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施工现场全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成1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刘成1 张翔2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的发展也有了进步。
        1.山东五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潍坊市  261000 2.潍坊中玺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潍坊市  261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的发展也有了进步。我国当前电力行业发展迅速,人们逐渐将电力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国家相应颁布和采取了许多关于电力行业的安全管理监督政策作为辅助电力施工人员的工作,保障其安全施工。不过当前的电力施工现场中,安全人员飞行检查监督模式难以完成全覆盖和全过程的监督,并且浪费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所以,电力企业要多注重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工作,以提高施工操作的安全性。
        关键词:电力施工现场;全过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引言
        近年来,电力行业飞速发展,电力安全越来越重要。国家也不断采取安全管理监督政策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但现行的安全人员飞检监督模式不能做到全覆盖、全过程的安全监督且浪费人力、物力,因此,改善当前电力安全监督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设计实现了一套电力施工现场作业全过程监控系统,具有违章报警、实时监控的功能,通过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了电力作业的安全系数。
        1电力施工现场全过程监控系统的特点
        该系统结合电力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采用了目前可靠、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最优化的配置提高了电力作业的安全性。
        1.1视频移动侦测技术
        安全监控系统的电子围栏利用视频移动侦测技术设定警戒区域,通过摄像头按照不同帧率采集得到的图像会被中央处理器(CPU)按照一定算法进行计算和比较,当画面有变化时,计算比较结果得出的数字会超过阈值并指示系统自动做出相应的处理。该方法使摄像机同时具有监控和报警功能,且无需架设网络线路和供电线路,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实现了较高的灵敏度。
        1.2外形设计使得携带方便
        摄像头底座下底有圆孔,可以安装在安全围栏支架上。一侧具有磁铁,具有吸附功能,可吸附在开关柜柜门上。体积小,携带方便、安装简便,与普通围栏相结合,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施工作业。
        1.3视频监控与GPS定位相结合
        通过手机APP即能掌握每天的施工现场数量、地点等信息并指出作业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提升施工人员的标准化作业水平。
        1.4成本较低
        电力监控系统的硬件方面大多是在已经成熟的技术上进行创新组合与优化,所以成本不高。只需要一套视频采集分析系统和监控管理系统软件,即可实现管理人员对现场高危作业的开展情况进行现场监控、在线监督,从而规范施工行为。
        2电力施工现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施工现场一般通过加设围栏的方式来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性,然而仍然存在部分施工人员对自身的施工行为不加约束,习惯性的违规操作,任意翻越安全围栏,可见电力施工现场监督工作仍然落实不到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以下这些方面,对电力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一,监督人员的缺乏。由于电力施工现场作业的工作人员大多为施工人员,监督人员较少,且不能够做到全过程的全面监督,因此未能发现其中部分施工人员的违规行为;第二,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电力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人员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被检查的施工人员往往缺乏安全意识,对安全检查存在一种侥幸的心理,从心理上不认同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也很难做好安全施工和安全措施;第三,电力施工自身特点的局限性。电力施工现场往往不固定,需要随时进行移动,再加上电力施工的操作空间有限,现场的监控系统无法全面的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成本太高。

制度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依据,但是就目前来看,电力企业尚未构建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没有从制度层面对安全管理工作作出明确规定,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多管、乱管、无人管的现象比较严重,无法真正地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3电力施工现场全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系统的整体设计
        电力施工现场监督工作的不完善就是因为其中会经常出现安全事故,通过对各类的事故加以分析之后,电力企业就可以合理对监控体系进行设计,例如视频监控、红外探测报警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等。监控系统中一般包括四个部分,也就是总控制系统、便捷式底座支架、视频传输以及声光报警。第一,总控制传输模块的设计中有集成控制电路板,其能够有效将数据传播出去,接收到命令后自动拨打报警电话,对其正确定位。第二,便携式底座支架模块,工作人员合理固定好支架位置,保证其在安全围栏上,并且一头可以吸在开关柜上。第三,视频传输模块,其中的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控施工现场,并且将其做成视频,存储在摄像头内部的存储卡中。
        3.2分模块进行系统设计
        1.总控制传输模块的设计总控制输出模块的设计内容较为繁琐,包括警报、无线操作、稳压和远程传输。其设计的原理为红外探测器先进行探测和扫描,发现违规违章操作后,警报响起,然后利用无线操作进行警报的开关控制,再利用远程传输进行信号的传输。2.视频传输模块的设计首先将视频传输模块的摄像头置于支架上,紧挨着声光报警装置,然后对安全距离内的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和采集。再由监督人员利用手机客户端进行施工现场状况的查看,掌握电力施工现场的施工作业情况。3.声光报警模块的设计该模块的设计包括信号收发两部分,信号发射部分的位置在支架上,信号接收部分设置为悬挂型,便于施工前后的组装和拆除。声光报警装置安置在安全围栏上,当有人翻越围栏时,则会触动报警装置。4.便携式底座支架模块的设计支架的形式是可伸缩型,便于适应不同施工现场的需要。支架的外部和报警器的支架使用的材料是不锈钢,然后根据元件的几何形态进行元件固定保护的制作,再将支架和箱底的连接设置为螺旋形态固定好。
        3.3做好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与施工技术规范与否有着直接的关联性。如果施工作业人员没有掌握规范的施工技术,就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因此,要想降低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前,就必须做好安全施工技交底工作。工程企业要加大安全施工宣传,将工程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重点教育,从而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更好地规范他们的施工行为。
        3.4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基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电力工程企业应当结合工程实际,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健全的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施工行为,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首先,工程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工程安全问题作出详细规定,明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权责利关系;其次,落实监督机制,协同监理,共同监督施工,杜绝一切不合理、不规范的施工行为存在;再者,落实责任制,将施工安全责任落实到各班组及负责人的身上,进而提高他们的安全管理主动性。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施工现场的全过程监控系统能够全面的进行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控制,由于该系统能够实现良好的运行效果,因此能有效规范现场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让现场的施工安全性得以提高。另外,这种全过程系监控系统的设计在技术的应用上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能够实现技术的优化,因此其成本实际上并不高,施工现场全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能够提高监控系统的工作效率,可见其发展前景的广阔。
        参考文献:
        [1]李金讯,张海容,颜清.移动应用技术在电力施工现场作业中的运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4):157-158.
        [2]孙国繁,李江,原军,李良,杨雄.电力施工现场作业远程安全监控系统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06):129-132.
        [3]庞剑,曹正.电力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7(07):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