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三欣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 230031
摘要:本文强调了市政给水管道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意义,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现状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工程实际施工阶段、工程竣工验收阶段为切入点,阐述了关注月度成本利润的规划、控制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工程量的审核等一系列市政给水管道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展开要点。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水管道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
引言:供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相应工程属于市政工程范围,在当前城市化发展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建设规模、数量明显增加。对于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来说,造价管理的落实极为必要,其能够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推动相关企业利润最大化。为了达到更好的造价管控效果,引入全过程造价管理是必然选择。
一、市政给水管道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
现阶段,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对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有了更多要求,推动了工程管理的地位提升。最为工程管理中重点项目,造价管理主要实现了工程施工成本造价的有效控制,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投入成本,实现对相关企业经济效益的维护。为了进一步提升造价管理的效果,相关工作人员更多的将目光聚焦于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在施工准备、施工、施工后三个阶段落实个造价控制,最大程度的保证工程资源发挥出最高价值,维护资源、投资使用的合理性,降低资源浪费问题的发生,促使工程效益增高。能够看出,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展开价值极高,在市政给水管道工程中值得重点引入。
同时,依托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还能够达到施工所有细节全面管理的效果,更好的达到施工质量与进度目标,在工程施工与管理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需要重点探究与落实。
二、市政给水管道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不足分析
就当前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造价管理展开情况来说,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不利于工程成本的控制,具体有忽视预算成本的制定、现场材料管理混乱、索赔纠纷常见、不重视竣工后成本管理等等。此时,无法保证工程造价管理效果达到最佳水平,难以实现对相关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程度维护。因此,需要对市政给水管道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展开优化调整,重点引入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推动造价管控工作升级。
三、市政给水管道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展开要点探究
(一)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造价管理
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要求、施工方案设计等内容,确定施工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并结合施工方案审核会议明确问题解决方案。从造价控制的角度来说,此时要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索赔、反索赔现象进行预测,并在合同条款中体现出风险转化与风险限制,融入不可预见因素条款以及双方约束条款,为后续索赔提供力理论支持[1]。同时,要完成标后预算的合理编制,完成对后续施工中可能发生的成本失控问题进行限制;进行月度成本利润的规划,强化成本预测与分析,确保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成本造价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另外,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理念,并依照造价管理原则展开施工中多种动态变化因素的预测,最大程度的保证成本规划的合理性,并为后续工程造价管控工作的展开提供支持与参考。
(二)工程实际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1.材料与设备管理
在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施工阶段,成本支出消耗最多的项目为材料与设备,因此,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时,应当着重完成材料与设备方面的支出费用管控。
从材料管理方面来看,可以从施工材料质量以及浪费控制两方面入手完成造价控制,具体有:在材料入场阶段进行规格与数量的清点、质量检查,对于质检未达标的材料,应当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展开调换,并严禁质检不合格材料入场,避免企业承担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保存时,应在施工现场规划出专门的材料保管区域,并结合材料性质展开分类、合理保存,避免其失效;在使用前落实材料质检,依托质量保证降低后续返工的概率,实现工程成本维护;引入定额领料,避免材料超领或浪费的问题发生。
从设备管理方面来看,可以通过尽可能使其长时间保持在饱负荷运行状态的方式,缩短设备(特别是租赁设备)使用时长,并避免其出现运行故障,以此达到缩短施工成本、优化造价控制的效果。
2.严格审核工程施工图预算
结合前期设定的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以及现场施工的实际进度,展开工程施工图预算的审核。对于一些预算超出工程概算的施工图设计部分,应当及时展开原因分析,并对施工成本计划展开调整。在此基础上,需明确相关施工项目的管理负责热人,确保其明相应问题,并完成造价成本控制目标的修正,完成市政给水管道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
3.控制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
在工程施工中,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不可避免,为了实现工程造价优化管理,需要对展开严格控制。针对一些未在施工准备阶段消除的设计变更,应当落实“先算账、后变更”的解决方法,完成市政给水管道工程造价控制[2]。同时,一旦发生工程变更现象,应当及时确定责任主体,避免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在现场签证环节中,必须对分包单位提交的报送签证展开全面审核,并在报送单资料齐全、真实、完整,且包含现场管理人员签字的情况下判断合格。在必要的情况下,应当对报送签证中涉及到的施工项目展开现场检查核对,杜绝施工量重复计算的问题发生,并要在最终签证单结算中对未完工的项目施工费用进行剔除,以此达到优化控制市政给水管道工程造价的效果。
4.择优选择分包单位
在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中,存在一些不得不委托专业施工单位承担的特殊施工项目,例如绿化工程等等。此时,需要依托分包单位的择优选择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应当结合市场竞争模式,实现分包项目成本的降低。同时,相关人员还要重点展开市场调查,并结合对历史合作分包单位的总结,确定报价合理、技术水平优越、诚信度更高、市场口碑好的分包单位展开合作。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在保证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造价。
(三)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管理
在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的竣工验收阶段中,竣工结算超出施工图预算是造价管理面对的主要问题。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在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管理中,需要重点完成以下几项内容:根据施工合同中的条款内容,完成竣工阶段编制范围(工程竣工阶段的工程及费用范围)的审核;对比竣工内容与合同要求的一致性,完成质检,判断审核计价方法、结算方法、相应优惠条款等是否符合施工合同中的相关要求;结合竣工图展开工程量的审核,严格依照国家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竣工图内容、现场签证、设计变更资料等完成的核对;严格遵循行业规定的计价方法和计价依据;对有关设计变更签证的内容落实仔细、全面审核;核对取费标准,重点依照市政给水管道工程施工现场所在地的价格指数、税率展开工作。
总结:综上所述,造价全过程管理在工程施工与管理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需要重点探究与落实。通过展开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造价管理,着重关注月度成本利润的规划、审核工程施工图预算、控制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工程量的审核等工作的落实,实现了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更好的控制了施工成本,维护了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路圣堂.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1):178-179.
[2]毛如意.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2019(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