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路基工程的试验检测方法新探郑应松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6卷3月7期   作者:郑应松
[导读]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为建设道路与桥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道路桥梁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施工过程具有面积大、周期长、质量要求高、工艺复杂等特点。同时,其使用寿命和质量性能还会受到自然因素、环境因素、施工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道路桥梁路基进行外观、内部结构、压实度、密度、材料等进行检测,以确保道路桥梁的安全性。本文就道路桥梁路基工程的试验检测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道路桥梁;路基工程;试验检测
        引言
        开展道路桥梁路基工程的试验检测,应用各类先进的技术,不仅能够保证检测的效果,还能够提高试验检测效率。为达到上述效果,在试验检测中,要合理编制检测方案,组织试验检测,做好严格的把控,保证试验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1.对道路桥梁的无损检测方法的特点进行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道路桥梁的试验方法中主要以无损检测技术为主,其中无损检测技术也得到全面的进步和发展,该技术相比于其他的技术来说存在一定的先进性,给道路桥梁检测的技术提供多样的选择。该技术的主要优势表现在:不会破坏被检测的构件,也不会影响被检测的正常使用,进行检测也比较得方便和便利,节约了有关技术人员的时间,提高了整体的效率,实现该技术的全面突破,另外,他也可以准确得检测出破坏试验所不能得到的信息,他可以很好地检测出道路桥梁混凝土内部的空洞,是否存在内部比较疏松,开裂以及化学腐蚀等现象,并且无损检测方法还可以对构件的内外部进行整体的检测,比较适用于一些新建工程的检测以及那么既有结构物的检测,另外,由于其性能和特征的原因,无损检测方法需要对构件进行连续的测试,为最终的检测数据提供保障,确保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确保整个道路桥梁工程的安全性。
        2.道路桥梁路基工程试验检测方法
        2.1探地雷达法
        探地雷达在路基工程试验检测中应用十分广泛,检测活动中也逐渐受到重视与关注。此外,在高填方路基等较为复杂地段,探地雷达也满足试验检测工作需要。具体的试验检测工作中,需要将探地雷达置于道路桥梁路基工程施工现场,根据电磁波反射程度来判定路基深度。研究和分析过程中,如果发现一组波存在紊乱现象,或者探测到类似抛物线形态时,就可以判定该路基工程施工存在异常现象,通常存在空洞或回填不实等质量缺陷。检测公路桥梁路基压实度时,探地雷达难以给出精确的数据,不能有效判定路基压实度基本情况。而是在探地雷达支持下,仅能对路基疏密程度进行描述。为弥补这些不足,今后有必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探地雷达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其在路基压实度检测中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
        2.2地基系数试验检测法
        在实际的道路桥梁路基工程试验检测中,地基系数检测法能够对路基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测,且这类检测方式具有较强的抗力,能够直观地将路基的刚度和路基的承受能力描述出来。在具体的检测中,地基系数检测法的开展需要以机械配合的反作用力为前提,这就导致在施工现场的使用中需要较大的空间,只适用于空间较大的路基检测,针对一些过渡地段、测试原件周边不太适用,在不同的时间段检测到的数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导致最终的检测结果存在误差。
        2.3灌砂浆检测法
        开展路基工程压实度试验检测作业时,灌砂法较为常用。利用此方法,对路基工程施工现场的各类材料,比如砂石和砾土等,开展密实度检测。利用均匀砂,通过自由降落,使其进入到试洞内,测量试洞容积,开展密实度测量,获得检测数据。应用效果:利用此方法,开展孔隙率检测,具有准确性和快速性等特点。

方法应用要点:(1)准备一定量的砂石;(2)做好检测速度与质量的把控;(3)试样粒径要<6cm;(4)测定密度层要控制在15~20cm范围内。
        2.4动态载荷试验检测方法
        由于高速公路、桥梁道路上动态载荷产生的冲击力对路基的影响更为明显。所以,用动态载荷试验方法检测道路桥梁路基工程是科学合理的方式。动态载荷实验检测方式是高速公路和桥梁路基建设工程的一种重要检测方式,其操作方式是使用固定质量的重锤在固定的高度做出自由落体动作,用来模拟汽车或其他交通工具在运行期间对路面所产生的冲击力,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测试路面的垂直变形数值。这样就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得到路面的动态载荷实验模型,可以有效的提供现场施工质量的数据支持。
        2.5落锤试验检测法
        落锤质量检测法又称之为动态荷载试验检测法,主要是在一定高度上让落锤自由落下,在承载板、阻力装置的作用下,对路基进行瞬间性的冲击,使路基出现沉陷情况。在测试过程中需要进行车辆模拟行驶试验中,在车辆行驶模拟中所产生的动态荷载力会冲击路基,同时测量路基垂直变形的数据,计算出路基的动态荷载效应。在实际的应用中,落锤实验法的适用范围比较广,包括狭窄的路基、路桥过渡段、边坡等地形条件下,落锤实验法的测试速度比较快,通常情况下单点检测只需要在30min的范围内完成,且检测的时候操作比较简单,整个检测过程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
        2.6地基系数检测方法
        地基系数检测法是传统实用性最高的检查方法之一,这种检测方法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已经被美国所提出。该检测方法使用英文字母K来表示压实系数,运用N来表示工程孔隙率,Dr来表示相对密度。在上世纪80年代,很多国家开始将强度指标和变形指标也作为路基填土质量的重要参考参数,这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抗力检测法。其中各个国家的标准也是不同的,以美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大量使用静态变形模量ev2标准,而对于日本这种地震频发的国家则使用地基系数K30标准,可以说采用强度和变形系数用来作为控制指标,是路基质量标准的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能够尽量减少参数的不稳定状态减少了大自然对于参数的影响。K30地基系数是表示土地表面在受到平面压力的作用下可压缩性的大小,其操作方法是使用一定直径的刚性承载板进行静压平板载荷,这样就能够得到一定面积之下一次加载测得的力度,以及所对应的载荷数值。并且在实际的道路桥梁陆基测试中影响K30参数实验结果的因素会更多,例如不同地区空气中的水分含量是完全不同的,而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则是造成K30测试结果出现误差的主要因素。而每一个时间点空气中的水分含量都是不同的,所以说K30测试结果是具有一定时效性的。如果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常常使用湿作业方式或者在空气水分含量较多的地区施工路基压实系数越高则代表着路基质量越好,其表面的高度就越大K30测试结果较高,可是路基中的水分会随着季节或天气的变化而变化,路基中的水分蒸发程度不同则其中的水分含量就会有差异,在以往的操作经验告诉我们,当路基完成后在路基水分含量较大的时候,K30测试结果就小,含水量小时K30测试就高。但迄今没有办法人为的去把控路基中的水分含量,所以这对检测结果也会造成一定的偏差,所以在进行现场测试过程中,应当尽可能消除参考土体样本的水分含量变化的影响。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道路桥梁路基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在该道路桥梁路基工程的制度也日趋完善,需要有关人员提高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并对该技术进行创新,提高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双龙.道路桥梁路基工程的试验检测方法及其特征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3):259-260.
        [2]张玉荣,卢世衡.道路桥梁路基工程的试验检测方法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01):259-260.
        [3]虞汉强.道路桥梁路基工程的试验检测方法及其特征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4(32):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