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概念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0
摘要:应用信息化自动生产程序后,机械加工业的生产容错率相比传统模式较高,而且生产效率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在减少了人力开支后,机械加工的经济效益也会得到一定提高。此外,在应用了信息化机械加工程序进行作业后,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避免出现无用环节。从宏观角度来看,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使机械加工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减少人员开支和机械制造的人工成本,能够创造出更多的利润。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机械加工
1 加工工艺在机械制造中的重要作用
1.1机械加工工艺
生活中,大多数人对于机械产品的认知都停留在了浅层了解上,而对具体的加工工艺一无所知,在进一步分析机械加工工艺的误差之前,我们需要对其有一个基本认识。机械加工即根据使用人群不同的使用需求,设计人员设计制定出相应的加工图纸,再由技术人员制造生产出相关产品的过程,加工图纸可在后续的生产加工中指导工作人员下刀的位置以及工序的进行。为避免实际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要求工作人员事先深入了解工作内容,熟悉加工流程,学习各种意外事故的应对措施,增加安全保障。
1.2重要作用
加工工艺是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由于人们的物质需求逐渐提高,对产品的制造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使用人群的高要求,制造加工工艺的发展逐渐呈现出复杂性、烦琐性等特点。这种发展情况也对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的制造单位为严格实现工艺制造的规范性,还会把制定的工艺规程制成文 件,指导加工过程。技术人员需将工艺规程和实际情况结合,正确把握施工中的所有环节,并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合理调整施工程序,最后,为了最大程度的贴合现实的使用场景,还需小幅度调整产品尺寸、加工位置以及在加工过程中随时改变下刀位置[1]。
2机械加工质量控制
2.1对零件的加工过程进行规范性控制
要想有效控制机械加工工艺内部因素对零件精度造成的不利影响,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零件的整个加工过程进行管控,体现出科学性和规范性的操作。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严格规范:其一,设备因素。工厂要重视加工设备的选择,尽量选择一些实力生产厂家的、品质较高的加工机械,与此同时,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机械操作人员要定期对加工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重点检查。例如,在设备的检查过程中,首先要搞清楚设备存在的加工误差,对照所加工零件所需的精度,然后适当的选择零件加工的设备。其二,对于内部因素中的机械组合因素来说,要加强机械安装人员的选择和审核,选用一些素质较高的安装操作人员,对机械进行组装和安装,保障机械安装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其三,对于机械的日常磨损因素,工厂要定期的对机械进行检修和保养,最大程度的降低因机械的磨损对加工零件的精度造成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工厂还要重视检验所生产出来的零件,存在在误差,并进行及时的统计,然后对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这种误差值,进一步提高所加工零件的精度和零件的整体合格率。
2.2注重机械加工设备的更新升级
要想提升零件加工精度,加工设备的技术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工厂要注重升级和更新加工设备,最大程度的提升加工零件的进度和质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产技术和 科学技术也都在快速的进步,一些加工技术更新换代也比较迅速,能够极大的提升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质量。工厂不能只顾闭门造车,而要具备发展和创新意识,注重加工技术的引进和更新,注重加工设备的更新换代,为进一步提高所加工零件的精度奠定坚实的基础。先进的零件加工工艺和零件加工设备,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所加工零件的精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提升加工零件的效率和质量,增强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的科技含量,对推动整个机械制造业和机械加工业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3对机械制造加工设备要加强维护工作
在机械制造行业中,要想真正的提升零件加工的精度,升级和更新加工零件的机械设备,只是措施之一,还需要采取其他措施共同来完成。加工机械的升级换代完成以后,并不是万事大吉了,还要注重对加工机械的及时保养和及时维护。其一,长期的高强度的工作运转,会加速机械的磨损和老化,对零件的加工会起到消极作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所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质量。其二,机械加工设备的磨损和损害,会给机械加工的零件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零件精度加工的所需,不利于零件精度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零件加工的效率[2]。
2.4合理控制工艺过程温度
控制加工温度可以有效的避免零件受热变形、磨具热变形和机床热变形所带来的零件精密度降低。除了采用上述几何补偿方法弥补受热带来的精密度变化以外,操作员工通过各种手段控制加工过程的温度。例如,合理选择切削刀具和数量的参数,使用前对刀具进行润滑处理降低摩擦阻力,使用过程中进行实时冷却。降低机床工作环境温度、对发热源进行集中制冷,降低机床工作温度,对机床内部出现的温度势差,可以通过在局部设置热源的方式降低温度势差,平衡机床工作温度。
2.5降低外力因素干扰
第一,降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因素;第二,工作人员工作前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对过紧的零件进行校正和调试,降低挤压力导致的变形;第三,对设备中的刀具进行润滑打磨,降低摩擦带来的变形。
3机械加工流程中信息化技术控制的应用
3.1充分应用机器设备的功能
机械加工企业和工厂内的设备造价普遍不低,每种功能都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因此,在信息化技术运用于机械加工产业时,最先考虑的问题就是物尽其用,必须严格遵守使用规范和步骤,避免因对设备进行错误操作而导致设备的损坏。此外,工作人员不但要掌握基础的信息化加工程序,还要深入了解每种功能,提高生产效率,避免资源浪费[3]。
3.2创新生产方式
目前,我国机械加工产业的生产方式较为单一,一些企业在运用了信息化技术进行机械生产后,加工产品较为单一。因此,需要对生产方式进行一定创新,划分出不同的产品加工种类,并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控制,尽量避免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
4信息化技术在机械加工行业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机械加工产业中经常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例如,在生产时,配件每经过一道工序都需要进行检验,如果加工后的温度不适合,应立即进行检验工作,并待闲置降温后再重回流水线,这就导致了流水线上人员的工作重复,浪费了大量时间和资源。而通过信息化技术和配套的加工设备可以对生产工艺进行科学合理地优化,避免资源浪费,同时也减少了人员成本,间接为企业创造了更多利润,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未来,机械加工产业中的信息化控制将会越来越普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将决定机械加工产业的发展。
5结语
在使用信息化机械加工程序后,每道工序的检验环节都可以在流水线上完成,不需要人为进行检测,这不但减少了机械制造加工企业人员的投入,也在另一方面响应了国家“节约资源,着重质量”的号召。在一个机械加工制造企业中,信息化的机械加工程序是为了使生产更高效、更严谨、更标准,因此,企业要全身心投入到生产环节中,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工序关联起来,确保机械加工的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赵翔,于方波.机械加工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1):90+92.
[2]夏云才.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02):59-60.
[3]金铎,乔汉奇,赵相杰.机械加工工艺中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7(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