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利县自然资源局与城乡规划中心 黑龙江七台河 154500
摘要:大多数农村地区在开展农业产业的经营工作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农民没有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种植工作的方式存在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无法满足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同时,农业种植工作的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影响着工作质量及效率。在这种情况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工作的应用优势逐渐突显出来。而本文就主要结合集体建设用地的基本操作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展开相应的分析,并明确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城乡规划之间的关系,积极展开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创新研究工作。
关键词:用地流转;土地使用权;城乡规划
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新时期我国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从实际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村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通过农业经营产生的收入。不过,个体经营的模式无法创造更多的收益,而且还存在农作物种类选择方式及种植管理工作不科学的问题。因此,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工作的应用价值就逐渐突显出来。
一、当前农村用地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农村发展建设过程中,目前的用地矛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合理养地
结合实际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来看,目前许多农民文化水平比较低,在进行农业生产种植工作时,过于注重依靠个人经验,没有掌握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尤其是缺乏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工作观念,只关注于如何增收和创收,在种植环节中,经常出现农作物的连作情况。导致土壤酸碱度失衡,营养价值流失。同时,也会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下降,因此,如何进行科学的用地管理工作,成为了农村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
2、设施建设问题
农业种植工作涉及到对机械设备的应用,目的是降低人力资源投入,提高种植工作的质量及效率。而大多数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存在资金周转不通的情况,因此,在进行用地管理工作时,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另外,从集体建设用地的运行情况来看,由于集体本身的公共资金有限,在农业税费取消以后,又缺乏有效的收入来源,而政府的规划建设管理因为种种原因也没有深入农村,导致村庄基础设施配置和人居环境状况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即使在那些依靠土地和物业出租有集体收入的村庄,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其公共收入用于分红和公共服务性支出以外,也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使用。所以,对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往往也显得非常困难。
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应用优势及操作流程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指集体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流转、同权同价。
1、应用优势
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工作,可以通过将土地集体承包给农业龙头企业的方式,让企业进行集中经营。结合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其可以发挥出土地的最大使用价值,保障种植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关键环节。而且,推行集体土地流转,确立农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财产权地位,不仅使集体土地体现了市场价值,农民集体因保有土地所有权还将不断享有流转收益,使失地农民有了生产、生活保障。因此,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有利于消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有利于保障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2、用地流转方法
在城乡结合部,通过宅基地置换,可促进分散农村居民点从自然形态向规划形态转变,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全面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同时,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转型的过程中,农业管理部门还需要合理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及地理环境条件,分析如何拓宽产业链结构。比如,发展旅游业。另外,还应当重点完善集体资产、集体积累的处置办法,将集体土地流转中取得的土地所有权收益纳入农村集体财产统一管理,用以解决集体成员的医疗、卫生、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在整个工作环节中,农村管理部门都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重点关注如何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环节中,切实提高农民群体的个人经济利益问题,这是推动用地流转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前提。
3、相关注意事项
建制镇和农村居民点是我国建设规划管理最为薄弱的环节,许多地方的城市规划往往更多地注重城市中心区建设用地的需求和布局,而城乡结合部和村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较弱。因此,确立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成为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关键。在这个环节中,农村管理部门应当充分结合国家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制定的管理政策,建立健全的管理结构体系,规范用地流转行为。尤其要注重于解决收益分配的矛盾和农业种植工作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问题。
三、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城乡规划的关系及发展前景
1、关系性分析
通过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尤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能从源头控制农用地转用,使农村居民点过高的人均用地水平降下来,避免造成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使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佳目标。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城镇发展的用地问题,并从宏观上控制和引导集体建设用地合理流转。
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包括编制和实施各级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经济发达地区可将整个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进行详细规划,对于资金短缺的乡镇,上级政府还应加大对基层政府的规划支持力度。因此,开展城乡规划建设,可以在根本上推动集体建设用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集体建设用地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可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解决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发展前景
想要在新时期推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并积极完成城乡规划的探究工作,就必须要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加大资金投入,引进计算机工作设备,构建完善的网络工作平台。对以往工作环节当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智能的收集及整理,以便于分析出现阶段用地流转工作和城乡规划工作当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明确工作的目标及方向。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渠道与其他地区的农村管理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共享工作经验,最终共同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还需要政府部门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政府部门必须要意识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工作在新时期的农村经济建设工作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结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应用优势就在于:其可以发挥土地资源的应用价值,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并通过集中化的管理来合理达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目的,积极展开产业结构转型的工作。这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需要各个农村地区引起高度重视。在这个环节中,农村管理部门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注重于保障农民个人的经济利益。这是提高农民对管理部门工作满意度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城乡经济发展矛盾的基础前提。
参考文献:
[1]李增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对城镇化的影响作用分析[J].产业创新研究,2018,(8):P.14-18.
[2]李永涛.城乡规划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探析[J].中国律师,2019,341(3):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