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生儿黄疸又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临床上是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是因为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出现异常引发。患有该疾病的新生儿会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病情恶化的时候会严重影响到新生儿的健康,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甚至发生死亡。目前,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换血治疗、抚触治疗、游泳治疗、针灸治疗、照射治疗和蒙脱石散的应用等。对于该疾病的治疗,这些方法效果不一,进行综合性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因此,本文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治疗进展;胆红素
临床上,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症状表现是皮肤、皮肤黏膜以及巩膜等部位出现黄染现象,引发该疾病的原因主要是新生儿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出现异常的上升,另外,某些肝脏疾病和血液类疾病也会引发黄疸的出现。一般情况下,新生儿黄疸可以自行消退,但是,如果血液中胆红素的水平过高,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否则会引发神经细胞病变,威胁到患儿的生命,或者会留下后遗症[1].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换血、游泳、照射和抚触等[2].本文根据临床经验,对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
1 药物治疗
对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西药治疗、中药治疗和中西药结合治疗。
1.1 西药治疗
临床上,使用西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比较少。近年来,苯巴比妥联合鲁可合剂和尼克刹米在治疗新生儿黄疸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效果。研究表明,联合应用这三种药物可以显着降低患儿血液中胆红素的水平.
1.2 中药治疗
中药方面,应用茵栀黄颗粒联合黄柏进行外洗,可以有效缩短疗程。新生儿退黄汤,主要组分是青黛、紫草、茵陈、白芷、车前子、焦山楂和乳香,对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现在,临床上还应用三黄汤和陈茅根汤等进行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1.3 中西药联合治疗
有研究应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口服苯巴比妥,静脉滴注可拉明注射液,同时给予血白蛋白进行滴注,给予中药制剂茵陈茅根汤和三黄汤。在治疗以后,患儿都痊愈。这表明中西药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着。
2 换血疗法
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最迅速而有效的方法,主要用于重症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也可用于严重的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严重的肺透明膜病等,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目的是减轻患儿的溶血现象,从而降低体内的胆红素水平[3].之前,是将换血管道插入到脐静脉,然后进行交替式的抽血和输血。这种方式容易引发管道阻塞,血压降低,肠坏死等,影响治疗效果和患儿的健康。现在主要是应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法,在外周静脉、桡静脉和桡动脉处进行插管,输血和抽血分开,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管道阻塞,减轻血管刺激,保持患儿稳定的生命体征[4].
3 抚触治疗
对患儿进行抚触,可以增加迷走神经的紧张性,刺激胃肠素分泌,增加食欲。在右下腹进行抚触,可以增加大肠的蠕动,泄热通便,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作用,进而减轻黄疸。需要安排专门人员进行该项操作,维持室温在 28℃左右,操作人员在手上涂抹婴儿润肤油,然后进行抚触,抚触的首要部位是头部、面部和四肢,时间维持 5 分钟左右;然后再对腹部、背部和胸部进行抚触,动作要从轻到重[5].
4 游泳治疗
游泳治疗,是指新生儿在有关医护人员的保护下,在游泳器里面干净的水中进行游泳活动。
对于新生儿,肠腔里面的胎粪里面还有 100mg/dl 的胆红素,如果胎粪排出延后的话,会使胆红素被重新吸收,从而加重肠肝循环的负担。让婴儿在水中进行自由的摆动,可以增加肠的蠕动,尽快将胎粪排出,提高肠排泄胆红素的能力,进而降低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水平;另外,游泳还可以促进皮肤的代谢,加快体内的胆红素从皮肤部位排出。其次,游泳联合抚触进行治疗,可以进一步促进肠蠕动,减少胆红素在体内的循环,从而降低黄疸的发生率。
5 照射疗法
照射治疗是目前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一种简单易行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照射治疗的时候应用的光源主要有白光、蓝光和绿光,其中,蓝光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是最优的。蓝光的波长在 425nm 到 475nm 之间,在光作用下,能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的异构体,可经胆汁排泄到肠腔,或从尿内排出,从而使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临床上,可以进行照射疗法的仪器有蓝光箱、蓝光灯和冷光源蓝光床等。但是,这些仪器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如果使用过程中不够仔细,会使患者的体温出现升高,另外,还会引发腹泻和皮疹,严重的时候会对患儿的视网膜造成影响。近年来,一种新的照射治疗仪器 - 蓝光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保温效果较好,不会对患儿造成损伤,操作比较简单等。研究发现,对患有黄疸的新生儿应用蓝光毯,可以有效缩短黄疸消退的时间,不良反应率也得到显着降低。
6 蒙脱石散应用
蒙脱石散是一种天然的物质,呈现双八面体层纹结构的微粒粉剂,对人体的黏膜屏障具有修复的作用,同时,可以有效提高黏膜屏障对外界的防御作用,可以起到平衡菌群、止痛的作用。另外,蒙脱石散可以对体内的胆红素进行吸附和固定,从而减少新生儿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进一步将胆红素排出体外,有效的降低了胆红素在新生儿肠道内的循环,缩短了黄疸的持续时间.
7 结语
目前,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严重时会对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本文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进行了总结,以上的分析表明,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需要采用综合性的方式,在治疗的过程中,找到引发黄疸的原因,去除病因,对新生儿加强护理,保证水分等的供给,避免引发溶血现象。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临床上需要根据患儿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有效促进病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陈小凤 . 间断光疗与连续光疗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相关性及护理 [J]. 医学理论与实践 , 2012, 25(10): 1237-1239.
[2]陈艳 , 郑意楠 . 茵栀黄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光照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 [J]. 中国全科医学 , 2012, 15(21): 2480-2481.
[3] 刘初凤,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J].中外医学研究,2013,(27):86-86,87.
[4] HUTTONEK, HASSANES. Latevsearlyclampingoftheumbilicalcordinfull-termneonates: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ofcontrolledtrials.[J]. 2007,11(11):1241-1252.
[5] 唐红装,梁丽清,谢映梅. 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 广东医学,2010,(23):3154-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