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温州市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我国建筑工程及建筑设计行业的现代化、精细化发展,建筑工程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建筑安全性和建筑功能性这两个单一的层面。优秀的建筑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性、艺术性和精神引导力。而地域特色作为艺术、文化的综合性概括,是能够彰显建筑设计内涵、美感和人性的重要层面,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注重并合理地利用地域性的文化特色,实现设计中有效的地域性表达,已经成为评判优秀建筑工程设计作品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地域性;表达
引言
我国幅员辽阔,并且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古往今来,中国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是唯一一个没有文化中断的文明大国。正是在这种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也间接的促使每个地域的建筑风格都各不相同,我国各地的文化建筑风格绚烂多样,比如:客家土楼、敦煌石窟、陕西窑洞、北京四合院等,这些建筑都直接或者间接地体现了各个地域对于中国文化不同的理解,以下本文将会详细地介绍在建筑工程设计当中的地域性表达原则。
1地域性表达及其对建筑工程设计的价值
1.1地域性表达的概念与要素
地域性表达是一个非常宽泛而综合的概念,其所表达的地域空间范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局限,可以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村落;而其所体现的要素也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精神上和文化上的,也可以是自然地理和资源上的,更可以是建筑型制、材质和装饰材料上的,最后还可体现在该区域的人群及人的情感和生活习惯等方面。总之,地域性表达是建筑所在区域具象与抽象特色的彰显,是在其他区域不被复制和移植的独特生活内涵,更是该区域思想、意识、过去与未来期望的集中体现。
1.2地域性表达在建筑设计中的价值
设计本身就是科学,系统的设计理论与经验基本上是对人思想和精神的个性化表达,因此设计的生命力往往就体现在了解其中的个性感和精神感的表达程度。而地域性表达就是要让建筑工程设计跳脱出普适和机械的窠臼,将建筑与地域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人文、科技等紧密相连,从而不仅能够借鉴地域传统建筑的设计精华,使其更加适应建筑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带来建筑质量和功能性的有效提升;也更能彰显区域建筑的的独特魅力,达到区域人文艺术的合理表达,进而作为区域文化阶段性的传承和延续,实现建筑设计价值的多维度提升。
2建筑工程设计当中的原则
2.1全面性建设原则
在建筑工程设计的时候,设计师要用长远的眼光去对待自己的设计方案。若需建筑工程具有独特的地域性,从设计方案开始,不仅要考虑当地实际的人文特点以及生活习惯,还要对地理位置及气象状况等进行实地的考察,考虑到这些客观的因素再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不断的设计、修改、完善,同时结合客户需要对建筑工程结构的特性进行完善。在建筑工程的全方面得到保障的时候再对局部的细节逐步改良,以此来保证设计方案在进行具体实施后功能完备、结构完美,使其可以经得起推敲。
2.2万物唯人为贵原则
一份好的设计方案,无论它有多完美,都是要服务于人的,所以在设计建筑工程方案的时候要始终坚持万物唯人为贵的原则,来更好的实现现代地域性建筑工程的设计特点。要实现该原则就要遵守以下几点:①设计方案要充分体现出客户对于方案的需求,包括结构特点、功能要求、外部美观、使用材料的经费等个性化要求;②设计方案还要考虑到客户的应用要求以及可以承担的价格区间;③还要结合施工方的施工能力,保证施工水平在施工团队的能力范围之内,这样有利于施工方进行作业,保证施工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3坚持循环利用
在我国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时期,设计师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倡导,在设计建筑工程方案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最好使用当地的现有材料,同时可以节约交通运输成本与购买成本,减少了客户不必要的经济消耗。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可使该建筑达到使用时间之后将材料进行回收加工再二次利用,减少浪费,避免不必要的经费开支。
3建筑工程中的地域性表达
3.1建筑立面及道路设计的地域表达
对于建筑立面及道路等建筑附属结构的地域性表达,往往需要抛却整体型制向地域性靠拢的设计理念,而应从具有典型特色的文化细节,如建筑雕花、自然装饰、民俗物件、生活场景片段呈现等进行立面的地域性表达,不仅可以避免单一建筑型制的同质性和可复制性带来建筑设计个性化美感彰显,更能实现建筑文化感和人文情怀的多维度发散,使得建筑更具系统性和文化立体感。此外,对于建筑立面的感官表达还应通过建筑材料本身的色彩搭配、立面色彩粉饰的艺术彰显等实现建筑美感与地域特色的有机表达,从而给予人们视觉上足够冲击与享受的同时,带来人文精神具象、抽象地多重传承。
3.2建筑材料地域性的表达
建筑形成的基础是建筑材料,其也受到了建筑工程的地域性原则的影响。随着我国各地域建筑长时间的发展,在建筑过程中,各地都或多或少的采用了具有地域性特点的建筑材料,有些地域性建筑材料的运用不但完美的保持了其原有的建筑特性,并且还经受住了其建筑地域的环境的考验。在这方面,我们值得参考陕西地区的建筑材料的运用特点。西安是历史上闻名的古都,因此在现在的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要明显的考虑到其城市的文化底蕴以及历史沉淀。在西安,为了满足复古建筑设计的要求以及追求古朴、大气、宁静的文化底蕴,在建筑材料的采用上,这里的建筑工程设计选用了青灰色砖、金属和玻璃三种材料,并使三者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利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完美的体现出了传统建筑之美。在传统建筑中,瓦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我国对于瓦片的使用,追求的就是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呼应;在现在的建筑工程设计中,瓦片被应用到了漏窗的设计中去,使得瓦片的曲线特点得到了完美的利用,并且与地面的水波相呼应。在当前钢筋混凝土材料大范围利用的大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房梁开始逐渐的取代木结构房梁,虽然这种改变使得建筑安全系数得到了提高,但是却使建筑形式变得更加生硬,很多建筑工程项目都丢失了其地域特色。从国际建筑材料运用技术上来看,钢筋混凝土材料得到了大范围地开发利用,是由于钢筋混凝土的塑性能力强并且结构稳定性高,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可以开发出更多不同形式的建筑。例如:日本的清水混凝土的应用使得混凝土的色泽、质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且在设计过程中,把混凝土结构墙体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其具备了温暖及感性的特点,展示出现代材料与结构的结合也能达到建筑的地域性特点。
3.3建筑工程剖面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①剖面设计与当地地形的结合。地域性建筑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建筑与所在场地的结合。平面设计要顺应地形,剖面设计要结合地势,两者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丰富且富有特色的空间形式。一些建筑,由于地形或竖向空间上的原因,其剖面设计通常与场地的竖向设计融为一体。②现代建筑剖面设计过程中,当地传统建筑空间形式的表达。借用地方建筑中特定意义的空间模式是建筑地域性创作中常用的手法,因为这类空间一般在特定地区和民族中具有独特的心理意义。
结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也是我国各地域建筑风格各不相同的原因。所以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时,要充分地结合当地的地域性特色,将地域性特点与现代建筑融合在一起,将建筑工程设计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紧密联合在一起,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建筑道路来,为地域性建筑的不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海琼.探析现代建筑工程设计的要求及其地域性表达[J].建材与装饰,2017(36).
[2]彦涛.浅谈现代建筑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地域性表达[J].环球市场,2017(22).
[3]胡桢.房屋建筑设计的要求及其地域性表达[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