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源保护地污染问题及治理途径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罗丽
[导读] 摘要:水库作为人们饮用水源重点保护对象之一,水库饮用水源地的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巨大便利,同时对促进国民经济良好发展有重要作用。
        45051219870823XXXX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水库作为人们饮用水源重点保护对象之一,水库饮用水源地的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巨大便利,同时对促进国民经济良好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水质安全是水库管理的重要方面,其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此提出水库水源常见的污染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水库水源保护与防治对策,加强水库水源和水库生态的保护,实现水库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饮用水源保护地;水库管理;污染问题;治理措施
        一、饮用水源常见的污染问题
        1.生活垃圾污染
        目前人们的聚居较为分散,大多沿河道周边都有村庄以及个别居民,且部分居民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对环境保护意识差,导致直接将污水和生活垃圾倒入水库或水库边缘,影响水库水的质量。此外,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使得水库周边畜牧养殖户较多,尤其农户散养情况更为普遍,养殖户将畜禽粪污未经处理直接随意排放,极易导致水库周边出现严重的污染问题,尤其富含营养元素(磷、氮等物质)的废弃物直接排入库区,会对当地环境和水库水质造成严重污染。
        2.工业导致污染
        在水库水源的污染中,工业污染占据很大的比例。工业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与生产污水等,是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与废液,它们往往含有工业生产的用料、生产中间的产物和副产品等。水体主要的污染源是工业废水,且呈现出量大、面广、构成复杂、污染物含量多、毒性大和处理困难等特点。比如,矿山和电力行业的废水含有无机污染物,造纸、印染和纺织等行业排出的废水多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随着我国工业活动的日渐增加,重金属的生产与使用也明显增加,导致湖泊和河流中出现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这类污染处理往往需要高成本和大投入。
        3.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及农药污染
        水库周边区域,由于拥有水库丰富的水源优势,使得农业尤其是种植业发展较多,但在农业生产中,存在普遍大量使用化肥的现象,而且农户使用量最大的肥料为氮磷钾肥,加之一年内多次撒施化肥,导致水库水质富营养化,从而影响水质和周边环境。此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上,农户大多使用化学防治方法,药品主要为除草剂和杀虫剂,有一部分为高毒高残农药,因此也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周边及水库的污染。此外水库周边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农田耕作质量下降等问题。
        4.养殖业导致的污染
        在水库水源的污染中,内源污染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十分迅猛,特别是网箱养殖,其中水污染问题也较为突出。通过网箱投喂导致饵料过剩,鱼类粪便在水底的沉积每年都会增加几厘米厚度,虽然这些污染物通过风浪的冲刷可以消除,但这种作用比较缓慢,会使水质出现恶化和鱼病蔓延等情况。在一些水库区内,常常会有一些客船、运输船或渔场的捕捞船等,水库内的机动船只也会导致石油类指标超标,或者船只出现事故,也会造成柴油泄漏,对水库的水质造成影响。


        二、水库饮用水源保护以及治理措施
        1.加强水库污染物处理力度
        如若在水库的生态环境影响范围内存在化工业排污点以及作坊等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场所,水库管理人员首先应当在获取证据之后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勒令企业以及作坊尽快整改,对于拒不改变的应当强制拆除处理,同时发布相关规定,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向水库中或水库周边生态环境影响范围内排放、投放污染物;在水库的水源区域或周边区域禁止进行畜牧业养殖活动;严禁在水库周边水域范围内进行炸鱼以及电鱼活动影响水库渔业资源,使水库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禁止任何人采取任何方式以及任何理由在水库流域以及附近流域内投放非本地鱼种以及其他水生生物,避免出现生态物种入侵,进而影响水库环境以及周边生态环境。
        2.大力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库区周边居民意识
        应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如报刊、网络、电视、手机信息、自媒体、制作宣传册、设置警示牌和宣传标语等,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以及做好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和重要意义等,以便让库区周边群众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营造良好氛围,杜绝污水、生活垃圾以及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从而共同发挥保护水库周边生态环境的作用。此外,应提高水源地环境信息公开程度,环境和水质监测部门定期向公众公布相关监测报告,从而维护公众的知情权。
        3.做好水库内水环境的整治
        水库内水环境的整治,主要采取水库清淤和清水养鱼等措施。水库的清淤是清除水库内含毒、有害及高营养盐等表层的沉积物质。一般在枯水期时,水库的水位比较低,这时应实施清淤。在水库的涨落带区域,原有的植被会遭到周期性的淹没,呈现生长不良和枯死等现象,在清淤后,可在库周的涨落区域湿地及滩地内进行耐淹植物的种植,这样不仅能够清除携带污染物的水体有机物、营养物质、有毒物质、入库的泥沙,还可以实现对人类活动的阻隔,减少对水库水体的影响,为鱼类及鸟类提供栖息场所。在清水养鱼的措施中,主要采取人放天养法,来控制藻类的过度繁殖,并对水库水质进行净化,同时通过相关技术,对鱼苗投放结构进行科学调整,增加库内鱼体,使其具有合理的比例。对藻类进行滤食,避免出现水体富营养。
        4. 提倡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业方面污染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尽可能多地使用沼渣以及农家肥等肥料;科学指导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普及绿色防治病虫害技术,尽量做到农业无公害化生产。首先,应指导和发展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引导并推荐农民使用生物有机肥等绿色肥料,同时规范施肥方法。其次,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法。作物种植可以优化种植模式,合理轮作、套作或者间作;同时,推荐使用抗病、抗虫品种;在虫害防治上,推广使用机械治虫、生物治虫或者沼液治虫等技术,尽量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再次,应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助于土壤降解污染物,减少有毒物质的积累,进而净化环境。
        三、水库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方法
        一般水库水源地相邻都会出现公路建设,因此一旦在公路路段出现运输化学原料或者运输石油类车辆事故,就会导致柴油、液氨、粗苯等毒害物品进入该水库水体,出现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如对于突发性油类污染事件,可以采用化学加物理方式,在应用围油栏等物理回收工具的基础上,利用化学分散剂,将油污分解为若干个微小油滴,降低大面积油污处理难度;对于有毒有机物质,可以采用活性炭加氧化分解的方法,将该水库水源地水体内存在的农药、苯系物、酚类污染物去除;对于生物污染物质,如藻类、微生物超标等,可以采用除藻剂加强化混凝剂,对原水内微生物、藻类污染物质进行处理;而对于突发性重金属污染事件,可以选择混凝沉淀加吸附的方式,有效去除流动水体或者非流动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质。
        结束语:
        现如今,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水库饮用水源经常出现污染情况,这对水库生态和供水质量都造成了严重影响。相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有效的保护和防治对策,加强水库水源和水库生态的保护,实现水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宪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J].科学中国人,2019,(24):44-45.
        [2]侯俊,王超,兰林等.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法规体系现状及建议[J].水资源保护,2019,(25):79-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