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兴化市供电分公司 江苏兴化 225700
摘要:电力是现代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支持,也满足了现代生产生活,为企业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电价一旦变动会影响经济发展,而电价管理模式也对经济发展有较深影响,所以必须合理控制电价,在有效降低居民生活成本的同时,通过价格杠杆将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淘汰掉,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通过集约化管理,可以推动现有的、生产方式落后的高耗能企业转变发展观念,及时转型,科学用电,促进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集约化;电费核算;电费电价;管理
一、集约化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管理面临的问题
1.1管理体制不规范
电力企业的管理体制不规范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比如一些偏远地区的供电无法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另外,一些审核工作都存在不小的漏洞。除此之外,由于一些技术的缺陷使得相关的电费审核周期遭到延期,无法在正常的周期内完成准确的审核工作。这样的粗放式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使得用户的体验十分差劲,同时企业的运转速度也受到影响,不利于电力企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1.2电力企业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相比其他行业的发展,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我国的电力行业呈现出一定的垄断性的特征。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电力企业的发展缺乏市场竞争意识,相关的人员水平提高也受到了局限。由于处于一种垄断的行业,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带给工作人员思想的惰性,这也是导致其工作素质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此外,对于工作团队缺乏定期的培训课程的开展,使得技术水平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缺乏对于新知识、新理念的接收。另外,部分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在工作过程中不按照相关制度办事,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电力企业的有序发展带来威胁。
1.3电力企业管理数据存在误差
电力企业管理数据存在误差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两个原因:一是数据处理技术的欠缺性,二是工作人员能力水平不足。电力企业管理数据的误差性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1.4监管缺乏
监管一方面需要电力企业以及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有效监管,同时做好信息公开工作,让社会起到良好的监督管理作用。加强监管是电力企业正常运转的有效保证,当前我国的监管力度小,覆盖范围小,很多地区的监管浮于表面,不能真正发挥监管的作用。
二、集约化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管理的策略
2.1集约化电费核算管理方式
第一,实现业务集约化。电力企业可以试着将不同中立的电费核算业务进行有效的集中,比如性质以及技术标准类似的业务,实现它们的集约,进而达成电费的核算的跨区性的整合,达到同一范围里的资源调配。第二,实现管理集约化。构建科学的管理机制,实现统一化以及规范化结合的管理工作,强化对于电费的抄收与核算的管理,降低电费的回收所存在的风险,实现系统化环节的集约化核实以及分析,能够保障电费核算与管理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第三,构建电费账户管理的集约化。供电企业可以设置专用的电费账户,实现账务的统一化处理,对于电费的应收以及实收都要及时准确的进入财务管控的系统,工作者需要进行数据的每日核对,确保应收账款以及实收账款数据的一致性。对于收费的流程要进行统一化的规范,实现收费、录入、账务处理的不同环节的有效对接,确保电费的资金能够安全而快速进行循环运转。
2.2集约化模式下的电费电价管理措施
第一,实行分环节的电价机制。电力企业可以进行输配电的成本核定方法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实行税金的计算,强化输配电的电价独立性,为电网的正常运转注入活力。此外,电价的运行阶段,需要全方位的实现输电线路的考量,依照实际的情况实现电价结构的确立,优化供电服务的质量,确保供电的有序展开。第二,优化电费单价管理。针对电价的管理控制,电力企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电费单价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对于电价的管理要实行分类,将决策分析模式引入到电价的管理中,全面分析电价信息数据,实现纵向与横向的电价控制比对,不断优化电价管理。第三,创造电费电价的良好管理氛围。电力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用电客户的电费自觉缴纳意识,让用户能够认可电费电价的管理工作推行,为工作的开展创设有力的环境。
2.3提高营销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在电力营销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的信息化水平,确保电费抄核收过程更加规范。信息化建设也是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正在普及,信息化发展不仅仅提高了电力企业的营销质量,还能对电费以及电价收取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控制。比如在电费收取过程中提出了电e宝、掌上电力APP线上缴费、低压用户智能电管家服务等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电费收取的风险,减少了电费回收过程中的失误和问题,实现电费风险进一步可控、能控、在控。
2.4利用“1+N”培训模式,实现人员培训多元化
电力企业应充分整合现有培训资源,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构建了“1+N”培训模式。该模式分为三个方面:培训范围“1+N”、培训方式“1+N以及培训讲师“1+N”。培训范围“1+N”。即以核算业务培训为中心,同业务以点带面,辐射抄表、计量、业扩等专业内容,提升核算员全业务技能水平;培训方式“1+N。即以班组大讲堂为中心,同时强化典型客户案例分析并纳入培训范围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提升学员的知识应用能力,再辅以每日一课、每周一考、每月一评多种培训方式。
2.5建章立制,实现绩效考评常态化
为了公平、公正、科学地评价核算人员工作绩效、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充分调动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管理精细化、工作流程化、培训常态化,打造一支管理规范、装备精良、业绩一流的核算强军。建立了以“考试促学习、以考勤促纪律、以考核促业绩”为目标的“三促”业绩考评平台。
结语
总之,集约化管理是提高现代电力企业的电价系统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其能够增加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实现其经济效益。同时,根据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进行电费核算体制的制定,以集约化管理为基础,结合我国电费电价的政策,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质量和加强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提高他们的工作技术水平,最终推动电力企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卫平.县供电公司集约化电费核算管理探索与实践--以泰安供电公司为例[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7,19(02):37-40.
[2]魏淑霞,王国强,姚琛.供电公司电费账务集约化问题研究--以保定供电公司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9):43-44.
作者简介:
张庆芸(1988.12-),女,江苏兴化人,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研究生。