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 李彦龙

发表时间:2020/6/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李彦龙
[导读] 摘要:桩基础为基桩与承载平台结构组合成,基桩置于土层结构中,承载平台适用基桩与桩顶间的连接,可以稳定和巩固建筑工程。
        国网黑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摘要:桩基础为基桩与承载平台结构组合成,基桩置于土层结构中,承载平台适用基桩与桩顶间的连接,可以稳定和巩固建筑工程。桩基础又可以分成高承台桩基,低承台桩基,单桩等不同形式,要针对具体情况,结合施工特点选择合适类型,发挥牢固桩基础技术的作用。本文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应用
        引 言:在土建施工管理过程中,桩基保证了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是提高整体施工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不断优化桩基施工工艺,明确其施工要点,优化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现场的调查和搜索,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有必要确保桩基技术的有效应用,为建设整个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1.桩基础施工简述
        正如其名,桩基础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过程的基础,具有极高的承载能力。桩是具有特定刚性和弯曲能力的力传递构件,有比其自身的长度小得多的截面尺寸,桩基大多由埋设在基础底板中的多个“桩”共同作业构成承台基础。根据在土层不同的受力情况,桩基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端承桩是穿过较软土层达到深层岩石的一种桩,上部结构荷载主要靠桩端来承载;摩擦桩是设置在软弱土层的一种桩,上部结构荷载由桩端承载和桩侧与土之间的摩擦力共同作业,从而能有效地满足高层建筑的承载力和沉降的各种要求,可以充分发挥桩基本身的作用和特色。通过桩地基工程的方法,桩可分为预制桩和混凝土灌注桩两种类型。其中,预制桩主要通过静压、锤、振动或排水的方法将桩打入地基土中;混凝土灌注桩主要在土地上挖孔,在孔中放置一定量的钢筋,组装钢筋笼,将混凝土浇注到孔中制成桩。具体的施工过程应根据施工现场的状况,选择桩基础施工技术。
        2.桩基础技术的类型
        2.1人工挖孔桩技术
        人工挖孔技术在灌注桩工程过程中,主要采用人工挖孔作业,该技术具有明显的施工效果,施工操作工艺简单,施工方便,不需要大型机械设备,可同时进行多桩施工,单桩承载力高,可直接检查桩外形尺寸和直接确认桩地质情况,受力性能可靠,抗震能力强,施工质量容易保证等,较旋挖桩成本价便宜,但挖孔过程劳动强度大,单桩施工速度缓慢,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也非常突出。其必须采取井下作业,存在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及隐患,施工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同时受天气影响明显,遇地下水较高时抽水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比较大。
        2.2钻孔灌注桩技术
        目前,旋挖机钻孔灌注桩,该施工技术是一种高效、低噪音、低污染的先进施工技术,具有造孔质量高、钻孔深度高的特点,对粘结性好的岩土层,可采用干式或清水钻进工艺;在松散易坍塌地层,则必须采用泥浆护壁钻进工艺。旋挖桩工期短,操作人员少,危险性小。便捷方便,不受天气影响,基底扩大头开挖技术已具备,但扩大头施工及沉渣清理质量控制不如人工挖孔桩。然而,该技术的使用应当确保旋转钻头的选择是合适的。
        2.3振动沉桩技术
        振动沉桩技术主要使打桩机的施工技术振动,产生与基础方向垂直的力,随着打纬作业的发展,可以达到加强施工基础紧凑性的目的。因此,在桩基程过程中,电动机的振动时间越长,施工基础的紧凑性就越高。但是,在混凝土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必须保证电动机的振动位置处于固定状态,在多次振动后,在土层中阶段性地完成打桩作业,在一定时间内连续进行桩基础的光复动。该技术在黏土和软弱地质中更为普遍。


        2.4静压力桩技术
        静压桩技术需要桩和自重,在前制桩中施加一定的反力,将预应力桩打入土层。因此,在桩基中,静压桩施工技术的使用具有抗冲击、振动、污染小、易于操作等方面的优势,而且施工人员能够迅速掌握施工技术,有效地确保该施工技术的合理使用。由于地基土层遭到破坏及挤压,对周边的建筑物及道路等有一定的影响,必须根据周边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合的桩基类型,确保安全可靠。
        3.桩基础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针对性应用
        桩基础技术在施工中实际应用要根据桩基础种类进行有针对性的应用,土建工程施工时,主要选择钢筋混凝土桩和灌注桩,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3.1灌注桩及预制桩灌注桩有人工挖孔,钻孔灌注桩等类型,最常见的是沉管灌注桩,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对桩基础外力打击后,可以将灌注桩沉到地下,打击时要控制合理的力度,避免影响桩基整体质量。选择人工挖孔灌注桩以机械挖孔,挖掘时要注意对孔的保护。预制桩应用有混凝土预制桩与钢预制桩,两者的区别是混凝土桩价格更低,材料更普通,应用最为常见。混凝土预制桩承载力较强,制作时要按预制桩桩尖朝向分析,防止影响施工进度。
        以某工程为例,工程分成1,2,3,4个区,1区与3区均为高层框架抗震墙结构,4区为2层商业群筑,2区为3层高裙楼框架结构,地下室可以设计深4.8m,而地方标高10.8m。施工现场可以处理好地质土层后,根据地质条件与水文环境对所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地基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分析地基土成分,基础处理以后确定工程满足地质条件。桩基选择要根据实际勘察结果,综合分析岩土层的分布情况,水文环境等多种因素,可以选择冲钻孔灌注桩,人工挖灌注桩,以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方式,施工桩基础均由人工挖孔灌注桩,而桩长为21m~24m,为避免地下钢结构发生腐蚀,要分析地下水的水质情况。
        3.2选择合适桩基础类型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时,要选择合适桩基础类型,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而且能降低成本。根据因地制宜原则,评估选择何种桩基础技术,分析施工环境土壤及水文等情况,以此为根据选择合适桩基础类型,施工时要评估此地质结构是否会发生自然灾害,分析周边建筑和地下管道是否会对施工造成不良影响,以此提高整体作业的工程质量。2.3施工要符合设计的要求工程设计要求有对工程桩的管理和对施工进度的分析,其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在施工前期就已经开始,对后续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整体工程建筑的基础工作。所以,加强对工程合理判断,可以更好的控制工程的施工进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对桩基础技术应用范围、具体应用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了解桩基础施工技术内容,能利于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发展,分析技术优势,可以提高工程施工的应用效果与质量,进而确保我国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高层建筑需求的增加,桩基础技术应用优势也越来越显著,桩基础技术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稳定性,随着桩基础技术的不断完善,也能减少桩基础技术对施工产生的不良影响,加强现场勘查和检验,加强建筑工程的审核,选择合适桩基础技术,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有效完善桩基础技术。
        参考文献:
        [1]王洪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民营科技,2018,(12):166.
        [2]沈艳扬.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9):101-104.
        [3]陈平.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民舍,2019,(05):39.
        [4]冯建平.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163.
        [5]李家丞,余德浩,周林城,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8):157-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