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窃电现象在个别地区仍然非常普遍和严重,尤其是个别用电大户都存在各种形式的窃电行为,这给电力系统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发窃电一直以来是电力企业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如何有效做好反窃电检查工作,预防窃电、盗电等不法行为的发生已经成为当前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窃电行为的特点有窃电主体复杂化,窃电技术逐渐隐蔽,窃电行为职业化,窃电数值日益增加等,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利用电力营销大数据技术,提高反窃电检查工作的质量水平。
【关键词】电力营销;大数据;反窃电检查;应用
一、目前供电企业反窃电检查中的问题分析
1.1由于反窃电技术存在漏洞
对于电力而言,是作为虚拟的商品,和常规的实质性产品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实质性商品是可以根据统计和监控等进行相应的管理,但是虚拟商品在管理的过程中难度会很大,只可以通过用电量的统计方式进行达标,同时一些常规的检测设备无法可以将窃电的数量准确反映出来,这样也为窃电人员提供一定的便利。因此这些人员为了减少电表上的使用量数值,开始采用各种方法进行窃电,导致电力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害,在用户的用电量和企业所提供的电量差异值比较大的情况下,供电企业会将一些老化或者是过度使用所导致损害作为其差异值过大的原因,但是供电企业并不能准确的判断出线路损坏的电量直,这样也是导致窃电违法人员猖獗的重要原因之一。
1.2由于反窃电检查的管理并不完善
在供电企业中,因为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并没有对窃电检查的工作引起足够重视,直接导致企业自身的反窃电措施存在一定的缺失,在管理中也会存在越来越多的问题。此外因为管理人员自身缺少监督管理力度和基础设备并不是很完善,管理人员自身的责任心存在一定的不足等问题的出现,都将会导致供电企业的反窃电管理效果不理想,与此同时也将会增加电力系统的不安全,对电力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在电力企业中,必须要对反窃电技术管理进行完善,严格的执行管理制度,保证反窃电技术可以得到有效落实。
二、反窃电检查中电力营销大数据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一)我国反窃电检查工作的现状
我国电力系统复杂,形式多样,大部分地区的反窃电检查工作存在诸多不完善因素,难以实现对用户的窃电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从而对偷电漏电风险损失控制效果不明显。为解决传统窃电检查模式下,人員支出大、人为干预、发现不及时等问题,电力企业先后研发出智能电表等设备,通过自动化读取及远程传输等技术,将用户的用电量信息远程传送至电力公司核算系统,再由人工进行监控,将用电信息反馈给用户。此方法极大的节省了传统抄表模式的人力支出,解决了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但用电单位或个人想要通过不法手段偷电漏电,其工序并不复杂,同样会给电气企业带来损失,因此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二)应用电力营销大数据开展反窃电检查的必要性分析
1.符合电力营销体系建设要求
在电力营销体系的大环境下,需要做到各个业务环节的集约化,反窃电检查也不例外,应用营销大数据推动反窃电检查工作,有利于电力营销体系发展提升。通过大数据形势下的反窃电检查,逐步取代传统窃电检查工作,以满足电力企业的市场发展需求,建立起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模式。
2.促进反窃电检查工作方式的转变
电力企业工作方式在大数据背景下向集约化发展,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支出,电力工作者不必再随时随地的开展检查工作,也无须于用户有过多的接触引发矛盾,只需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线下走访,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了解用户使用情况及诉求。大数据形势下,反窃电检查工作效率及质量得到极大提升,电力工作者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提升用户体验工作中,为用户提供及时高效的用电支持,维护电力系统稳定性。电力公司业务由以电能为交易“货物”转变为提供给用户更好的服务和用电体验。
3.电力抄表核算智能化解决了传统抄表业务的弊端
传统反窃电检查存在以下几点弊端:(1)需要大量的人力支出,增加电力公司运营成本;(2)检查工作过易出现疏漏且难以发现用户偷电行为;(3)反窃电检查,存在人员干预行为,难以控制和问责;(4)抄表人员的安全难以保障。应用大数据手段能够良好的解决现有问题,同时节省反窃电检查环节支出,提升检查效益,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反窃电检查中电力营销大数据的应用策略
(一)做好电力营销大数据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建设大数据信息平台,平台对数据执行收集、整理、分析、存储等操作,这些操作都需要优质的硬件支撑,包括收集、分析所用到的计算机及服务器,信息存储所需的本地存储介质和连接的云端存储服务等等,做好平台基础硬件的采购及架设,为大数据反窃电检查打好硬件基础。
其次是要招募、培养、储备好大数据领域人才,初期做好人才招募工作,确保满足大数据分析及应用要求;工作期间做好人才培训工作,执行动态技术、理念更新,同时做好考核;当今时代缺乏人才,大数据领域更是如此,因此要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提升员工的企业忠诚度,才能在当前环境下做到长远发展。
最后要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的数量成爆炸式增长,信息的价值也在不断提升,大数据的共享性要求企业在实现信息共享的情况下,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因此要建立起防护系统、方案以及应急对策,全方位避免因信息泄露造成的损失。
(二)应用营销大数据促进反窃电检查水平提升
1.执行电量数据分类
前文说到,应用营销大数据手段能够提升反窃电检查的效率及准确性,供电企业应以电力系统统计的数据为基础,同时根据用电客户类别进行分类。如分析不同类别线路的用电特点,应用客户用电负荷曲线波动与实际值进行自动化对比,通过对比数据模式及算法中显现出的差异分析运行中的异常现象,从而判断用户是否存在窃电或偷改线路的行为。
对大数据进行分类时,要求数据分析或参数设置人员了解不同供电线路的特征,避免将外部干扰产生的数值波动现象纳为用户窃电行为产生误判。因此要求大数据系统内接入智能化电力设备返回的用电数据,通过专业人员或自动化系统分析用电系统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在确定问题为用户个人因素造成时,要启动监测方案,收集现场证据,启动法律程序,待执法人员取证后切断供电降低损失。在此过程重要保障人员安全。
2.分析用电数据
分析人员可将近期用电信息与过往收集的用电量进行比对,模拟出近期用电走向,从而能够精准计算出该期间内用户用电量的平均值。此外还要计算概率,计算平均电量和标准之间的插值,通过正态分布表达负荷变化规律,计算平均值与标准差内的概率,最后应用评价函数对用电量变化进行判断,从中筛选出用电波动较大的用户,对其加强监管,分析该用户可能存在的窃电行为类型以及窃电动机,甚至可以有监管人员进入用户内部进行检查,同时收集相关证据。
结束语
综上,大数据的普及与应用为各行业发展提供动力,同时为公司客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将营销大数据应用于反窃电监测环境,帮助电力企业充分了解用户用的用电信息,为窃电行为判断提供辅助。要充分做好数据准备及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工作创新,同时保证监管人员安全,以有效降低电力企业损失。
参考文献:
[1]王榕.反窃电检查中电力营销大数据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8,988(33):138-139.
[2]张文宇.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反窃电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392(18):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