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胡相悦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8期   作者:胡相悦
[导读] 研究预防性护理在降低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方面的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在降低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将医院接受呼吸机治疗的82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n=41),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预防性护理(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血气分压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老年呼吸衰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因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以及神经中枢及其传导系统呼吸肌疾患等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机体无法有效进行气体交换,引发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被成为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更容易患得该病,在缺乏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时,患者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1]。呼吸机可有效改善患者通气情况,提供给机体需求的氧气,但是长时间使用会引起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等情况,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促使患者尽快康复。本次研究探究了预防性护理的应用情况,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接受呼吸机治疗的82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n=41),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和预防性护理(研究组)。对照组男21例,女20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1.14±2.38)岁;研究组男20例,女21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1.09±2.44)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以及环境护理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展开预防性护理,以下为具体内容:(1)呼吸道护理。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登记并表明患者信息,确保呼吸机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定期对湿化器加水,并且要每天更换无菌水。鼓励患者定期翻身咳痰,指导患者正确的咳痰方式,帮助患者拍背以促使更好的咳痰。对于痰液粘稠、咳痰困难的患者,可以采用雾化吸入或机械吸痰,保持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患者呼吸道粘膜,引发患者不满情绪[2]。(2)并发症预防护理。如患者无禁忌症,将床头抬高30—45度,提高通气质量。加强口腔护理,在置管开始四小时内进行第一次口腔护理,随后每六小时使用洗必泰帮助患者漱口。呼吸机螺纹管应定期更换,频率控制在一周左右。一旦发现存在明显分泌物污染时,要立即更换。指导患者学会腹式呼吸或胸式呼吸,避免张口呼吸引发的胃胀气情况。尽量减少使用或不适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包括H2受体阻滞剂等。(3)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血气指标以及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面部情况,口唇是否发绀。确保呼吸机正常运转,并观察患者呼吸是否与呼吸机同步[3]。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意识模式情况,要立即报告医生抢救,并判断有无肺气肿发生。
1.3观察指标
(1)血气分压,包括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氧气分压。(2)统计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 SPSS21.0 软件处理,设定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气分压
护理前,两组血气分压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血压分压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研究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计1例,发生率为2.4%;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计6例,发生率为14.6%,研究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X2=9.569,P=0.002)。
    3讨论
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除原发的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外,患者还会出现呼吸困哪、急促以及精神神经症状等,此外患者还会出现口唇发绀、意识障碍以及球结膜充血等体征。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方式,其可以改善患者缺氧状况,提升患者机体健康程度[4]。但是机械通气很容易导致院内获得性感染,尤其是老年患者,有着更高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这会降低治疗安全性。因此对接受呼吸机治疗的老年呼吸患者来讲,展开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性护理与传统护理不同,其具有前瞻性,护理人员依据自身的护理经验,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拟定护理计划,随后以规范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规划,从而降低问题发生率,提升治疗安全性。本次研究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预防性护理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血气分压,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更低(P<0.05)。综上所述,预防性护理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理想,可以改善患者血气分压,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晓红.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2):48+50.
[2]姬长卫,聂文丽,刘园园,张芹,王祝国,屈峰,孙树印,高淑红. 不同自主呼吸试验模式对呼吸衰竭患者撤机拔管成功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学装备,2019,16(06):84-86.
[3]闫剑锋,贺静静,孙平莲. 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3):9-10.
[4]魏霞,曹秀廷. 风险预警制度指导的预见性护理在ICU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19,16(32):152-15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