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方法分析与临床研究杨四喜

发表时间:2020/6/15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8期   作者:杨四喜
[导读] 研究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方法与临床使用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方法与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名西药房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时结果分析,加开90名工作人员按照摸球法分为观察组(45名)与对照组(45名),该部分工作人员抽取时间段介于2019年2月到2019年12月期间。对照组西药房工作人员采用常规药学管理模式,观察组西药房工作人员运用新型药学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工作人员教学服务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西药房工作人员采用新型药学管理模式后,其药学服务质量为86.7±9.4分,对照组西药房工作人员运用常规药学管理模式其药学服务质量评分为70.6±4.1分,观察组药学服务质量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西药房工作人员采用新型药学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服务质量,降低用法用量错误、药物品种错误、错发患者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方法;新型药学管理模式
    引言:西药房工作人员的药学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效果,一旦出现药物用法用量错误、药物品种错误、错发患者等不良事件,将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本次研究对西药房工作人员采用新型药学管理模式,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90名西药房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需要将该90名工作人员按照摸球法分为观察组(45名)与对照组(45名),该部分工作人员抽取时间段介于2019年2月到2019年12月期间。对照组西药房工作人员采用常规药学管理模式,工作人员年龄≥23岁,≤47岁,平均年龄(34.65±3.28)岁;观察组西药房工作人员运用新型药学管理模式,工作人员年龄≥24岁,≤52岁,平均年龄(35.16±3.46)岁,两组工作人员基础资料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西药房工作人员采用常规药学管理模式,主要是根据医嘱将药物发放给患者。观察组西药房工作人员需要运用新型药学管理模式,具体实施如下:(1)创建药学管理小组,其小组成员由主任级医师、科室护士长以及药房工作人员组成,需要对近两年内药房出现的药品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共同探讨安全用药措施[1]。(2)定期组织培训,需要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定期培训,培训内容需要具有针对性。比如,对于药品发放人员的培训内容应该为药理知识,注重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此外,还需定期组织工作人员服务类活动,提高其服务意识,促进药品服务质量的提高。(3)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制定合理的科室规章制度,明确西药房每一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2]。可以将西药房药品、工作人员统一交由药剂科掌管,不断细化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药品发放流程。(4)完善患者用药档案,其档案系统可以准确记录患者的用药种类、用药费用以及用药禁忌,通过患者的用药反馈可以促进患者用药合理性的提升。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西药房工作人员观察指标为药房服务质量、药方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观察组与对照组药房工作人员计数资料、观察指标均要录入计算机设备中,最终数据需要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n)表示本次研究计数资料,采用t进行数据检验,两组数据存在差异时,以(P<0.05)为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如表一所示,观察组工作人员药学服务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差异,具有实际统计意义(P<0.05)。

如表二所示,观察组出现用法用量错误、药物品种错误、错发患者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口服药物作为临床中主要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疾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各大医院西药的使用率明显高于中药,西药使用方式比较方便,见效比较快,受到了广大临床医生的青睐[3]。不过,西药种类多样,药理机制复杂,服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比较容易出现不良事件。因此,需要不断提升医院西药房的用药质量,降低药物用法用量、药物品种、错发患者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在提高用药质量的基础上提高药品服务质量。其药品服务质量主要指药房工作人员向患者讲述药物的作用、药理机制、服用剂量、服用方法以及服用剂量等,通过工作人员讲解提高患者的药物认知度,降低药品使用不良事件的发生[4]。西药房所运用的常规用药方式主要根据医嘱,核对患者姓名后发放药物,用药风险发生率较高。本次研究对西药房工作人员采用新型药品管理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药品服务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此外,观察组药房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主要因为该种药学管理模式创建了药学管理小组,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更加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
    综上所述,对西药房工作人员采用新型药学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服务质量,降低用法用量错误、药物品种错误、错发患者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贤尉,吴佳琪,陈一鸣,邱旖琼,范国荣.临床药师参与急诊药房审方药师在岗规范化培训工作模式的建立与实践[J].中南药学,2019(8):1341-1345.
[2]庞力超,吴桂林,曾斯璐,陈湛.临床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和临床价值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0):18-19.
[3]罗丽清,刘厚东.探讨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我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1):123-125.
[4]程小荣,赵伟国,陈社带,符冰,刘锐锋.按三甲标准审视某院门诊西药房存在的问题与持续改进方法[J].今日药学,2016(7):519-5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