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人公寓建筑设计 张勍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张勍
[导读] 摘要:本文从宏观的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出发,分析、归纳了老年人公寓的刚性需求、市场发展状况等问题;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归纳了老年人公寓的规划设计要求及建筑设计时应注意的设计要素。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从宏观的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出发,分析、归纳了老年人公寓的刚性需求、市场发展状况等问题;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归纳了老年人公寓的规划设计要求及建筑设计时应注意的设计要素。在此基础之上,我也对老年人公寓的建筑设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主张,力求通过撰写本文对自己设计老年人公寓有所帮助,也希望能对老年人公寓建筑设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老年人公寓建筑设计;家庭养老
        绪论
        本人在工作实践中参与过将酒店改造成老年人公寓的项目,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我深感有关老年住宅设计的内容繁多,且对设计者要求很高,因而有必要做一次有关老年住宅设计知识的系统归纳整理,以利于今后设计工作的开展。
        从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展开养老的市场形势分析。
        首先,从我国的人口构成及将来的发展状况来分析老年人口的刚性需求。
        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到2000年,我国就已经成为了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化的进程特别迅速,明显高于欧洲国家,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尤其突出,主要表现在如下两点:
        1.老年人的数量已经非常庞大,而且增速迅猛
        根据有关部门预测,2025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约2.78亿,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约占68%。到204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猛增近1亿,将达到3.74亿,而65岁以上老人所占比例将高达77%。
        2.老年人抚养比只增不减
        老年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中老年部分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1】
        按我国从1980年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推算人口年龄,2016年第一批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60岁,人口基数断崖式下跌,老年人抚养比将会只增不减,到2030年,预计老年人抚养比会超过20%
        综合以上两个主要特点,需要有专门的产业服务于社会养老的各个环节。
        根据有关部门的大致统计,我国目前在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约100万,其占比不足我国老年人总数的1%。可见养老市场有很大的空缺需要填补。
        如何能够使老年人获得一个安享晚年的优良居住环境,这是当代中国赋予我们建筑师的使命,而作为建筑师的我们应承担这一社会责任。
        其次,我想就养老方式谈谈我的看法
        我国目前的养老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老人住在养老院等福利机构的社会式养老,另一种是老人住在自己家或与子女同住的家庭式养老。
        社会式养老的是依托政府、社会组织或相关盈利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生活服务,社会式养老服务又可以分为基本养老服务和非基本养老服务。公立养老院等福利机构属于基本养老服务,可以解决空巢或无子女老人的基本养老问题,但占用社会资源较多,在老年人抚养比增大的大环境下,实施起来很困难。而非基本养老服务更注重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虽然市场需求很大,但服务配套繁琐且暂无标准。
        家庭式养老主要的承担主体是每个家庭,虽然老年人住在自己家里更自在,增加与亲人的相处时间,但在老年人抚养比大的社会大环境下,子女数量少,不论从经济还是体力的角度,赡养老人的压力都是巨大的。这就使得家庭式养老成为了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综合以上分析,我认为老年人公寓,是在现有经济发展条件下最符合老年人意愿的养老方式。这种方式分别结合了社会式养老和家庭式养老的优点,既可以满足老年人与家人同住的心理需求,又能通过社区服务补充家庭所不能提供的生活服务和文化生活。
        一、老年人公寓的发展问题
        目前,老年人公寓的市场化开发面临如下问题:
        1.老年人公寓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开发建设前需要有一定的口碑和信任,并非产品一上市就被追捧。
        2.收费标准、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标准尚不统一,容易形成鱼龙混杂的局面。
        3.在老年人公寓产业化、系统化、标准化前,投资回报有不确定性。
        4.国家各项管理政策或优惠政策滞后的问题等等。
        上述种种问题对从事老年人公寓设计的建筑师而言是阻碍也是挑战,我们所面对的问题绝不单纯是设计本身,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社会责任、市场分析、功能要求、运营需要等方面。
        二、从设计的角度来分析老年人公寓的要素
        1、老年人公寓的住宅类型
        老年人公寓的主要类型和概况如下表:


        在最初的规划及方案阶段,首先需要根据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为建设方提供老年人公寓类型的建议,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形式及组合比例。
        2、从设计的角度展开论述老年人建筑设计的具体问题
        (1)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心理要求
        这些问题包括家庭依恋、邻里交往、精神文化、安定感及安全感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规划及方案阶段作为重要条件加以考虑,在规划及户型平面的设计中着重加以考虑并有具体设计,也许对某方面的加强设计就能够成为最终方案的设计亮点。
        (2)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生理要求
        因为台阶、楼梯、低矮的椅子、无扶手的蹲便会让行动力衰退的老人使用起来非常困难,所以这些设施首先要做到无障碍;其次,根据规范的要求,老年人建筑起居室的使用面积不小于14平方米,卧室使用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这些是从老人日常使用的角度进行的具体设计,需要建筑师以老人的视角体验他们的实际生活需求,建筑师应认真合理的设计。
        另外,老年人公寓对医疗配套的要求比普通住宅高。除了依靠附近区域的社会医疗机构外,居住区内也需要提供急救设施、各种老年病的基础医疗配套,提供更有保障的服务。
        (3)老年人公寓的室内外设计
        1)从室外活动的空间规划的角度考虑,可选在郊区,以追求空气清新、绿化率高、容积率低,更适合颐养天年。
        2)起居生活的无障碍化:所有建筑设置电梯,户内也保证轮椅通行的空间。
        3)户型多样的适用性:可考虑以小户型为主,子女与老人住对门的“1+1”联体式亲情户型,也可考虑大户型的复合式住宅加,为不同的家庭提供最大选择可能。
        4)室内设计注重方便、实用、无障碍,可设置电子安防和呼救按钮,处处体现细致关怀;
        5)提供合作的医疗机构,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并建立健康档案,设置快速就医的通道;
        6)配置食堂、便利店、家政等服务,为老人提供更便捷的生活条件;
        (4)设计要充分考虑社区生活丰富化
        1)考虑各种协会或团体的活动空间及定期举办活动的空间,如舞蹈队、民乐队、棋友会等;
        2)老年阅读交流场所、园艺或者农场
        3)提供手推车和电动车,为一些腿脚不方便的人提供方便;
        4)前期设计撞球场、健身房、游泳池、羽毛球场、篮球场等体育运动场所;
        5)可规划社区幼儿园,老人在帮子女接孩子时,不但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更增添了一份祖孙情谊。
        结论
        总之,在所从事的具体设计工作中,我逐渐感到我国社会对老年人公寓的需求与日俱增,我们的亲人在步入老年,我们自己最终也将成为老年人,怎样才能让老年人有生活品质的安度晚年?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摸索,作为一名建筑师,我能做的是更多的了解老年人的生活及心理特点,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进行更多的思考,更加系统的、具体的完善自己对老年人公寓设计的认识,进而更好地指导自己将来的职业实践,设计出更适合我国老年人的产品。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50340-2003
        [2]《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50867-2013
        [3]《老年公寓操作图文全解》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克而瑞(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编著,中国财富出版社
        [4]《养老设施及老年居住建筑——国内外老年居住建筑导论》赵晓征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