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大数据在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中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刘斓艳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给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广西泰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给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本文主要阐述了环保大数据在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应用意义和在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环保大数据;环境污染;防治管理
        随着全社会范围内对于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正大力发展大数据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应用,同时环保部门还全面开展了环境统计、环境规划、环境标准、污染源监控、监测环境质量等活动,并积累下大量数据。环保大数据拥有巨大数据价值、多样数据类型、快速数据流动、海量数据规模等优势,对于环境污染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一、环保大数据的应用意义和要点分析
        1.提升环保大数据的应用价值
        环保大数据能够加强数据之间的融合性和关联性,同时利用这些性质使环保数据产生新的价值和提升使用的效果,从而为环境质量的提升和防治管理奠定基础和数据支持,环境防治管理的过程可能出现一些环保数据,如气象数据、空气质量数据和气象监测数据等,这些数据的简单结合并不能为环境防治管理提供最佳的参考,而是应该构建新的数据模型,将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结合,保证其环境防治管理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在构建数据模型的过程中可以将物理、化学和气象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提升数据的精确性和实用性。
        2.创新思维
        想要充分发挥出环保大数据的价值作用,需要通过一种开放性思维接受大数据。比如在防治大气污染的过程中,可以向全社会范围内开放监测数据,提高公众的知情权,将各种数据引入到环保领域当中,政府创建空气质量公共平台,创建科学机制,鼓励、引导企业或个人设备融入整个环保监测网络当中,为官方监测提供有效补充,并将空气质量信息传播给观众。可以预测到,未来将会出现大量车载监测设备和穿戴式监测设备能够融入空气监测网络当中,有效解决当下,监测点密度不够的问题,并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合理矫正。
        3.环保大数据的共享
        可以有效提升环境污染防治管理效率环保大数据的应用依托于互联网科技以及数据技术的发展,为环境污染防治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环保大数据的共享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问题联网,找到环境污染问题的共性,集中针对问题作出分析与处理,以此提高环境污染防治管理效率。另外,环保大数据的共享可以为污染严重地区提供真实、可靠的防治管理经验,汲取国内先进的环境保护防治管理理念和方法,改变当地的环境污染问题现状,加强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管理力度,实现环境污染问题的全面防治与管理。
        二、环保大数据在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1.加强环保大数据与互联网和媒体新技术的有效融合
        环保大数据在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中的应用要充分与互联网和媒体新技术进行有效融合,以此对环保大数据的传播方式进行革新,将传统的单向数据传播方式转变为双向的数据传播方式,从而扩大环保数据的传播范围以及传播时效性,提升环保大数据在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所以,环保部门应该不断加强部门内部的技术革新以及设备更换,建立符合环境污染防治管理现状的综合性数据服务平台,为环保数据的传播与应用提供展示平台,通过对环保数据有使用需求的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数据平台进行自行下载以及查看。

另外,环保大数据在互联网和媒体技术的支撑下可以进行交互式的全面传播,受众可以利用手机APP、电脑软件等媒体终端设备去获取对自身有用的环保数据信息,并可以利用计算机或者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平台内的互动交流,环保部门可以借助媒体平台等向民众宣传与环境污染有直接关联的环保大数据,让更多的民众能够清晰、正确的认识到环保大数据在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中的重要意义,提高民众对环保大数据的重视程度,进而提升对环保大数据在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资源的共享
        我国环境污染防治管理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为了从整体上改进我国的环境问题,需要各个地区的部门共同协调来完成,并且在各个部门进行协调工作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也在逐步的增大。为了使各个部门工作具有一致性,在这种情况下大数据的共享要求在逐渐的增大,在以往环境污染防治的过程中,由于环境数据较大,因此没有形成较为整体的环境数据资源共享体系,但是随着大数据在我国防治污染管理中的运用,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来创造一个共享平台,真正的实现环保数据的共享。并且在我国环境污染防治管理的过程中,运用环保大数据来将环保信息进行有效的收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些环保部门的治理成本,与此同时,在大数据应用于我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时,政府部门为了推动该地区环保产业的发展也加大了对该地区环保大数据平台体系的建设,使得该地区的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得到了有效的创新,进一步的深入挖掘大数据在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中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在环保大数据应用于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中,一定要凸显环保大数据的共享性特征。
        3.动态分析污染物排放和演变过程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发现污染源,可以通过数值源过程分析和追踪技术对重污染环境下,污染物演变规律和污染物分布状况进行模拟计算,并对各个重污染典型环节中污染物演变规律、各种污染物来源对于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对污染物来源、浓度进行跟踪、解析。结合污染源所处区域以及污染物种类追踪各种类型的污染源,污染源具体包括单独排放类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通过区域和种类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更加全面系统地分析特定污染源。此外,促进化学模式和物理沉降的有机结合,将污染区域和污染物变化状态准确传递过来。对机动车的污染排放实施动态分析,并对交通控制措施进行准确评估,提高机动车排放效果,改造路网环境,降低机动车污染的影响。以人口出行数据和地图数据为基础,对交通流实行准确、快速仿真,兼容多样化的机动车排放模型,对交通污染排放源实施动态更新,并对机动车的污染状况实行量化分析,方便对相关交通政策进行准确评估,对道路建进行量化,优化交通运行,改造旧道路,从而控制机动车的污染排放。
        4.健全监测网络和体系的建设,提升环境污染防治的效果
        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城市中人口的增多,而城市人口的增多和分布情况的改变使原有的环境监测点和监测网络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和环境监测的需求,不能全面体现城市环境污染变化情况。为此,应该重视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重视建立完善、高密度和全方位的环境监测系统和网络。在监测网络的建设中,不仅有固定和移动的监测点,同时还应该有遥感监测和无人机监测等,只有这样才能对城市环境变化的情况进行二十四小时间断的监测。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监测之前调查环境监测的需求,结合互联网智能化、关联性和传递性的特点建设全方位的互联网监测平台,从而能够真正的发挥监测手段、监测设备和监测点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环保大数据在我国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作用也越加突出。为了保证环保大数据能够在环境污染防治中有序的进行,相关数据部门一定要根据环保大数据的特征来构建相关的模型,从而提升环境污染防治管理效率与质量,促进我国绿色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灵.环保大数据在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中应用探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1):149.
        [2]王晓东.环保大数据在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中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9):22.
        [3]薛思怡.环保大数据在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中的应用浅析[J].智能城市,2019,5(17):145-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