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委党校 新疆阜康市 831500
摘要:当前,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巩固发展,但也要看到,高压之下,腐败问题依然存在,“四风”问题远未绝迹。今年以来,笔者对基层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基层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基层;党风廉政;反腐败;问题;对策
一、切实认清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形势
(一)反腐力度越来越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全面从严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全面强化党内监督,遏制腐败滋生蔓延势头,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十九大以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决心不减、力度不减的态势非常明显。作风建设的步伐更加扎实稳健,朝着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化风成俗的方向阔步前行。
(二)执纪要求越来越严。按照“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和“‘老虎’‘苍蝇’一起打”的要求,党中央严查一大批严重违纪案件,释放了从严执纪问责的强烈信号,充分体现出越往后执纪越严、问责处理越重,越往后监督越细、治病刨根越深,越往后制度越密、笼子扎得越牢,越往后标准越高、混天度日越难,越往后惩治越紧、规避空间越小,越往后覆盖越广、漏网之鱼越少。
(三)处理措施越来越硬。党中央先后修订颁布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这一系列党内法规的出台,明确了全体党员遵守的纪律底线,立起了纪律规矩的权威性。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并对落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不力的党员领导干部从严追责问责,更加彰显了纪委强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二、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深的问题。在当前正本清源、整风整改的大背景下,有的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跟不上党中央正风肃纪的新形势新要求,思维理念和工作方式还不能同频共振;有的对上级下发的通报、通知不重视,传达不及时、学习不重视,不结合实际分析形势,不吸取经验教训,政治敏感性不够强;有的对不正之风看不惯、正起风来又不习惯,惯性思维还未消除;有的对待敏感问题,总是拿以前就是这么办为借口,继续延用老办法、按照老套路行事。
(二)用心不专的问题。有的对遵守党纪法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对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缺乏高度负责的精神,在位不履职不尽责不用心;有的凭个人喜好和心情办事,工作无动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满足于应付差事,得过且过;有的本位主义严重,协调配合意识差,遇事推诿扯皮,缺乏“一盘棋”思想;有的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总是盯着位子干、数着日子干、凭着情绪干。
(三)动机不纯的问题。有的创新理论学习不深入、世界观人生观的“总开关”把得不牢、政治敏感性不强、头脑不够清醒,对党纪法规不熟悉,导致党的意识、党章意识、党员意识不够强;有的组织纪律观念淡化,平时工作看不出来、关键时刻站不出来、急难险重任务冲不上去。
(四)律己不严的问题。有的党纪法规意识淡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落实制度搞变通、打折扣,甚至打“擦边球”;还有的“好人主义”思想较重,对一些问题的治理执纪不严,致使小问题拖大,大问题拖炸;有的贪图物质享受,花钱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没有把主要心思精力用在工作上。
(五)作风不实的问题。有的党组织缺乏原则性战斗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讲成绩多、讲问题少,批评自己多、批评别人少,达不到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效果;有的基层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不经常,遇有迎检任务时,补本子、补记录;有的党组织纪律不严明,“三会一课”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实际上却约束不力。
三、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思想建设上拧紧“总开关”。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总书记最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学理论与学党史国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结合起来,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准确把握、对现实问题和矛盾的科学分析、对党的精神财富的深切感悟上,始终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二是加强党性锻炼。要加强党性教育,广大党员要自觉强化党员意识,自觉把言行举止规范于党章党纪之下,自觉维护党的利益和形象。要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对西方敌对势力的“价值渗透”“文化渗透”敢于挺身而出坚决抵制。要深入开展党性锻炼,通过破解难题、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来检验党性。
三是强化道德修养。要坚持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人生必修课,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道德操守,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在践行党的宗旨、推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立德、修德、践德,努力以道德的力量赢得群众支持、赢得事业成就。
(二)制度建设上增强“硬约束”。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要加强在党风廉政、采购销售、经费管理、选人用人等关键领域环节的制度建设,开展制度执行状况的监督检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科学设置权力边界,合理优化权力结构,依法规范权力运行。
二是狠抓制度落实。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确保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到底。
三是严肃党的纪律。要严明党规党纪,坚持纪严于法、纪挺法前、法纪分开,使党规党纪成为广大党员的底线。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严明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自觉做到“四个服从”,坚决克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一盘散沙的现象。
(三)干部管理上带好“铁队伍”。
一是严格干部选用。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真正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拔出来、放到合适的岗位上,真正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
二是严格干部考核。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不断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和方法手段,坚持“既要数字更要实绩,既要面子更要里子”的政绩观,形成重德才、重实绩的政绩评价导向。
三是严格干部监督。要加强对干部的经常性监督,抓住“关键少数”,突出对“一把手”、分管人财物等关键岗位领导干部、干部调整等重要节点的监督。要建立“为官不为”教育惩戒机制、“庸懒散拖”干部有错问责和无为问责机制,对那些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的干部,坚决进行问责和调整。
(四)正风肃纪上架起“高压线”。
一是持续改进作风。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在抓长抓细抓常上下功夫,对“为官不为”、“廉而不为”、光说不干等突出问题,持续出重拳、下猛药、进行根治,形成严抓、严管、严查的作风建设新常态。
二是筑牢惩防体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大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筑牢违规违纪行为发生的防线。要强化廉政教育,切实发挥正面教育和警示威慑的双重作用。要强化权力监督,建立健全干部廉政档案、重要节点预警提醒等制度,加大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特别是“一把手”的权力监督,确保权力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三是要完善监督体系。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脱离监督的干部,往往会犯错误。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一面镜子,经常地照一照,检查一下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加以改正和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