用信息的筛选与读取就需要建立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能够将大量信息数据存储并管理,提升数据稳定性。在构建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的时候,可以对地理信息大数据进行分类并存储,建立数据查询系统,有效查询数据信息降低重复建设。另外,还应该建立同步机制更好的更新不同区域内部的热点数据,使信息大数据能和数据库保持同步。地理信息大数据中绝大部分都是非结构性的,传统数据清洗手段无法提升地理信息大数据的清洗效率,因此在地理信息大数据清洗过程中可以基于空间关系,借助距离角度以及位置数量之间的特点进行清洗。以统计学手段和分类手段实现合理的信息大数据清洗,大数据清洗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找到数据内部存在的规律,并提升清洗手段的科学性。
         3.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3.1提供实时数据
         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时刻都在产生海量的信息数据,所以应该按照有效的清洗方法对数据进行清洗,并基于实时数据获得不同事物的发展规律及特点,更好的丰富数据库内容。一些大数据资源可以对事务本身进行验证,尤其是在评价国土空间规划以及资源承载力的时候能够基于大数据来了解不同区域内部发生的事务,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预判。综合评价可以为权重选择提供借鉴,同时综合评价也属于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措施。国土空间规划的时候地理信息大数据可以较为直观的将区域按照依据进行划分,一些出行大数据可以为住宅区域提供划分依据,而交通数据可以为基础设施提供依据,灯光数据可以为区域内部灯光配比提供划分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在大数据支撑下能够提升空间规划科学性和合理性。


         3.2提供空间性数据资源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较为直观的规划形式,而地理信息大数据可以对规划条件进行完善,使规划目标能够更加明显的表达出来。地理信息数据具有强大的可视化表达能力,能够以三维视图可视化方式为基础,有效解决国土空间规划中存在的不合理表达方式。国土空间规划的规划对象属于城市内部的各个区域,而地理信息大数据内部包含了区域较为精确的信息。精准的区域信息和高程信息能够使空间划分效率提升,并合理优化城市内部建设。地理信息数据中的空间数据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质和经济性质,一些离散的数据资源可以借助地理信息大数据平台实施接入,而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以规模为基础实现平衡发展,在这时可以通过调整空间位置优化城市内部的空间不足。地理信息大数据可以为提供空间位置的准确信息,比如一些交通运行轨迹,人员具体情况,建筑物覆盖范围等等,从而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源[1]。
         3.3扩大公众参与范围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以预约的方式在城市空间内部进行需求协调,这样不但能够使各个群体利益得到保障,同时也能够使社会大众利益得到保证。共同参与能够使社会了解公共属性,目前我国公众参与机制不够合理,公众参与被局限在规划示范等主要环节内部,而公共的反馈意见传播渠道不多,无法有效实现公众参与也降低了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与积极性。另外,相关国土空间规划部门无法了解公众真实想法,阻碍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交互效率。在这时会使一些新出台的规划政策无法得到大众的认可,降低大众满意指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借助目前一些网络平台为公众和政府之间搭建信息桥梁,这时政府部门就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来公开空间规划信息,使公众能够发挥其知情权,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中收集公众想法,并落实到空间规划中去,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的合理性[2]。
         3.4优化空间配置
         国土空间规划中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重点是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这也属于城市空间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活动空间能够提升城市观感,效果以及公众生活质量。目前使用地理信息大数据来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分析,可以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相应的规划参考,进一步提升城市内部公共空间的规划观感以及活力,为群众营造舒适的城市环境,提升群众的居住满意度。合理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会关系到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文化,医疗,教育,体育等等。地理信息大数据通过对城市内部公共空间布局进行研究和分析,能够收集居民诉求,了解城市公共空间特点,从而推动国土空间规划质量的提升,为群众建造交通便捷,服务设施完善,商业结构充足的公共空间。现阶段,利用地理信息大数据资源对公共空间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的方式较为多样,不但可以以地理信息大数据为基础整合空间内部数据,还可以通过模型构建来分析城市内部公共区域的联动性以及混合程度,借助公共空间供给和城市居民诉求之间的联系对公共空间布局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公共空间内部存在的潜在问题,提出有效的城市空间规划策略[3]。
         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能够带动我国各个行业不断转型与升级,同时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基于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更好的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细化国土空间规划内的各个部分,从而建立较为合理的大数据平台,提高国土资源利用率以及国土空间布局合理性,为国家城市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潘俊钳, 马星. 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应用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 经纬天地, 2019(2):31-33.
         [2]王涛涛, 刘龙威, 崔秉良. 基于多源地理信息大数据的图斑自动分类技术在城镇村国土调查中的应用[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9(6).219-220.
         [3]余磊. 浅析地理信息与位置大数据在地图编制中的应用[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12).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