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9年8月76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38例。对照组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妊娠结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显著减少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栓前状态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具有进行临床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复发性流产;妊娠结局
血栓前状态是指持续性血液高凝状态导致的血栓风险加大的情况,虽然不一定发生血栓性疾病,但是可以对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造成影响,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母婴安全受到威胁[1]。低分子肝素是既往治疗易栓症常用的药物,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的形成;但是也会导致较多的不良反应发生,比如出血、血小板减少等。本文观察分析了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现将本次的研究结果汇总后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9年8月76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3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易栓症诊断中国专家共识》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疾病以及既往子痫前期病史者。其中,治疗组患者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0.52±6.23)岁,孕周22-38周,平均孕周(29.34±2.03)周。对照组患者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30.43±6.05)岁,孕周23-39周,平均孕周(29.39±2.09)周。两组孕妇的基本资料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确认宫内妊娠后,均予以HCG肌内注射,100U/次,1次/d,连续应用7-14d;予以黄体酮肌内注射,20mg/次,1次/d,至妊娠10周时改为黄体酮胶丸口服,100mg/次,2次/d,至妊娠12周;叶酸片口服,0.4mg/次,1次/d,服用至妊娠12周;维生素E口服,100mg/次,3次/d,口服至妊娠20周。对照组予以小剂量阿司匹林口服,75mg/次,1次/d,维持用药至妊娠20周,此后根据性激素水平、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调整用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钙经脐周皮下注射,5000IU/次,每12h给药1次,使用期间每5-7d复查1次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及肝肾功能,如无异常则维持治疗至妊娠12周;如出现凝血功能异常或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则酌情减少用量或停药,保胎失败者终止妊娠。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妊娠结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情况比较[例(%)]
.png)
3 讨论
孕妇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其抗凝因子的结构异常、含量减少或凝血因子活化、含量增高,这些都会引起机体的抗凝和凝血机制的紊乱,使孕妇的血液凝血功能相对的增强,出现异常的高凝状态。近年来很多研究发现孕妇发生复发性流产高危因素之一就是血液的高凝状态,而孕妇持续的高凝状态会造成血栓前状态。血栓前状态也叫易栓症,机体的任何部位血管都可发生易栓症,而血栓若发生在子宫胎盘循环,则纤维蛋白沉积在子宫的局部组织和胎盘,使子宫和胎盘出现多处微血栓,使灌注胎盘的血流减少,胎儿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减少,进而会引起流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阿司匹林是临床中常用的抗凝药物,其本质是乙酰水杨酸类药物,其主要针对在前列腺素的合成过程中的环氧化酶发挥作用,从而使脂肪酸环氧化酶发生不可逆的失活,达到抑制前列腺素 (PGI2) 和血栓素花生四烯酸合成的目的[2]。虽然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栓形成,使流产率降低,活产率上升,但是由于习惯性流产的致病因素较多,所以对于那些由免疫损伤而引发的高凝状态仅用阿司匹林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还达不到完全改善,所以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其他的抗凝剂效果。现在由普通肝素解聚制备而成的低分子肝素是一类分子量较低的肝素的总称,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相比较,可抑制抗心磷脂抗体,不易透过胎盘,对胎儿较安全,具有持续且快速的抗血栓能力,使孕妇的血液黏滞度降低、胎盘血流灌注量增加; 低分子肝素还可抑制补体活性,它还有影响滋养细胞的侵袭力和发育能力的作用,能抑制抗体的生成、抑制补体的激活和补体介导异常的免疫反应[3]。阿司匹林配伍低分子肝素联合用药可以起到协同抗血栓的作用,共同调节孕妇的血栓前状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显著减少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栓前状态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具有进行临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唐敏玲.小剂量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妊娠期易栓症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8,26(10):989-991.
[2]文精灵,吉文倩,何涓,等.阿司匹林治疗妊娠期易栓症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凝血功能影响[J].中国药师,2019,22(9):1657-1659.
[3]梁荣丽,罗宋.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9,27(02):18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