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器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运行过程中能有效的保证电力工作安全性,整个电力运行阶段的安全可以使用电器自动化技术准确、有效的检测到存在的问题,同时能及时的提醒工作人员解决问题。电气化系统的使用比较专业,然而实际工作电力单位缺乏专业的电器设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还有欠缺,不能将电气自动化系统合理的进行应用。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电力保护系统的调试与检修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保护系统;存在的问题;调试与检修;策略
引言
继电保护装置是为电力系统提供保护功能重要的设备,电力企业应重视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故障检修工作,在调试过程中,根据电力系统实际情况,将装置调整到最佳状态,在故障检修期间,运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检修工作。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检修工作,都需要专业技术并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才能有效提高调试和检修效率,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发挥保护作用。
1、继电保护构造基本原理与要求
1.1基本原理
继电保护装置由信息输入部分、判断部分和输出执行部分组成,应用中通过对电力系统中的异常现象进行检查,并实施信息反馈等相关操作,以此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该装置包含五个单元,即取样单元、比较鉴别单元、处理单元、执行单元以及控制及操作电源,不同单元统一控制整个流程。
1.2要求
继电保护基本需求表现在四方面:第一,可靠性。要求装置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后及时做出反应,并发出警报信号,同时要求装置本身质量符合要求,保证系统结构、设备和元件构造性能良好。第二,选择性。通过对故障进行判断,确定对设备本身或者是其他相关设备、线路进行保护。第三,灵敏度。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后,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具备相应灵敏度,可精准判断存在问题。目前,相关规定已经规定了各类保护装置最小灵敏度,设置中应保证装置值不小于规定值。第四,速动性。要求电力系统线路或相关设备出现故障后,及时发现并切除,保证系统稳定性同时给出反馈信息,将故障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电力保护系统存在的问题
2.1装置元件不可靠
元件是装置基本组成部分,与整体有效运行密切相关,若元件本身出现问题,就易导致部分系统出现功能异常,引发故障问题。常见元件不可靠包括元件腐蚀、生锈和松动、老化、损坏等,而导致出现该问题主要原因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装置生产、运输、调试、制造和后期检查等环节中出现失误。另一方面,装置在长时间运行中出现元件松动和绝缘老化显现,导致故障发生率提升。
2.2工作人员
当下的继电保护系统安全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大,现下使用的继电保护系统对之前的系统而言,各项功能和自动化水平有明显的提升改进,也更加智能化,但是系统的安装、运行管理维护工作还是需要员工进行手动完成,如果工作人员不能根据上级要求或者规定的标准定时定期的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保养检查,机电系统安全还是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3软件
继电保护装置系统中的硬件运行过程以及出现异常立刻切断电路等都是依靠其软件控制操作来完成的,如果软件在设计之处就出现不规范,那么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运行过程中就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造成问题逐渐严重,最终导致整个电力系统停止工作或者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还有就是如果软件在设计过程中复制功能和内存功能没有进行扩展改进,一旦系统进行升级,各项功能不断的改进、增加,软件不能及时的更新和储存需要的数据,就会导致系统存在各种异常,进而严重影响电力运行系统的安全。
3、电力保护系统的调试与检修策略
3.1加强元件质量控制
元件质量控制中,首先,要求采购人员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全面掌握元件采购要求,并可判断各项元件质量。其次,检查设备电缆线连接牢固性和受损程度,判断互感器是否符合国家和企业相关标准。最后,在设备调试阶段,应掌握关键点,并详细记录运行参数,利用对比分析法选择优质元件。
3.2检修策略
继电保护装置检修分为三大类,包括(1)故障检修;(2)定期检修;(3)状态检修。继电装置出现故障时,或者装置无法运转,都需要进行故障检修,由于装置随时可能出现故障,所以故障检修具有无计划、无时间等特点。一旦装置出现故障,技术人员需要马上投入到检修工作中,避免故障长时间影响电力系统正常的运行。定期检修是管理部门制定的检修方案,在方案内会制定检修时间、检修内容等,定期检修主要查看装置的磨损、运行等情况,并根据方案进行检修。一方面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装置处在安全稳定的状态下运行,定期检修具有预防性特点,通过定期检修可有效控制装置检修或者更换的成本。状态检修主要监测和诊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数据,结合状态和数据,制定检修方案。状态检修具有针对性强、节约成本等特点,但是状态检修涉及较多的数据,并且需要技术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检修。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在检修继电保护装置过程中,首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科学合理的检修方法,其次运用科学的检修技术,并严格遵照管理制度进行检修,以此提高检修效率,避免电力企业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继电保护装置在检修期间,主要是由人工进行检修,提高人员的检修水平,需要电力企业加大培训力度,在培训期间介绍检修技术、装置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结合实际操作,增强人员的实践检修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强调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的重要性,针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人员正确的指导,以便在安全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检修,不仅提高检修质量,还能避免电力系统出现安全事故。
3.3提高检修的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1)工作人员应有专业继电保护知识和专业调修技能。那么在工作过程中,就能大大的减少因人员操作失误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实际工作中多于部分重要岗位还是建议电力部门在对工作人员进行逐一测评考核后,再正式投入工作。(2)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为有效解决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新的各类故障,继电保护装置也在不断的进行创新改进,因此就需要按时对该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培训,采用新型的电力设备及先进技术指导工作人员进行实践学习,争取在岗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学会该项技术并都会使用应用的设备。
3.4强化责任意识
一般来说,责任感与工作经验成正比。相关员工的工作经验越丰富,在继电保护装置相关工作中的责任感和专业性就越强。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精神越强,解决突发事件的速度就越快。但目前的趋势是企业平均年龄年轻化,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优点是年轻人比较聪明,不会按计划办事,缺点是经验不足。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理,也就是说,一旦发生突发故障,年轻的技术人员可能无法迅速拿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样当问题发生时,继电保护装置就不能正常工作,这也会给电力公司的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先进的继电系统保护装置能有效的保障电力运行安全,提高电力运行的稳定,所以一定要做好继电保护工作,不断地发展创新系统装置,进而更好的保障电力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慎.浅析电力继电保护故障的检修方法[J].机电信息,2019(35):99+101.
[2]王晓东.电力继电保护调试与故障检修[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12):68-69.
[3]张武洋,王同,苏欣然,汪洋,徐明虎.就地化继电保护运维检修技术研究[J].东北电力技术,2019,40(10):48-50+53.
[4]陈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检修问题解析[J].科技风,2019(06):170.
[5]侯国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常见事故及预防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1):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