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运用李永玲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6卷3月7期   作者:1李永玲 2贾慧迎
[导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衍生的智能技术也逐渐成熟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衍生的智能技术也逐渐成熟。其显著特点是取代了人类复杂的脑力劳动,降低了人类劳动的繁重程度,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进而确定后续行动,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准确、及时响应,在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提高控制精度、减少人力、节约成本等方面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工程;智能化运用
        导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不断进步的趋势,使得电气工程自动化相关技术也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传统的电力系统电气工程中,控制系统主要依靠电气连接线来实现自动控制,但这种方式的线路安装和维护步骤比较繁琐,且对系统电气设备的损坏比较大,缺乏质量保证。但是,智能技术的引入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自动控制方法的不足,并能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水平,从而引领电力系统和电力行业实现更长远的发展。本文探讨了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以期促进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
        1智能化技术概述
        在现代电气工程领域,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对促进电力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智能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智能控制策略。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使控制系统具有高度的智能化,能够摆脱对手动操作的依赖,进而独立完成高难度、高风险系数的工作。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传统的电气控制手段相比,智能技术本身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其实现理论包含多个学科,综合性较强。一般情况下,在正式运行前,将对应用模式进行详细设计,并进行试运行实验,以确保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电气工程自动化操作越来越普及,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它不仅起到了减轻人力物力负担的作用,而且降低了项目的预算支出,对项目效益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2电力系统智能技术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设计理念
        2.1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属性
        电气工程自动化涉及多个领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例如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机电一体化等。智能技术中采用了电气小到开关的设计,大到飞机和船舶。它的设计理念充满了现代工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智能自动化属于信息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
        它是时代发展的主流。在当今具有科技属性的社会环境中,智能自动化的发展也是大势所趋。智能自动化的特点是模式和思想。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加快工程自动化的步伐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智能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2.2智能化设计的方式
        一是智能远程监控的设计思想,能够有效地对实现系统进行自动化管理。它可以提高发电效率,方便远程操作。例如,市场上的空调开关和空调都具有连接局域网的功能。在手机上下载相关的控制应用程序,可以远程开启空调,这是遥控器无法控制的。智能自动化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在提高性能的同时,也实现了数据安全;二是集中监控的设计理念,即智能自动化的集中控制和管理。系统数据采集采用处理器,便于管理和操作。
        2.3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开关量的自动控制、实时动态采集、模拟量的记录和基系统的生成。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保护和控制功能。在整个自动化过程中,为防止控制终端由于采集大量图像而占用大量的资源空间,应充分考虑电气自动化终端控制的性能和软件系统的要求。路由器和交换机可以通过鼠标或键盘隔离。自动调节磁电流,修改设定和参数,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提高电气控制的有效性,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生产报表,提高准确性。电气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神经网络控制、模糊控制和专家系统控制。为了保证电气控制的精度,采用模糊控制器代替传统的速度控制器。


        3具体应用
        3.1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在电力自动化应用于国家电力控制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将其应用分为两个系统来实现:(1)实现电气动态参数的辨识,研究方法为定点电流,方向为控制方向。(2)为了辨识系统参数,研究方法是转子转速。通过控制理论与控制理论的有机结合,实现智能控制。它的主要特点是“非线性”。神经网络的形成有多种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都是复杂的,能够进行有效的数据计算,从而达到信息处理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的理解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它能更有效地进行组织学习,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它在电力系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发展意义。同时,还可以实现更有效的电气传动,实现系统诊断的准确性,提高决策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监控生产环境。
        3.2智能控制
        该技术一般分为线性优化和专家系统两个方向。其中,在电力系统的发展中,线性优化在电力自动化管理中更为普遍。相对而言,这项技术有更大的完善性。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输电质量,同时也使其输电距离更长。在当前的发展中,这项技术需要不断的提升。用这种方法代替传统的励磁过程,可以产生更高质量的电能,同时可以大大避免生产中的风险,实现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当实现电力系统的运行时,就有可能出现问题。通过专家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故障不大,可以实现自动处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故障。在应用过程中,可以使问题的反馈更加及时,实现问题的快速解决,大大避免了问题的进一步扩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在自动化的发展中,利用该系统可以及时解决运行中的问题,避免了线路瘫痪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3.3模糊逻辑
        在自动控制的实现中,通过建立模糊模型可以实现更严格的电气控制,这就是模糊定理。由于系统的简单性,它通常在家庭用电中有较大的应用。在用电过程中,冰箱等电气设备的开发实现了系统的应用。有了这项技术,操作过程可以更加科学。特别是在系统故障诊断的实现中,该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如果故障机理不够清晰,其数学模型的建立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利用该技术可以实现对相关技术的深入分析,进而实现故障点的确定。在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将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可以使故障测量更加准确,同时提高了故障点查询的效率。实现了模糊故障诊断,保证了诊断结果的可靠性,并根据诊断结果快速排除故障。
        结束语
        智能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为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充分参考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和企业的发展特点,如何更好地将智能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是当前电力企业智能化工作的重点。合理有效地运用智能技术,可以更好地提高电力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应用率,提高电力企业的发展竞争力,保证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莫家宁.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机电信息,2018(06):102-103.
        [2]闫书畅.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8(27):96.
        [3]吴飞.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6):117.
        [4]郭科伟.电气工程自动化背景下智能化技术应用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6):19.
        [5]王冬雪,王昌权,廉胜奎.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3):36.
        [6]湛宇.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5(5):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