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42108119661116xxxx 湖北省石首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说,必须要加强对生态的保护,才能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从建筑发展的角度来说,只有绿色环保的建筑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大自然的需求。因此,在实际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生态理念,对推动生态环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更好的减少建筑能源的耗费,保护地球上的生态资源,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念;建筑设计;应用
1建筑设计实践中绿色生态理念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人口剧增,人均资源锐减。人类本身作为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各类活动都与其支撑的环境休戚相关。因此,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应与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同等重视起来,将绿色生态理念应用于建筑设计中。
生态建筑是依据建筑所在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综合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理论,科学合理地协调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各种相关因素,促使建筑与生态环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而打造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生活环境,形成一个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环境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于一体,减少因为工程建设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可再生资源和绿色建筑材料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实现工程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使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2生态建筑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
3生态节能理念下的建筑设计
3.1科学利用地下空间
通过科学利用地下空间,能够节省大量的土地资源,减少土地破坏,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由于土壤具备良好的蓄热功能,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能够节约大量能源,保持生态平衡,同时能够美化外界生态环境,保证城市上空小环境更加稳定。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要结合建筑物的功能需求与空间需求,遵守节约原则,减少能源的浪费,保护周围环境,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使建筑物的各项功能得到更好体现,保持生态平衡。
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运转,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开发过度,为了保证城市土地资源得到更好利用,在生态建筑设计期间,设计人员可适当增加楼层数量,合理设置地下室。可再生能源的大范围利用,能够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损耗,因此,设计人员还要从科学角度出发,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节省大量的建筑资源,保证各类能源得到高效的利用。
建筑生态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建筑设计人员要结合自然环境特点,加强生态设计,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2]。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要根据生态设计理念,加强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设计,充分体现建筑物的环保、节能等功能。
3.2运用节能技术,创设节能结构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节能不仅仅是基于自然生态要素的运用,同时也强调节能技术的有效构建,保障建筑的节能性能。如,在现代建筑结构中,“玻璃”作为重要的结构载体,可以通过节能玻璃的运用,实现建筑节能保温性能;运用太阳能技术,实现对建筑节能用电提供节能技术保障。因此,在新的时代环境之下,要强化节能技术的有效应用,让现代节能技术,成为生态箭镞设计的重要着力点。将现代节能技术作为建筑生态设计的重要窗口,体现了节能技术应用的重要价值。
3.3重视保护环境
建筑设计师要转变自身的设计观念,需要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就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补充学习。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以环境保护作为设计的基础理念,在各个方面考虑到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造型和建筑材料的选择设计,加强对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从而令现代科学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首个绿色生态办公的示范区“印象钢谷”,它就充分应用了建筑行业最新的技术——绿色生态建筑技术,有效节省了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实现了人们对环保的需求,最大程度上地实现了绿色生态建筑吸收和减少二氧化碳的要求。基于绿色生态理念下的建筑设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对生活的一些观念,让人们摒弃从前对建筑设计的一些负面的观点,更加乐于接受新事物、乐于接受生活,增强居民生活舒适度。
3.4立体绿化节能
立体绿化是指在地面以外的其他建筑空间种植绿色植物,可以根据不同空间,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各种绿化方式。立体绿化主要在屋顶、外墙、中庭、阳台等建筑部位上进行绿化,如种植屋面、外墙遮阳、景观庭院等立体绿化方式。立体绿化不仅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能够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净化城市空气。立体绿化主要是通过降低空调能耗来实现建筑节能。
通过立体绿化来实现建筑生态节能主要有三个原理:一是立体绿化通过改变建筑区域的微气候环境来改变室内外温度;二是立体绿化通过遮挡大部分太阳辐射从而影响辐射换热;三是通过植被及其埋土部分,增加了室内外空气间的传热热阻。
在建筑中引入立体绿化后,绿色植被因受到太阳辐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且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到空气中去。这不仅增加了空气湿度,而且带走了建筑表面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了建筑物室内外的温度。同时植物繁茂的枝叶能够吸收和反射太阳光线,避免了太阳直射,减少了围护结构的得热量、蓄热量。总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然因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应该生活在自然之中,而不是与自然分离。将绿色植物引入建筑中,可以使人们更加亲近自然,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还能实现建筑的生态节能,可谓一举两得。
3.5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宜居生态
以人为本是对生态理念实践的重要体现,强调构建生态宜居的建筑环境,实现生态自然的有效生成。首先,要从人文关怀中,注重人对自然生态的需求,打造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的现代建筑体系;其次,宜居生态注重建筑设计的目标追求,强调建筑应体现人的属性需求,能够在宜居与生态两个方面,满足人对建筑的需求;再次,建筑设计应强调结构合理布局,强化各生态要素的有效应用,避免对生态环境形成破坏,这也是体现宜居生态的重要方面。
结论
综上所述,生态作为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重要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实践应用,应注重生态元素的有效构建,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背景之下,注重生态元素的运用,并立足人本理念,通过节能技术等的应用,提高建筑节能效果,满足现代社会对生态建筑设计的追求。从生态建筑理念出发,搭建多元化的生态空间,打造生态宜居的建筑体系。
参考文献
[1]魏冬群,李琪.生态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 2018(36):100.
[2]周明毅.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