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高速化背景下的中心型枢纽火车站改造设计方向的探析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蒋明洁
[导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铁路网络快速发展,高速铁路规划建设不断加快。
        中铁二院
        摘要:伴随着我国铁路网络快速发展,高速铁路规划建设不断加快。高铁的到来对于现有铁路资源格局必然会呈现出直接影响。中心型火车站综合枢纽作为铁路运行的重点环节,在高速化背景之下必然会呈现出明显的改变。对此,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心型火车站综合枢纽的实践性价值,本文简要分析铁路高速化背景下中心型火车站综合枢纽的改造设计方向,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铁路高速化;中心型火车站;枢纽改造;设计方向
        0.引言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5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将达3.8万公里。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逐渐形成,中心型火车站综合枢纽的服务价值需求不断提高,要更好的发挥铁路服务综合效益,就必须做好综合枢纽的改造设计。对此,探讨铁路高速化背景下的中心型火车站综合枢纽改造设计方向具备显著实践性价值。
        1.铁路高速化运行特征
        铁路高速化和民航相比具备更加快捷且简单的手续,所需要的提前候车时间更短,遭受天气环境的影响也更小。乘客的出行计划性较强,准点率较高[1]。和公路运输相比具备更加突出的舒适性,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具备较高的运输优势,对于中长、公务性出行具备明显的推动作用。高速铁路的出现显著提升了区域之间的交往,可以为商务和旅游休闲的乘客提供许多的便利性帮助。相对而言,中心型火车站综合枢纽所面对的用户大多层次较高,车站的秩序和服务质量提升价值也非常突出,这也是高铁可有效竞争航空交通的重要因素。
        2.中心型火车站枢纽综合配套的需求
        2.1整体性服务要求
        考虑到和航空体系之间的竞争,高速铁路的商务出行在当天往返条件之下通常能够接受的单次综合时间成本在3小时以内。高速铁路的旅游休闲时间成本也应当控制在5小时以内[2]。对此,铁路枢纽的集散性能力和高效服务应当作为枢纽的首要要求。在城市内的出行时间成本越短,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辐射的能力以及影响力越强,竞争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对此,中心型火车站枢纽的范围应当以极化特例为主,也就是直接步行可以到达从而节省接驳时间,并提高节点性的综合性优势。对此,枢纽火车站应当积极开发交通衔接与景观环境相结合的整体性服务。
        2.2站前开发
        中心型火车站枢纽的改造工作必然会呈现出许多的发展空间与机遇,同时还会导致部分地价得到明显提高。可以更好的吸引商贸服务的参与以及公寓类住宅的聚集性改变。但是,必须注重门户的节点在当代社会可能会直接决定城市的竞争力,同时高效率的流动条件也会成为生产服务的基础性要求,在带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会提高城市的竞争与合作能力。

在服务对象方面,不仅需要涉及到铁路乘客这一需求,还需要做好城市区域的整体规划,不能盲目的开发而招商引资,而需要根据CBD的基础模式做好综合性的控制。
        2.3交通衔接
        在交通周边的路网方面,应当尽可能保障网络的交叠性,在确保车站交通疏解效果的同时,高度重视站前区域,必须保障内部交换和外部快捷性联系等功能。在保障站前区域路网密度的同时,需要确保继配的关系,在不同交通方式的流线研究方面,需要做好组织交通的设计,同时高度重视交通与匝道的设计,提升整个系统的协调性。在交通方式的转换方面,中心型火车站综合枢纽必须配备相应的服务性设施,涉及到轨道车站、出租车的运营设施以及社会车辆、公共中长途汽车站等,对于部分条件较好的还需要涉及到旅游集散、长途汽车站等。中心型火车站综合枢纽的便捷性要求非常高,在布局设计方面必须注重换成的便捷性与空间的指向性,尤其是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另外,因为扩建的剩余空间资源并不多,所以配套交通设施需要做好相应的规划设计,在预测配套设施的同时需要尽可能同步做好站前的开发,并做好多方面要求与标高层步行等方面的要求设计。
        3.发展趋势
        从国外的部分中心型火车站枢纽项目为例,以日本大阪梅田车站、法国的里尔站、巴黎市里昂站等中心枢纽车站为例,其主要功能与改革的方向在于交通一体化、功能综合化、空间立体化以及环境的舒适性,这也是我们今后改造的主要发展方向。从功能性角度来看,综合化已经不仅涉及到交通集散的功能,例如法国的里尔站的站内面积中约有60%与交通运输无直接关联,而是以餐饮、商业以及住宿等为主。另外,在交通衔接以及空间使用方面,土地价值也得到了明显的发挥,交通设施的立体化布局可以更好的减少集散的时间成本,再加上空间方面的可识别性功能,可以更好的提高功能转化价值,提高地面地上多功能步行连接等综合性价值。在环境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人本化理念,从室内的空间到地下空间的表化方面,需要更好的提高天窗、下沉广场等方面的应用,提高自然光的使用效益,发挥绿化与人工流水等方面的空间分布价值,提高人性化的标识作用。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心型火车站枢纽与周边交通流线的关联性以及与城市高端商务办公的融合性。
        4.总结
        综上所述,中心型火车站枢纽的改造已经成为我国铁路运输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对此,在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明确目标的同时综合分析发展趋势以及设计改造的具体方向,并为规划设计奠定相应的参考依据或目标。在具体工作中,铁路枢纽需要从规划到开发再到运营等不同环节,真正做好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动力,突出区域性经济格局特征,发挥以往跨部门、跨地区以及跨行业的发展共识,从而推动我国市场经济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乔俊,孟学雷,王东先,等.基于换乘导向的大型客运枢纽高铁列车接续优化[J].计算机应用,2019,14(23):244-245.
        [2]毕明凯,何世伟,殷玮川,等.高速铁路枢纽场站资源统筹利用及运能适应性研究[J].铁道学报,2018,31(6):1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