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投标投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张鹤
[导读] 摘要:公正、公开、高效的建筑工程招投标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120
        摘要:公正、公开、高效的建筑工程招投标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目前招投标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串标、违法分包、评标办法不尽合理、资源浪费等问题,需要管理者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选择科学的评标办法、推行电子化建设等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运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合理化
        1.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的阶段划分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基本上都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一般来说,建筑工程招投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其中每一个阶段的工作都会影响到整个招投标工作。
        1.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招标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建筑工程的招标方式、合同类型、合同数量,然后根据所采用的招投标方式、合同类型,编制相应的招投标文件,作为招投标工作的具体指导。招投标文件编制出来之后,需要报请上级审定,与此同时,还应该编制资格预审文件,报主管部门进行审定。
        1.2招标阶段
        招标阶段开始于资格预审,到开标为止,该过程的各项工作最为重要,对招标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招标阶段,招标人员需要发售资格预审文件,经过审查之后,确定合格的投标人名单。投标人名单确定之后,发售招标文件,并组织现场考察和标前会议,回答投标人所提出的问题。最后一项工作是接受投标书和投标保证金,并组织开标工作。
        1.3评标阶段
        在进行评标之前,首先应该检查投标书是否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同时,投标人按照投标价计算得分,并且还需要对投标单位的施工人员素质、施工设备、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评审,经过对比分析之后,最后定出1—3名中标候选人。当评标结果得到评标委员会同意之后,还需要要求中标候选人进行答辩,并最终确定中标人。中标人得到确定,并经过报请上级备案之后,就可以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和中标人进行谈判,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内丘县市政建筑有限责任公司董荣荣摘要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一般采用招投标方式进行,这样能够选择最优施工单位,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建筑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今后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做好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需要加强招投标制度建设、保证招投标信息全面和准确、做好资格预审工作和保密工作,严格评审并加强监督和管理。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建设;资格预审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中标单位应该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
        2.招投标管理工作中的难点
        2.1对滥用职权、串标、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的规范机制不够完善
        在招投标过程中,作假、陪标、串标、抬价现象仍然存在,严重违反了公开招投标的公平、公正及公开三原则,导致权利寻租行为的产生。例如,某些建设单位在招投标前将建设工程内定给某些施工单位中标,暗中敲定施工队伍后,由内定的中标单位联系多个投标单位前来陪标,制造公开招标的假象。一些不具备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借用其他企业的资质投标,中标后再转包、分包,从而谋取利益。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导致工程建设质量低劣,并且使建筑单位的利益受到损害。然而,有关这些行为的监督管理机制却不够健全,难以对上述行为进行有效制约。
        2.2缺乏公正、合理、准确的评标办法
        我国尚未建立比较完善的专家库系统,评标人员缺少专业化培训,有些地区还不具备信息化评标系统,容易导致评标人员专业素质缺乏、职业道德水准不高,评标结果有失公正。在判断其报价是否低于成本价时缺乏相应的、可靠的、公认的依据,使评审结果的可信度、公允性降低。对于技术标的评价没有一个定量的标准,议标的现象仍然存在,致使一些施工单位有意对评委施加影响,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中标。


        2.3招投标电子化尚未普及,资源浪费严重
        目前,有些地区尚未采用信息化、电子化的管理模式,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据统计,施工单位每年用于投标的费用不低于年度新签中标合同额的。在投标过程中,投标单位为了突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盲目攀比,制作大量图纸、投标文件等,拉高投标文件制作的外观质量。而一旦施工单位未中标,这些文件都必须作废,造成资源的浪费,加大了建设方和施工单位的成本。
        3.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3.1加强招投标的制度建设
        建立招投标备案制度、招标文件和标底审查制度、投标单位资质审查制度、招投标结果公示制度、招投标投诉制度等等。实行招标人对招标过程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避免虚假招标、围标串标现象的发生,规范招投标的各项工作。
        3.2保证招投标信息全面和准确
        目前招投标信息的发布主要通过网络发布,这样能够保证潜在中标人快捷和平等的获取信息。但是,网上发布的信息也存在着缺陷与不足,信息格式比较单一、篇幅有限、可选项较少、能够承载的信息量有限。此外,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还会导致招标人在招标之前准备不足,缺乏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未能全面了解建筑工程的真实情况,进而盲目的参与招投标工作。因此,应该发布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加强管理工作,让参加招投标的单位能够全面获取信息,并制定可行的方案,更好的参与到招投标工作中。
        3.3做好资格预审工作,保证施工单位符合要求
        资质预审主要审查投标单位的设备、机械、人员、管理、财务等情况,保证这些内容符合资质,满足工程建设要求,随着招投标工作的发展和进步,在资质审查工作中越来越重视审查投标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社会信誉度等内容。资质审查不仅能够减少招标人在招标期间的工作量,还有利于工程施工和管理工作。
        3.4注重采取保密措施,严格做好保密工作
        保密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做好保密工作。投标人不得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的投标人名称和数量。在招标的实际工作中,例如现场踏勘、标前会议等工作中,不得透露任何潜在的投标人名称和数量。为了避免在这些场合提及投标人名称,如果必要的话,应该以投标单位被授权人的姓名代替,在签到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做好保密工作。
        3.5严格专家评审
        目前,评委专家主要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选择,这样能够保证评标的公正性,但是,专家对自身专业之外的问题不大了解,难以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评定,影响评分的公正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健全经济类专家评委库,聘请高级经济师、审计师、注册造价师等作为评委;招投标管理部门可以对专家库进行类别的划分,考虑从不同类别专家库中抽取专家名单,保证评分制度全面和合理;适当延长评委会的工作时间,以更加全面了解和熟悉招标项目的技术难度、特点,投标人的技术方案等内容,增强评分工作的深度和精度,保证评标工作合理,选择最优的施工单位。
        3.6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针对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强化招投标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惩处力度,净化招投标工作,遏制腐败行为,促进建筑工程招投标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充分发挥管理机构的监管职能,规范招投标行为,选择最优单位。
        结语
        一个健康的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规范有形建筑市场,加强招投标管理,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针对当前建筑市场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监管制度,建立问责机制,选择科学、规范的评标方法和程序,推进电子化建设,由此才能更好地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提升招投标管理工作的质量不断规范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活动。
        参考文献:
        [1]何静澜.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探析[J].山西建筑,2010(27)
        [2]杨莹.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