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国有林场管理站 辽宁朝阳 122000
摘要:森林资源是我国的重要资源,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病虫害防治,有利于推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为获取高质量的森林资源提供条件。本文结合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现状,研究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生态环境;作用
前言
森林是维系全球生态平衡的基础资源,也是地球的重要供氧系统,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大量出现,林业生态环境的平衡与自然的恢复能力也明显降低。森林树木损伤的原因中,病虫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近年来农药的滥用也使得森林病虫害爆发的面积、范围以及所造成的损害大大增加。随着国家退耕还林还田、防风林带建设工程投资力度的增加,国家加强了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视力度,为促进林业生态系统环节的有效解决创造了条件。
1.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现状分析
目前影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因素是森林病虫害,森林病虫害的特征是反复性强、影响力大、种类多,根据不完全统计介绍可知,使森林出现病虫害的种类超过了200种。当前我国政府、社会各界加强对了森林病虫害的关注程度,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森林病虫害的控制与预防措施,然而地域不同所采用的防治策略也不同,部分地区的森林病虫害难以形成独立有效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控制体系,因此也导致突发性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发生的频率也大大提升,为此在控制森林病虫害方面的难度相对较高。例如我国广东省的松突圆蚧虫害出现时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导致该虫害的侵害范围不断扩大,使生物损害的严重程度不断加深,导致大面积的松树出现死亡的现象。森林病虫害出现也使得林木行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损失。人类在行为上存在过度砍伐的问题,破坏了林业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导致林业生态系统的不平衡性增加,为此也导致森林病虫害的蔓延速度加快,因此我国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的重视对保护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2.森林病虫害出现的原因分析
2.1自然原因
森林病虫害是大自然调节森林树木数量的一种重要方式,树木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与病虫保持着相互抑制的关系,病虫害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选择了持续进化和适应,为此也使得病虫害的抗逆性大大提升,为此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难以根治,容易反复出现。
2.2人类干预
为了获取更高经济效益、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人类加大了森林资源的开发,在森林开发的过程中也进行了技术性的改造,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也频繁出现。例如人类在建设家园时选择了砍伐树木,而大量的树木被砍伐,森林资源被破坏,使森林中的动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保护家园,因此树木的数量、森林的多样性大大降低,容易导致树木染上森林病虫害,使森林病虫害问题不断涌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度增加,为此难以维持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
3.1病虫害的潜伏期难以及时发现
森林病虫害治理要尽早,尤其是在病虫害还没有完全爆发的潜伏期内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但是目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的难点也在于森林病虫害潜伏期的发现。病虫害的潜伏期具备一定的时间,潜伏期到达的顶点时会爆发大面积的病虫害,但是我国的部分森林管理员存在经验不足的现象,无法及时发现处于潜伏期的病虫害,面对众多森林病虫害,难以有效判断哪种病虫害可能会大面积爆发,为此前期预防工作开展的效率不高。
3.2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手段应用不合理
在环境保护技术方面,我国的生物防治技术水平在逐渐提升,然而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森林管理者无法合理利用先进的生物防治技术来开展工作,大多数情况下是采用传统的杀虫剂、农药喷洒等化学方法来实现病虫害的防治,然而这种化学方法也会使病虫害抗性增强,加速其进化的速度,使森林病虫害侵染、破坏的力度大大增强,给生态环境带来了难以消除的影响。化学防治难以有效维持林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无法在病虫害前期阶段做好预防工作,使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无法提升。
3.3防治理念不正确,使防治工作效率难以提升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重点在于治理森林病虫害,为了解决好该问题要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由于森林病虫害存在较长的潜伏期,而且对森林造成的损伤具有不可逆的特征,为此预防病虫害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点。但是部分森林管理人员存在的专业技能不达标的问题,无法在早期实现病虫害的有效控制管理。
4.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4.1有利于保护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森林病虫害防治要降低病虫害的影响范围,要在病虫害爆发的前期与后期阶段加以控制,例如延长病虫害前期的潜伏期、压制病虫害的爆发损伤力等,对促进林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森林病虫害防治,则能够为森林树木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有效控制森林树木的数量以及种类,增加森林的多样性,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氧气。
4.2有利于增加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
现阶段我国高度重视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注重提高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人类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并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森林资源本身也是一种旅游资源,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升,森林康养旅游成为当前旅游的热点,各种奇特的森林资源景观成为了当前旅游的热点,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4.3森林病虫害防治产生的社会效益
森林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必需的资源,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降低对自然界带来的影响和破坏。我国制定防风固林的生态建设工程,加大了植树造林的力度,制定了抑制荒漠化扩张的措施。森林病虫害防治也促进了林业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对调节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维持了林业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树木种类的多样性。
结语
森林病虫害的潜伏期和侵害范围在不断扩大,损伤力也大大增强,为此要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做到早发现、早预防,确保森林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提升,降低对森林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参考文献
[1]刘正勇.浅析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J].种子科技,2019,(16).
[2]吴青.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建设林业生态良好环境[J].吉林农业,2019, (16).
[3]孔超.浅析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作用及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6).
作者简介
裴明阳(1983.5-),男,蒙古族,辽宁朝阳人,工程师,研究生,邮寄地址:辽宁省朝阳市新华路一段90号朝阳市自然资源局,电话:13942116667,研究方向: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