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相关问题分析蓝继莫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6卷3月7期   作者:蓝继莫
[导读]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
        摘要: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为减少工程建设地质状况和水文环境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借助有效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可实现对工程建设地地质状况和水文条件的分析与评估,通过各项勘察资料与数据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由于岩土水理性质容易受到地下水变化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工程地质环境,所以要依据水文地质情况,结合工程建设要求和标准,制定多种防范措施加以控制和预防,以期为提升工程的建设质量发挥作用。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相关问题
        引言
        为可以保障国家的经济发展,就需要可以发现更多的能源资源,这就对于工程地质中的勘查技术提出更高的标准,虽然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先进,地质勘查工作也越来越先进。但发展至今,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勘查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地质勘查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为保障地质勘查技术的不断发展,就需要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中的各种勘查问题进行研究谈论,才能进一步引导国家经济的发展。
        1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的必要性
        建设工程的有效开展与高效进行,必须以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和完善的施工方案为基础,而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需建立在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全面勘察与分析评估的基础上,所以工程建设之初要对工程地质状况进行全面详细的勘察。由于水文地质环境较为复杂,且容易因水位发生变化而导致工程地质环境发生改变,将水文地质勘察作为工程地质勘察的重点来抓,可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建立地质环境信息基础,同时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除做好工程地质环境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外,还需根据收集到各种水文勘察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影响到工程地质环境发生变化的因素而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此不断减少各种不利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危害,为不断提升工程建设水平与质量而提供保障,从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进度能够满足工程建设标准。
        2岩土水理的性质
        2.1岩土的水量性质
        在地质情况中,岩土主要具有软化性和透水性。软化性是所有类型的岩土都具有的特点,因此在系统性的评估中,科学家以及施工人员都会用软化系数进行评估,并且不同软化系数的岩土具有不同耐风性,并且其耐水浸的能力也根据软化系数的改变而改变。当然在工程中,岩土经常会因为水的浸透,而使得其力学强度变低,软化性变得更强。透水性,是岩土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其主要是水因为地心引力的作用而穿透岩土的一种过程。岩土的透水性通常是由岩土本身性质和其结构共同决定的,通常情况下,颗粒状越大的岩土,其透水性越好,而较为坚硬的岩石,其透水性不强。因此岩土的透水性经常用渗透率来表示。
        2.2地下水存储方式
        现阶段我们生活中所用的地下水,大部分都是重力水、结合水和毛细管水。重力水其实也被称为是自由水,即可以在地下水层中自由活动的水,这类水也是目前我们生活中所用的重要组成用水。重力水的活动特性非常强,可以在地下结构中自由移动,并且所受到的限制空间非常小。结合水是附着或者与固体结合在一起的地下水形态,这种水的移动特性与重力水相比非常的不灵活,不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结合水也可以作为常规状态下的备用水资源,也是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组成成分。毛细管水是存在于各种地下水层结构中的地下水形态,也是居民所使用的生活用水组成。地下水水层中的水形态基本上以这三种形式存在,并且它们可以在较深区域内长时间存在,和地下水独有的特征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这也是地下水独有的特征之一。


        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相关问题分析
        3.1对基坑开挖造成影响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如果对工程所处地质环境的水文地质条件评估结果存有误差,就不能为基坑开挖设计及施工的进行提供有效依据,在实际施工中未能针对地下水的特性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会导致在基坑开挖环节,大量的地下水渗入到基坑中。此时为了降低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不利影响,就需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排水,不仅会增加整个工程的工作量,同时还会影响施工效率,延缓施工进度,降低施工质量。另外地下水渗入基坑后,水流会侵蚀建筑项目的基础结构,容易埋下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
        3.2地下水水位发生变化
        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若地下水位出现上升或下降的情况,岩土体特性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进而会导致地面出现塌陷或软基的形成。如果地下水位出现上升情况,会使岩土体地质出现软化现象,进而会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时地基会因地下水位的上升而发生隆起或位移现象,导致建筑整体安全程度降低,甚至会出现倾斜和倒塌等重大安全事故。同时地下水位上升还会导致土壤出现粉化和沙化现象,使得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大幅降低,严重威胁到建筑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工程建设中,如果大量的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此时地基会因水位下降使得土壤结构出现压缩现象,工程所处的地基可能会出现不均匀沉降、塌陷或地裂等问题,不仅会降低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会危及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3对地质的影响
        地下水进入到基坑中,如果未做好排水工作,会使地质发生很大的变化,也会带了很多不良地质现象,如流沙、管涌等。而造成这种现象发生主要是因为地下水的浸泡,会使岩土变得更加软化,强度变低而引起的,所以防治地下水的工作对于施工过程有着重大的意义。
        3.4对基坑开挖造成影响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成熟,建筑项目的高度也在提升,为了加固上方建筑的稳定性,需要加深基坑的挖掘深度。因此在实际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对基坑开挖造成的影响程度进行客观评估,如果评估结果出现较大误差,一方面,会耽误建筑项目的推进速度。另一方面,受到地下水渗入的影响,水流会侵蚀建筑项目的基础结构,降低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工作质量。针对此类情况,技术人员首先需要对建筑项目周边环境进行准确考察,并且在完成考察之后,需要构建完善的排水设施,将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及时排出,进而确保基坑在掘进过程中不会受到地下水渗入的干扰,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的施工质量。
        结语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对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借助全面有效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可进一步掌握工程建设地的地质状况、水文条件的实际情况及对工程产生的影响,相关人员可依据勘察结果对地质状况及水文变化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分析和预测,在工程设计及施工中融入相关防范措施来进行有效预防与应对,不仅可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而且可有效降低各种地质问题对工程的危害,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白沙.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分析及处理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4):31-32.
        [2]张丽艳.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与相关方法研究[J].西部资源,2019(5):70-71.
        [3]白沙.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分析及处理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4):31-32.
        [4]张丽艳.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与相关方法研究[J].西部资源,2019(5):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