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变电运行设备检修,保障变电运行安全 蔡智明

发表时间:2020/6/11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6期   作者:蔡智明
[导读]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提升,对于变电设备安全运行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变电设备逐渐向着更加智能化、更加复杂性的方向发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变电设备检修的困难性。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头供电局  515041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提升,对于变电设备安全运行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变电设备逐渐向着更加智能化、更加复杂性的方向发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变电设备检修的困难性。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升技术水平,要通过更加现代化的方式维护变电运行设备,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变电运行;设备检修;安全
        对于电力系统来讲,在进行变电运行设备的检修工作时,需要严格按照制度标准与相关要求进行,结合运维制度进行设备定期维护,针对故障运行设备进行及时处理,确保变电设备维持良好运行状态,保障变电运行安全。
        一、正确对待变电运行设备的检修理念
        一直以来,我国电力系统在变电检修技术的应用以及开发和研究上,都是利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来进行操作,并一直想要利用这种方式来达到提升变电设备运行可靠性的根本目的。但是在实际检修工作中,传统维修方法存在较多弊端,并且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自觉性要求较高,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变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负面影响。在整个检修工作中,状态检修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是针对电气设备的具体运行状态以及与其相关的信息来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样能够对设备的具体运行状态进行确定。并且能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及时的了解,一旦发现其中有隐藏的问题,可以快速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处理。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避免一些设备老旧、或者是维修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的发生,避免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提升对变电设备的整体检修质量和水平。
        二、强化变电运行设备检修的有效措施
        变电运行工作管理制度的强化,使得变电设备保养良好,使用寿命就会有所延长,由此设备的运行安全和能效就会提高。
        1.完善变电运行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变电运行中要做好设备检修工作,就需要对管理制度不断强化,并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对检修制度不断完善。首先,电力企业应当严格的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和运行规程规定,并且全面的贯彻“两票”“三制”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在提高安全重视程度时还应当定期制定巡视检查作业指导书,从而能够以此为基础来引导运行人员开展巡视检查工作,并且提高巡检质量。其次,保障变电运行安全还需要着眼于完善检修管理制度。电力企业在完善检修管理制度的过程总首先应当通过设置运行系统的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周期清扫制度以及不定期检修工作来保证变电运行设备各项性能能够达标。最后,应当完善变电站隐患排查制度,可以通过以班组为单位来开展日常检查、专项检查、节假日检查等活动,可以切实的将设备隐患检查工作落实,最终可以使得安全检查和整改工作成为常态。
        2.妥善执行变电运行检修工作
        在变电运行中,对变电站的检修十分关键,应在能够预测安全事故的情况,提高变电运行可靠程度。为了提高检修工作质量,需要按照下述规范落实工作。首先要遵守检修程序,如果出现信号异常或者表计等异常状况,必须要立刻对设备进行观察,分析异常现象原因,依次盘存设备。另外在设备运行时要对声音、温度、振动等情况展开观察分析,确定设备出现的异常问题。根据以往案例对设备进行修理。在巡视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巡视的时间段以及频率,重点检查设备。同时根据检查结果检修变电设备,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案。操作人员要根据事故严重情况使用有效的维修方法,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操作人员要实时检测自动装置以及电网跳闸情况,确定电网运行异常的区域,加强电网巡查的力度。如果需要更换电网设备要先确认设备运行状态,使用改进策略修理,经过维修、调试等手段,将设备事故发生概率降低到最低水平。


        3.创新检修技术提升检修管理水平
        首先,技术的持续创新将成为提升变电设备运行稳定性的基础保障。现阶段,电力设备稳定性源于设备状态监控技术的有效应用,通过对过往数据的留存和细化分析,能够明显提升设备检测水平。在日常检测工作当中,需要进一步缩短检测周期,将检修工作细化到点,提升检测的稳定性和实效性。对于存在状态异常的设备,日常检测中应提高常规测试频次,而对于存在缺陷的设备,则必须要落实跟踪测试,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同时要定期做好人员培训,不断提升人员综合能力和素质水平,进而能够在实际检修工作中进一步获取理想成果。
        其次,应搭建检修辅助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变电设备的检修实效性,提升检修管理工作的稳定性。检修效果与检修成本的平衡将是现阶段企业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企业可以通过搭建检修辅助管理系统的方式,使变电设备的检修实现长效化,通过局域网等功能的实现,使每一台设备都纳入实时监控和管理体系当中,进而确保管理水平的持续强化。
        4.做好变电器的检修与维护工作
        变电器的安全运行是变电站运行系统工作最为关键的环节,保证其运行的合理性以及安全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变压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机械器身、冷却装置以及油箱等三个部分,其安全控制主要是油箱当中的油质以及变压器上层油温的控制。主要的维护方法有三个,第一,通过红外线技术对油质以及油温进行检测,保证在机器运行过程中油箱中的合格以及变压器上层的油温在峰值限制之下。第二,对油温数据进行实时记录,相比于参考油温数据,再根据油温数值的变化推测分析出故障所发生的地方以及维修办法。第三,在变压器中对油进行相应的抽样检查,通过技术人员的经验对油物内部所溶气体进行分析并进行故障的检测与维修。
        5.做好变电运行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实行班组(站)、部门,由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应制订具体的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管理程序,建立各类设备缺陷的汇报、处理工作流程,并指导、督促各部门、单位在规定的时限内认真贯彻执行。对于发现的危急缺陷设备应立即汇报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及分管领导,必要时组织现场鉴定分析,并立即安排处理,最长不超过24小时。对于严重缺陷设备应立即汇报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必要时应由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组织现场鉴定分析,并加入周工作计划安排处理,最长不超过72小时,消除前应加强监视。
        另外,要认真做好缺陷设备的记录,并分析上报和处理。生产技术部门应及时掌握主要设备的危急缺陷和严重缺陷,并及时组织对设备缺陷进行鉴定,督促处理。还要加强缺陷设备管理的考核力度,制订具体的便于操作的考核规范,对及时发现、处理重大设备缺陷,对避免事故发生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认真,未发现缺陷或汇报不及时的,及未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者应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结语
        总之,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要点在于对现存的设备故障进行及时排除,并且通过做好包括安全检查、日常设备维护等环节在内的工作来掌握重要设备的运行情况,最终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变电运行的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柳迎春,唐会生.浅谈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故障排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4(12)
        [2]周晓利,罗颖峰,王嘉辉.探究变电检修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J].江西建材,2018(19)
        [3]丁延成.浅谈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变电设备的维护[J].内燃机与配件,2018(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