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护理工作的开展当中,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手术患者49例,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干预,对比护理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本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护理前,且接受护理干预后的护理质量高于护理前,护理前后患者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无感染发生。结论:急性胆囊炎手术选择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感染率,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术;综合性护理干预;急性胆囊炎;感染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多在女性群体中发生,其中30~50岁的患者多发病,发生与脂质代谢障碍以及胆囊的排空障碍存在一定的关系,临床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方式。手术是一种临床治疗方式,通过手术器械的方式进行治疗,因此会对人体产生的创伤,但是具有高效快速的作用特点,能够增强疾病的根治率手术切除胆囊时需要配合护理干预措施,否则可能导致细菌感染严重影响预后[1]。我院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胆囊炎患者,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手术治疗患者98例。纳入标准:资料完整、符合手术指征、家属监护。排除标准:精神功能障碍、临床资料缺失、无家属监护。男30例,女19例,年龄20-72岁。 随机分成参考组和实验组,每组例数相同。参考组,男17例,女32例;病程1-10d,平均病程5.6±2.7d;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55.0±3.1岁。实验组,男18例,女31例;病程1-9d,平均病程5.4±1.34d;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57.3±4.0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1.2方法
本组患者则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做好术前准备
在患者实施手术前,应对手术室环境进行消毒,在患者麻醉时应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6摄氏度-27摄氏度[2],护理人员在进行手术前,应准备完善手术相关器械,避免遗漏情况,检查器械是否为有效期、密装是否完好、消毒灭菌是否合格等,控制手术室人员进出次数,保持手术室空气流动清洁。
1.2.2手术中综合性护理干预
术中应遵循无菌操作,采用最大范围的防护屏障:操作者规范着装:戴口罩、帽子、戴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按照外科洗手法或者消毒剂擦手,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使用覆盖患者全身的无菌洞巾[3]。根据术前拟定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开展护理服务,随时观察患者切口渗出情况、生命体征情况,做好护理记录。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包括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做好预防性抗菌、抗血栓用药,加强保温做好体温监测,保持患者中心体温>36℃,以及控制性输液,补充平衡盐晶体液等。
1.2.3术后手术切口评估
对患者进行正式护理前需评估患者切口,了解患者切口部位、切口大小及切口深度。通过切口评估来对切口周围的组织存活情况进行判断,切口的皮肤情况可以采取颜色评估,包括粉红色、红色、黄色、黑色等,同时要观察切口附近的渗出物,包括气味、颜色、渗出量等。进行切口评估后根据切口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同时要注意对患者的潜在疾病以及原发性疾病进行治疗。
1.2.4综合性护理干预
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常规吸氧2h。需注意患者的呼吸频率变化,观察面色、神志以及有无咳嗽、胸痛、等症状。严密监测病情变化监测患者生命体征[4],连接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护士需要告知患者多卧床休息,确保睡眠质量。同时重视观察患者切口变化,给予患者保暖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药物,观察渗出物颜色、性状等,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对于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长时间住院患者重点关注。
1.3临床观察指标
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评价表,<60分不满意,61—85较为满意,>85分为满意;总满意度=较为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SPSS21.0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n(%),X2检验;(±s)代表计量资料,t值验算。P<0.05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患者满意度情况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
表1 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n(%)
2.2 术后感染情况
实验组患者术后0例感染,参考组术后3例感染,感染发生率6.12%,两组感染发生率显著差异,X2=20.14,P<0.05。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发病基础是胆囊管梗阻,发病以老年人或饮食不规律的人群为主,出现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疼痛感,通常由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引起。急性胆囊炎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采取手术治疗,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为降低术后感染率,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次研究中采用了综合性护理方式,按照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围手术期阶段,对患者采取术前准备、无菌操作、切口评估、保暖护理等多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干预的全面性,有利于有效预防术后感染发生,通过切口评估提高护理干预的针对性,加强对重点人群监测[5],做好各项护理措施,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
综上,急性胆囊炎手术选择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感染率,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崔丽玲.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改善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03):156-157.
[2]张培华.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31(01):197-198.
[3]吕新月.手术室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3):179.
[4]王娟,刘文泸,吴彦.手术室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0):158-159.
[5]张进.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的护理效果观察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9):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