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桥梁防水对保证结构性能、避免水损害和延长结构寿命都有重要意义,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水层施工技术,并严格执行各项规范,以保证防水层施工质量,发挥应有的防水效果。针对某道路桥梁工程实际情况,对其防水路基面(防水层)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内容包括表面清理、抛丸、检查、表面缺陷修复、防水层施工、质量验收等,并提出施工注意事项,为类似道路桥梁工程防水路基面(防水层)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防水路基面;路基面施工
1公路工程防水施工的重要性
防水施工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该项工作在整个项目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1.1增强防水层与路基面层之间的黏合力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为增强防水层路基面结合力,需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二者黏合力,并将路基面上的混凝土土浆及时清理干净。作为施工人员,要增强质量控制意识,把握施工技术要点,确保防水材料质量合格,重视防水涂刷材料和防水卷材质量检测和验收。确保每道工序质量合格,增进防水层与路基面层之间的黏合力,使其有效发挥防水作用,为公路工程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1.2提高公路工程的防水性能
混凝土是路面施工的基础性材料。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再加上受自身性能、自然环境、车辆荷载等综合因素影响,混凝土会变得干燥、固化,进而产生裂缝和裂痕。对此,施工和养护人员要增强质量控制意识,根据裂缝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从而避免裂缝数量增多,防止裂缝面积扩大,确保车辆安全行驶[1]。例如,在路面防水施工中采取打毛处理措施,能让裂缝变得更加清晰,然后按要求进行防水处理,有利于提升公路工程的防水性能。
2道路桥梁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
某道路工程起迄桩号为K0+827.850~K13+343.228,线路总长约13.286km,路段中设有桥梁,均做防水路基面。所谓路基面,原本指的是路基顶部表面,包括道床覆盖部分与两侧路肩,其作用为铺设轨道与在路肩上设置有关标志。可见,这里提到的路基面意义并非如此,而只是防水层,故以下将防水路基面简称为防水层,并对防水层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
2.1表面清理
表面清理是进行抛丸之前的重要工序,是指使用清洁剂和相应的工具对表面进行清洗,去除污迹与附着物,避免污物在抛丸时对磨料造成污染,同时还能使经处理后的表面达到洁净,确保桥梁铺装层和基体表面能够良好结合。
2.2抛丸
(1)利用多个抛丸机沿直线方向连续抛丸,以施工工艺试验结果为依据对抛丸施工进行严格控制;对于施工所有抛丸机,其单幅清理幅宽不能小于80cm。(2)抛丸机相邻两次作业的车道,需要有3~5cm宽的搭接,结合工程特点与施工要求,对设备进行合理的调节,确保搭接处和整体抛丸后得到的效果完全一致,未留下明显痕迹。完成抛丸后的表面应保持平整,没有高低差等质量缺陷。(3)根据表面所在区域与浮浆层层厚,确定适宜的抛丸深度,并结合施工要求实施二次或更多次的抛丸,通常情况下,深度为2~3mm。(4)抛丸后的表面应有适当的露骨率,通常要达到20%以上。然而,因浮浆层层厚未能达到均匀,施工中在深度超过3mm后露骨率也有可能达到20%,为了使抛丸后的表面达到平整,不允许继续加深,否则会对基体质量造成很大影响[2]。(5)对于无法使用抛丸机进行抛丸的部位,需要由人工进行抛丸处理,使用手持装置。
2.3检查
根据施工质量要求,对抛丸后桥面进行检查,通过检查确定各项质量指标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包括粗糙度与清洁度。通过检查发现缺陷时,应立即处理,以免产生严重的病害与事故。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开始下一道工序的作业。
2.4表面缺陷修复
抛丸完成后显露出的缺陷若对桥面板整体质量有影响,则要采用有效方式实施修复处理,如找平、灌注和压注,以此有效消除隐患。具体的修复材料要以缺陷类型及严重程度等为依据确定。完成修补后,还要对部分位置的表面实施真空抛丸,以处理修补过程中产生的杂质与浮浆。按照设计与施工要求,做好防水层施工。后续施工需在抛丸完成后立即进行,否则抛丸表面很容易被污染[3]。
2.5防水层施工
(1)涂料在允许的情况下应多涂几遍,涂布新的一遍时要确认上一层达到干燥。涂料收头除了可以采用多遍涂刷方法,也可使用专门的密封材料将其封严,并在涂层当中增设一道胎体。若需要设置增强材料,则需要在涂布的同时进行设置,胎体应保持平整,没有气泡,同时和涂料之间紧密粘结。在胎体上进行涂料的涂布时,需确保涂料完全浸透整个胎体,且覆盖完全,避免外漏[4]。(2)防水层必须覆盖整个桥面,在防水层施工中,可使用同步碎石封层施工装置对改性沥青进行均匀喷洒,喷洒量按照1.2±0.2kg/m2的范围控制,同时通过预拌碎石的均匀洒布形成保护层。对于预拌碎石,它是使用改性沥青通过预拌制成的,油石比在0.5%左右,温度在150℃~180℃范围内,其洒布面积率应控制在50%~55%范围内。将预拌碎石洒布好后,还要用轻型机械将其压实。(3)改性沥青统一在拌和站当中实施加热,运输时利用洒布车自带的加热系统保温,使沥青温度满足施工要求。在喷洒沥青的过程中,洒布车应匀速行驶,并保证喷洒量的均匀性,确保整个洒布宽度上的沥青分布达到均匀。对于边部等采用洒布车无法喷洒的位置,应由人工进行补涂,直到沥青实际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2.6质量验收
(1)在清理干净后开始第一遍喷涂,确保涂料可以渗入至桥面上的毛细孔当中,以提高粘结力。(2)第一遍喷涂的涂料稍干后进行第二遍喷涂,如果第一遍喷涂的涂层没有干燥而直接进行第二遍喷涂,则会产生起鼓。(3)在第二遍喷涂的涂料干燥后进行第三遍喷涂[3]。(4)每一遍喷涂作业都应达到均匀,且不能存在涂料堆积和漏涂的情况。(5)在喷涂过程中,应指派技术娴熟的工人负责,期间严格控制喷涂量,使防水层层厚保持在0.5~0.7mm范围内。(6)在喷涂施工中应注意防止造成污染,在防撞栏等部位需要安装挡板进行遮挡。
2.7施工注意事项
在防水层施工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下承层的表面必须清扫干净,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后续施工[4]。(2)在施工开始前应查询天气预报,如果气温在10℃以下,或有大风、大雾、可能降雨等情况时,都不允许施工防水层。(3)在使用防水涂料之前应将其搅拌均匀。(4)施工中不可乱踩还没有干燥的防水层,并防止尖锐的物体将工作面破坏。(5)在防水层的施工结束以后,需在铺装层施工开始前严防人为因素对防水层造成破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桥梁防水层施工是桥梁防水重要内容,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桥梁防水性能,如果防水层质量不合格,无法正常发挥应有防水功能,将使结构受到水的损害而产生各类病害。目前该工程的防水层施工已经顺利完成,经检查确认防水层施工质量合格,所用施工技术合理可行,值得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鲁林.关于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26):158-159.
[2]龙秀红.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施工技术措施[J].交通世界,2019(24):22-23.
[3]关心天.解析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J].科技风,2019(23):135.
[4]张杰.道路桥梁施工中防水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7):115-116.
作者简介:
皱志宏,男,从事专业是道路桥梁,身份证号:44018219841218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