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4期   作者:张永春
[导读] 观察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全麻组和硬膜外组,每组患者各有38例。全麻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方法,硬膜外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h、术后24h及术后48h的认知功能评分。结果 全麻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硬膜外组患者(26.32% VS 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患者术后12h、术后24h的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硬膜外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h的认知功能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全麻方式比较,硬膜外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进行临床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老年;髋关节置换术;认知功能障碍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常用的措施,包括类风湿髋关节炎、骨关节炎及股骨头坏死等。近年来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越来越多,确保围术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且老年患者由于自身身体素质差、应激反应更严重,在手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更高[1]。本文观察比较了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全麻组和硬膜外组,每组患者各有38例。其中,全麻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67.15±4.03)岁。硬膜外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7.06±4.16)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进入手术室后,所有患者均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全麻组患者采用常规全身麻醉方法,麻醉诱导药物为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2~4μg/kg、丙泊酚1~1.5 mg/kg、维库溴铵0.08~0.1 mg/kg,用6~10μg/(kg·h)瑞芬太尼和1%~2%七氟烷维持麻醉,麻醉过程设置呼吸频率10~12次/min,潮气量6~8mL/kg,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0~35mm Hg。硬膜外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方法。进行L 2~3间隙硬膜外操作,用0.5%罗哌卡因5mL维持手术麻醉,术后给予舒芬太尼2~4μg/kg自控镇痛72h。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深静脉栓塞、认知功能障碍、肺部感染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h、术后24h及术后48h的认知功能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得到的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即可以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如表1所示,全麻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硬膜外组患者(26.32% VS 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2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如表2所示,全麻组患者术后12h、术后24h的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硬膜外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h的认知功能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认知功能评分比较(x±s,分)

3 讨论
         目前,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多数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等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在实施髋关节置换术中需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同时需考虑老年患者身心特点,提高麻醉方法的安全性。认知功能障碍也是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和多种因素相关[2]。传统髋关节置换术中多采取全身麻醉,虽然麻醉效果好,但容易出现麻醉起效慢和阻滞不完善,还可引起苏醒延迟和认知功能障碍。另外,全麻需进行气管插管,可刺激呼吸道而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增加手术和麻醉风险。硬膜外麻醉为椎管内麻醉常用方法之一,其对于硬脊膜不会造成损伤,且不会引起延髓麻痹和头痛。研究显示,应用全麻和硬膜外麻醉进行髋关节置换术麻醉,可见全麻对术后认知功能(经 MMSE 评估)的影响更大,而硬膜外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推测可能和全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直接作用相关[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全麻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硬膜外组患者;全麻组患者术后12h、术后24h的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硬膜外组患者。综上所述,与全麻方式比较,硬膜外麻醉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进行临床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瑜,王建林.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效果、镇痛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167-169.
[2]阮云.不同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对比[J].当代医学,2018,24(1):113-115.
[3]严俨.不同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8(8):111-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