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护理探讨顾兰玲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8期   作者:顾兰玲
[导读] 本文针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以及护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
    摘要:目的 本文针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以及护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方法 从2018年9月到2019年九月采集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分成观察组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38例,对照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护理方式,针对两组患者的预防与护理结果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并把取得的数据实时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满意度要显著低于观察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两组患者的结果差异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护理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的护理方式,具备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护理
   
   
    前言: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现象的日益严峻,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的增多,患病人数众多。现如今,针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合理护理已成为医务工作人员着重关注的课题,为了针对疾病进行更好的预防及护理,本文采集我院众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比较,效果非常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9月到2019年九月采集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8例,而7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对照组患者41例,年龄范围为56岁到87岁,这些患者中有脑梗死患者3例,高血压患者21例,冠心病患者9例,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24例,将WHO有关标准当做依据,每一例患者通过诊断都符合糖尿病、脑梗塞、高血压、冠心病的诊断标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护理方式,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展开全面的检查,并告知患者本院的有关规定、各种检查的目的、住院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并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整体考虑患者所患疾病的特点,患者的饮食特征和个性健康需求建立适合的个人护理计划表,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并完善护理计划,患者出院之后,医院会为患者提供一份针对性的饮食、生活起居、康复训练注意事项,并包括随访等计划,其中包括回访时间登记表、康复训练结果明确、了解身体状况等多个方面,并根据计划建立康复指导、患者出院时间及随访时间。医护人员应该针对临床护理方式及时向患者及其陪护人员讲解开展的目的、过程、对治疗疾病发挥的积极意义,并在他们的认同和支持下开展。
    1.3评定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结果比较的评定指标通常包含两方面:即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与患者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其中患者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包含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个人健康的生活习惯,本次共发放76份调查问卷,并且百分百回收。老年心脑血管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模式满意程度的统计采取问卷调查法的方式展开评价,调查问卷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项。总满意度等于非常满意加上满意除以总例数在乘上百分百。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行为形成率采取问卷调查法展开评价,并且分为优秀、良好、差三项。优良率等于优秀加上良好除以总例数乘以百分百。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数据结果比较分析研究表明,观察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7.37%,其中非常满意患者24例、一般满意患者13例,不满意患者1例,而对照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86.84%,其中非常满意患者18例,一般满意患者15例,不满意患者5例,两组的对比结果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所示。

    2.2观察组与对照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行为形成率
    相关数据结果比较分析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行为形成优良率为94.74%,其中优秀的患者29例,良好的患者7例,差的患者2例,而对照组患者的健康行为优良率为84.24%,其中优秀的患者24例,良好的患者8例,差的患者6例,两组的对比结果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所示。

    3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属于中老年人群的多发病及常见病,直接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及生命的健康,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的不断发展与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有效提升,人类的寿命也在不断的延长,人类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出现率也在不断增多,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现如今,我国在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时,强调了应该以预防治疗为主,并且积极建立合适的预防措施与干预模式。通俗来讲,在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为患者养成较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提供帮助,并为患者指导运动康复,如有必要,应该为患者提供药物作为辅助治疗。健康教育护理是新时代背景下医疗卫生提出的新型护理方式,其通常是引领患者自主形成预防习惯与意识,才能最大限度的对疾病进行预防并提升护理效果。
    本文的研究分析中,观察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行为优良率是94.74%,护理满意程度为97.37%,对照组心脑血管患者的健康行为的优良率为84.24%,护理满意程度为86.84%,由此可见,对照组患者显著低于观察组。结果和其他的有关研究结果具备一致性,在此表明健康教育护理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具备有效性。而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比较,采取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能够成功提升患者健康行为的依从性与患者的护理感受,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临床护理中应该看做首选护理模式。
    结束语:
    总的来讲,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中为患者健康行为形成优良率和总护理满意程度带来的护理均优于以往的心脑血管疾病护理。
    参考文献:
    [1]贾利红.人性化护理在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3(03):71-72+79.
    [2]史艳红.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医院感染及预防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8(10):76-77.
    [3]罗君,程华丽,吴景.健康宣教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8,30(24):320.
    [4]杜东霞.综合护理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1(07):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